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哪些令你有跪感的书?

如题所述

以下十本书,是读的时候就跪了,还一直跪到现在,逢人就说也不怕自己丢人那种。书单吗,免不了不同维度下的书目有重复。关注我的网友遇到重复推荐的,敬请海涵。我自己也心里有数,不再专写文章入专栏了。1、《吴小如讲杜诗》<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fbb51ca03b3176fc415434de598595a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0" data-rawheight="1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0"/> 看吴小如讲杜诗,感觉自己就是个文盲……讲老杜其人其诗者多矣,能令读者想见其为人的,要数闻一多《唐诗杂论》里的《杜甫》;能令读者喜深究其诗作的,则首推吴小如。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又买了《莎斋笔记》,看了20多则就撑不下去了,大师讨论的文本我多数都没有接触过,何谈探究分析其中训诂意义的曲折或者韵味境界的高下;但已经看过的部分,其中熟悉的,如对《木兰诗》的解读,依然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2、《战国歧途》<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cc86d307d80d313b1a8c859ebc13194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17" data-rawheight="768"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3.zhimg.com/50/v2-ccc86d307d80d313b1a8c859ebc13194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cc86d307d80d313b1a8c859ebc13194_r.jpg"/> 问题意识极好,作为战国历史的进一步辨析,能写得深入浅出,明白晓畅,新见频出,还能直击当下……如此全能,简直不知让人说什么好。几年来唯一一本读过没记笔记让心里恐慌不踏实的书。很多评点的深意也靠重读咂摸得以品出味儿来。从这本开始,我入手了所有目之所及能买到的刘勃,虽然不是本本如此惊艳,但本本都不亏。3、《中国哲学简史》<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edcfd5a7cccbe3de7341be9ce07ece3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48"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edcfd5a7cccbe3de7341be9ce07ece3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edcfd5a7cccbe3de7341be9ce07ece3_r.jpg"/> 这是我高中毕业以后、大学读中文系以前看的第一本书,一边读一边自我定位:现在我果然是个大学生了呵。在读这本书以前,我对中国哲学的了解仅限于诸子百家;这本书为我打开了认知的大门,且这扇大门绝没因为后面出了诸如《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之类的作品而逊色半分。当年读这本书的时候,做了几十页的笔记,自费打印,时不时拿来翻一翻,仍觉得常翻常新。说真的,我都打算通过这本书的英文原版,把丢了十几年的英语,重新给拾起来。4、《围城》<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0fdf591df360c4764a39dbf058411e1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6" data-rawheight="572"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4.zhimg.com/50/v2-50fdf591df360c4764a39dbf058411e1_hd.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6"/> 本书并不鲜见于其他书单,但于我个人而言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说来惭愧,我是在高一的时候因为韩寒才知道的钱锺书,然后在学校的小卖部兼书店买到了这本书,从此开始了与其他理科生全然不同的从学道路。高一集体大活动课上,上面外请的老师讲得口沫横飞,我都忘了是节什么课,自己在底下看《围城》看得兴致盎然,油然而生相较于同学的文学优越感,还专门记下了本书的引经据典,此后高中作文分数直线上升……5、《十面埋伏》<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17ca56ef5fad2dbb35a4c1ccbab04963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 data-rawheight="1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2"/> 本书作者张平,不是张艺谋那部诡异电影的底本。张平在某种意义上应该算是主旋律作家,但写的都是体制内部对体制的反思,虽然总体基调必然是邪不压正,但具体过程中的殊死斗争还是让人触目惊心。这本书我从头跪到尾,写得真是太好看了,如果有什么不足,那就是结尾稍微仓促了点儿。但如果让我推荐一本可以一气呵成从头读到尾必须通宵否则睡不着觉的小说,一定是这一本。我高中到大学的最大爱好,就是拿着中国实力派演员表YY这部电视剧的出演阵容。曾经一度听说高群书想拍,后来没有下文。没有下文就对了,看看这书写的东西,感觉再过十年也没法拍。6、《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013c311010bdbcf63acc9838a0d7ed11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86"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2.zhimg.com/50/v2-013c311010bdbcf63acc9838a0d7ed11_hd.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 在读这本书前,我真不知道历史的学问可以这么做。这本书让我领略了牛到极点的问题意识和后续一系列的展开。之前读历史著作,只听说过陈先生创造出来引领一系列学术风潮的概念;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这样的概念,对于陈先生来说,不过信手拈来。作为史学门外汉,感觉自己在练军体拳的时候,偶然看到一本小册子,题目叫:论如来神掌可能是个什么样子……7、《东晋门阀政治》<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7c280dca85e09e4d86c07dd5387e35bb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85" data-rawheight="1441"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7c280dca85e09e4d86c07dd5387e35bb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c280dca85e09e4d86c07dd5387e35bb_r.jpg"/> 完全不同于陈先生的风格,田先生并不预设概念,而是在细密的史料爬梳中,突然抛出一个大胆的假设,然后用诸多论据从外到里从左到右从前到后把这个假设一步一步夯实,而成确论。讲桓温先祖的分析太精彩了,简直不逊于推理小说。这本书一出,任何试图分析东晋政治的,都很难绕开这条门阀更迭的主线;对门阀政治的评判和认识,也很难跳出这本书给出的定性和框架。《秦汉魏晋史探微》固然也很精彩,但毕竟是单点突破;《东晋门阀政治》点面结合,宏微俱佳,不能不让人五体投地。8、《费马大定理》<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4878fb70864a2dff35cd1f885cb54639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42" data-rawheight="346"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4.zhimg.com/50/v2-4878fb70864a2dff35cd1f885cb54639_hd.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2"/> 旧书重提。表面上是一个数学谜题的解决过程,事实上是一部微缩数学史。一代代数学家前赴后继地超越人类理性逻辑思维的认知局限,整个历程让人手不释卷、热血沸腾;相比于这个过程,最后的那个结果,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尽管那个瞬间也足以在优美的文笔中给人带来让毛孔通透舒爽的愉悦体验。个人求学期间两大励志神器之一,这本书可以让我永不沉沦。9、《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343a574fb0b45d071748c14adee59c0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44" data-rawheight="17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4"/> 由于已经和其他书单重了两本(《吴小如讲杜诗》《费马大定理》),这份书单就不再放《规训与惩罚》了。放一本我研究生导师运用福柯“知识考古”的逻辑梳理中国文学史写作的“现代性”问题的范例实操,也算是致敬一下我的研究生专业吧。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关于我导师的文章,他对人最经常的批评,就是“脑子不清楚”。毫无疑问,我是个“脑子不清楚”的典型,否则也不至于在用“现代性”视角研究晚清民国小说的时候如入泥潭,举步维艰;而同样的工作在我导师这里就显得如此举重若轻,条分缕析。人比人得死啊。“现代性”是一个中文学界前沿又热门的课题,看似人人都在谈,但谈得清楚的寥寥无几;正如谈“风景的发现”的很多,认识能有吴晓东般深入浅出的寥若晨星。如果大家想了解先锋而又通透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能做成什么样子,建议读本书。10、《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2a750fc5c9696663700e7880b2fdb5b6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571"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2a750fc5c9696663700e7880b2fdb5b6_hd.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a750fc5c9696663700e7880b2fdb5b6_r.jpg"/> 这本书的存在,直接顶掉了我本来放入书单的吴晓东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后者是细腻熨帖的《你一定爱读的极简外国现代文学史》,但论讲述理论的犀利、透辟,文字的明达晓畅,吐槽起来毫不容情的学术个性,吴老师还是显得过于温柔敦厚了。伊格尔顿是左派批评家,你可以不认可他的结论,但你无法不佩服他的视点,他面对错综复杂理论流派的高屋建瓴,以及他缜密的逻辑和大开大合的文风。我作为中文系出身,在自己给出的书单里力所能及地给出一些专业大神的名作,一半是普及,一半,也算是自我缅怀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19

