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会秒哭?

如题所述

1、用洋葱,芥末等催泪。

我们平时做饭,一切洋葱,就会忍不住落泪,当然还有芥末,辣椒等,吃到嘴里也会泪流满面。

这个办法不必简单实用,百试不爽。

连续打哈欠也能哭出眼泪,还有就是眼睛不眨地盯着前方,眼睛酸涩也会流出眼泪。

2、用悲伤的事调动情绪。

每个人心中,都在隐秘的角落里,住着一段不愿触及的东西,或是因为一个人,或是因为一件事觉得自己很憋屈,想起它,就会让自己置身于悲伤中。

想要快速流出眼泪,就去想,这样就能调动情绪。

眼泪也是一种宣泄,是回味,是愧疚,也是缅怀。

3、想象悲惨的情节。把自己置身其中。

当你的人生没有很伤心的事情时,你可以把自己置身到一个角色中,就像演员,演戏不可能用辣椒催泪。

想要快速哭出来,就把自己陷入一个悲惨世界里。其实就是用想象置换人生,这样也能快速哭出来。

4、一首忧伤的歌曲,会让你哭出来。

有些歌曲,特别伤感,歌词里不是生离死别就是关于爱情,分手等一些悲催的事情。

歌声里有故事,也有事故,尤其是那些“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的人们,很容易引起共鸣。眼泪就会不请自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3
最好是找一个正在高兴头上的时候,开始回忆自己生活里一次嚎啕大哭的经历,不要先想到哭,而是从哭之前开始回忆,回忆当时的光线是怎样的?你周围是怎样的环境?有什么声音?温度如何?你当时是坐着还是躺着还是站着?你的手触摸到什么了么?摸上去什么感觉?你闻到什么样的气味?你看到什么人没有?他们在对你做什么?你感到他们对你的语言或者行为的作用了么?你的肢体有什么样的感觉?然后你的心里对这些环境因素是怎样的感受?...... 当然,这一样一次是不够的,而是要经常做,反复做。对于表演来说,学会调动情绪,就像运动员学会调动肌肉一样,需要反复练仔细练动脑子练,才能做到在需要的时候能尽快调动起来,投入使用中。
第2个回答  2019-04-02
一件一件事的时候多一点联想联想到自己联想到那些,让你立马就可以掉泪的场景,就可以以秒哭。每次想哭的时候就把自己,记忆深刻的片段,拿出来再想一下就可以马上把眼泪掉下来。
第3个回答  2019-03-27
一个人在不高兴时,得到的劝慰顶多是“笑一笑”。很少有人劝其“哭一哭”。哭在人们的脑海中被定格为一种对身体毒害的情绪反应。然而新近科学家们的实验与研究却给了我们一个迥然不同的结论:哭对缓解情绪压力是有益的。

心理学家克皮尔调查了137人,并将他们分为健康组和患病组。患病组是溃疡病和结肠炎的患者,这是两种与精神紧张密切相关的疾病。结果发现,健康组哭的次数比患病组较多,而且哭后自我感觉较之哭前好了许多。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们因情绪压抑时,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哭泣时,这些有害的化学成分便会随着泪液排出体外,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浓度,缓解了紧张情绪。有研究表明,人在哭泣时,其情绪强度一般会降低40%。这解释了为什么哭后感觉比哭前要好了许多。

哭作为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对人的心理起着一种有效的保护作用。当你的精神蒙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时,当你的心情抑郁不乐时,不妨痛痛快快哭一哭。不要强忍泪水,那样会加重抑郁,憋出病来的。强烈的负性情绪舍造成你心理上的高度紧张,而当这种紧张被你压抑下去得不到释放时,势必成为一种积累待发的能量,引起机体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久而久之,会造成身心健康的损害,促成某些疾病的发生与恶化。而哭泣则能提供一种释放能量、缓解心理紧张、解除情绪压力的发泄途径,从而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此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美国生物化学家费雷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有害健康,属于是慢性影响。他的调查发现,长期不哭的人,患病率比哭的人高一倍。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哭是有益健康的。情感变化引起的哭是机体自然反应的过程,不必克制。尤其是心情抑郁时。
第4个回答  2019-04-01
很简单,
首先你要在记忆里提取一段你较为感动难过反正就是比较容易回忆起就想哭的画面,
再多多练习,反复提取,逢次记忆必哭为止,
最后就能达到,一想到那个画面就能哭的境界了!

绝对是真人真泪真感情,绝对秒哭的稀里哗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