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言文经典语录

如题所述

古文言文经典语录汇总如下

1.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译文: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2. 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译文: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3. 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译文: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4.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译文: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5. 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译文:众人会全力帮助他,身边的人乐于结交他,远方的人真心赞誉他,权高位重的人也会推崇他。

6. 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译文: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

7. 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译文: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

8.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译文: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9. 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译文:过于宠信臣下,必然会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权势过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10. 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译文: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

11. 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译文:大凡人的本性,都是观点相同的就相互肯定,观点不同的就相互反对,说明∶君主应使臣下的是非取舍同于自己的意志。

12. 恃人之以爱为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为者安矣。
译文:依赖别人出于爱为我效力就危险了,依赖别人不得不为我效力才能平安。

13.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
译文:君主最大的祸患就是信人臣下,信任臣下就反为其所制约。

14. 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译文:君臣之间的利益是相对立的,所以没有臣下是忠诚的,所以臣下得到利益,君主的利益就会丧失。

15. 无私贤哲之臣,无私事能之士。
译文:不能亲近贤明的臣下,也不偏爱颇具才干之士。说明∶只保持工作关系,防止工作以外的关系,以免形成不良裙带、党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3
11.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12.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4.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1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古文经典励志名言

1.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2.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5.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6.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7.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8.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9.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10.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1.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1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13.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4.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1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4.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5.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6.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7.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8.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9.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僮巢慌??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0.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1.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2.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3.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4.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5.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6.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7.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9.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0.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

2.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是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3.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黄庭坚《清平乐》

4.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5.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6. 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韩元吉《六州歌头》

7. 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周密《玉京秋》

8. 东风似旧,向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刘辰翁《摸鱼儿》

9.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10.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11.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柳永《蝶恋花》

12.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13.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晏殊《木兰花》

14. 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程 垓《水龙吟》

15.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第2个回答  2020-10-13
1.如切如磋,如bai琢如磨。(《诗经·卫风·du湛奥》)
2.言者无罪zhi,闻者足戒。(《dao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