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主体“一源三流”。 “一源”指的是 “三流”指的是 、 和 ?

如题所述

”一源“是指《易经》,”三流“是指儒家、道家、中国化的佛家。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占筮书。是《周易》中同《传》相对而言的经文部分。内容包括由八卦重叠组合而成的六十四卦,组成六十四卦的三百八十四爻,以及卦辞、爻辞等等。卦和爻被用来占卜和象征吉凶休咎,卦辞和爻辞则是对卜象的记录和总结。《易经》不单是古代方术的重要典籍,也是传统文化的渊薮

扩展资料: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大地上逐步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儒、 释、道的融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是大量佛经被译成汉语在中国传播,直到唐代,一直把翻译佛经当作最主要的事业,因此还出现了大规模的国立译场。据统计,截止到唐代730年,译出的经、律、论共计5048卷,到 明代增至为9000卷。

印度不同教派的经典传入中国后,中国僧侣给以改造,先后创造了各具特点的中国佛教宗派。这些宗派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适应了社会各阶层的需要,在一般民众中获得了生存的基础,

为了在中国扎根,一改与儒家正统的孝亲观念的冲突,佛教逐步玄学化和儒学化,特别是禅宗的建立,把佛教徒从烦琐的戒律中解脱出来,强调 “孝” 是成佛的根本,使佛教与道家、儒家在思想上 基本上取得了一致。这样,既适合了中国士大夫的口味,又满足了那些平民百姓的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6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结构是“一源三流”,其中源头是“易”,三流是儒、道、禅。
第2个回答  2020-02-26
根据我在互联网上查询的情况:
一源:易经。三流:儒、释、道。
未必准确,仅供参考。
第3个回答  2020-02-26
许多民办学校尽管设施精良、硬件一流,可是由于管理不善、教学质量不佳,没过多久就纷纷倒闭;而这所学校办学条件非常简陋,没有像样的食堂和操场,甚至教室里没有一台多媒体电脑,师资一般,生源一般,却连续三年夺得当地中考第一名的桂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