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日本人只吃米饭,他们为什么不吃菜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6-26

战国时期日本可没有现在那么有钱,每年都打仗,每年都征收粮食和征兵。那些贫穷群众哪有菜吃,战国那时候的日本能吃上大米烧高香了。大部分穷人只能吃野菜,一斤大米一家人得省着吃十八天。战国时期的日本经常闹饥荒,饿死比打仗牺牲的要多。

01、日本征收粮食占60%,农民几乎没剩下多少粮食

日本种水稻虽然不少,可国家征收比例高得离谱,农民种出来的水稻要上缴60%,剩下40%还要被土地主扣除一半。也就是只要20%才到农民手中,余下20%的粮食一家五六口人吃。不被饿死算命大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换菜吃,他们基本上都是腌萝卜大米饭,或者紫菜包个饭团,就这么简单吃一顿饭。很少看到日本人大鱼大肉。

02、战国时期日本东征西讨,劳民伤财

20%的粮食对于一家几口人本来就勉强维持生活,要是日本没有打战,群众日子还能过得去。只可惜日本野心太大,整体都想着打别人。年年征兵征收粮食,搞得民不聊生。粮食都不够吃了,哪还有菜吃。在日本打战时期,那些穷苦百姓连树皮都要煮着吃。只有士兵才能有米饭吃,而且只有米饭没有菜吃。

03、日本在战国时期畜牧业种植业不发达

除了水稻日本还能自给自足外,蔬菜和肉类才是日本最欠缺的东西。日本物价蔬菜和水果是最高的。没有别的原因,日本蔬菜和水果类很少有人种植。古时代打战最缺的还是粮食,国家肯定要农民大量种植粮食。这样才能保证军队的粮食储备,这就导致日本民众吃饭都看不到荤腥。别说海鲜,连猪肉一年都吃不到几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