克劳德·李维-史陀的理论与贡献

如题所述

(一)结构的意义:
结构与功能间有密切的关系,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使结构变成具体的存在。结构主义者企图用结构来揭示社会本身的内在关系,并说明某些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他们否认有客观社会规律的存在,反对采用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反对从具体事物出发,反对以客观事实做为基础,去总结规律。他们认为结构是先天具有的,是主观赋予客观现象的结果。
(二)无意识的结构:
社会结构并不仅是一个特定社会中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超越经验观察而达到的实在,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由许多的元素组成,其中任何一个元素的变化,都受到其它元素变化的限制。因此,一个结构的构成元素具有不变性与固定性。社会结构是人类固有精神的一种产物,它是由遗传所决定,而不是由社会或文化所决定。因此,文化的结构是理性在无意识之中创造的。
(三)超级理性主义:
李维史陀深受马克思主义、地质学和心理分析的影响,三者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理性与感性间的关系。而三者的目标都在想要达到一种超级理性主义,把感觉与理性整合起来,同时又不使两者失去各自原有的性质特征。
(四)仿真与结构:
人类的认识和行为,深受大自然的影响。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仿真自然界中种种关系的结果。在「人/人」或「人/自然」间所构成的关系网,就是结构。所有的动物都具有区分类别范畴能力,人类也具有这先天、无意识、本能的仿真能力。基于此能力,人们建构出以二元对立关系为基础的许多模式,它们成为构成社会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模型。人类的仿真能力,表现在原始部落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关系中。社会越发展,文明越进步,关系越复杂,可能产生失调现象。结构主义的任务,就是要从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复杂的文化与社会关系,揭示出其基本结构,使人类与自然重新获得协调。这基本结构是人类理性无意识活动的自然典范,是人类思考必然会遵循的一种代数式模型。 (一)二元对立关系:
语言是社会结构的基础,语言的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原型。人类一切语言的基本结构,都可以简化成文化与自然的对立。以此关系做为基础,人类的语言衍生出一整套二元对立的概念,用来指称不同事物间的关系。结构必须借由关系来加以刻划,所有的关系,最后都可还原为二元对立关系。可以说,社会事实中的每个成分或元素,不管是神话中的一个事件、一项行动,或是自然现象的命名和分类,都可以根据它在二元对立关系中的相对位置,赋予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二)三角形的「基本结构」:李维史陀借用语言学的理论来讨论。
(三)结构分析的方法:『图腾制』中所提及的程序
1、把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界定为两个或多个真实或假设项目之间的关系。
2、作一个表列出这些项目间可能的排列组合。
3、以此表来分析一般对象。只有这样做才能得到项目间的种种关系。研究者在开始时所考虑的经验现象,只不过是许多可能组合中的一种。先把这些可能组合的完整体系建构出来,才可能看出其结构。 (一)心理代数方程序:
我们所观察到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文化的变异,都是人类思考能力按照心理代数方程序运作的结果。李维史陀把人脑无意识地处理各种象征符号的方式,比拟作一种矩阵代数模型的演算过程,如字谜游戏一般的简单矩阵。并以交响乐的例子,说明和声是以隐喻(metaphoric),旋律是以换喻(metonymic)的方式,来认知、处理语言或音乐的意义。
(二)「语言」与「说话」:
语言(language)是由语词、惯例,及其用法所构成的体系,它是既定的,不是语言使用者所创造的。说话、使用言词(parole),则必须从语言的整个体系中选出某些语词、语法规则、声调、和重音等等,依据特定的秩序加以排列,然后说出话语,传递讯息。
(三)「范例系统」与「意群链」:
符号的隐喻用法,构成一种符号变化的范例系统(paradigmatic system);而其换喻的用法,则构成所谓意群链(syntagmatic chain)它是指符号间抽象或形式上的联系,可以表达出完整的讯息。
(四)神话的深层结构:
可从李维史陀四卷神话学的著作中发现,他试着将各种不同文化中取得的一组图腾、仪式或神话集中在一起,互相加以比较,整理出符号变化的范例系统和隐喻的模式,来确定所建构出的模型是否反映人类头脑中的深层结构。
(五)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