1、《寸芒》:

飞刀至,寸芒现,霸王传人现代行!一位青年因为经脉定型,所以内功上不可能有大的成就。可是后来青年却得到一颗丹药,一颗来自修真界的可以脱胎换骨洗经伐髓的‘洗髓丹’。修仙觅长生,热血任逍遥,踏莲曳波涤剑骨,凭虚御风塑圣魂!

2、《重生之最强人生》:

一次跑步锻炼,殷俊从迷雾中穿出来时,已经回到了78年的香江。 这一年,还没有霸占荧幕的综艺节目,没有熟悉的特效大片,也没有耳熟能详的歌曲。 这一年,香江电视剧还没有好戏频出,香江电影也没有火遍全亚洲。

3、《诡秘之主》:

小说拥有一个多元素的背景,可以说构建起来非常的复杂,但是在小说中我们看见的世界十分的合理,有逻辑。普通的人过着普通人的生活,非凡者有着非凡者的挣扎,两者既有联系但是又像两个世界一样。

4、《无疆》:

鹰击长空,鱼跃龙门,熊咆虎啸,万物皆有灵。末法之极,磁极轮转,世界变迁。曾经那个熟悉的世界,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当神话变成现实,当传说不再神秘,世界无疆,热血永恒。

5、《问镜》:

本书真的算是一本巨制,作者很用心地勾画了一个极其完美的修炼架构,很广阔的修真世界,设定极其严谨,但是这本书却是让人褒贬不一,喜欢他的严谨和设定的人吹爆这本小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08

很多人偏爱读心理学的书,读了一本又一本,其实内容都差不多。你不用读那么多,读一本就够了。

菲利普·津巴多的《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想要360度无死角说服别人(忽悠和防忽悠),这本书包揽了所有可能。

心理学的书大多数都是研究,或预判一个人的可能行为是什么。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态度。

这本书甩出来一个「态度系统」,包含了态度、行为以及认知的方方面面

这本书是心理学大师菲利普·津巴多的又一力作,另外一本是《心理学与生活》。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心理学在态度形成和改变方面的研究理论和实践。

作者认为关于某个事物和问题的态度、行为、认知和情绪就构成了一个人特有的整体反应系统——态度系统。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到这本书的魅力,我简要地总结一下大纲和甩出几条金句。

一个充满影响的世界:社会影响是指通过某种方式达到的对人的行为、态度和信念的改变。

这本书包括了社会影响的所有内容:说服、依从、从众、认识不协调和自我归因、条件反射、社会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卷入、偏见、非语言交流,甚至阈下影响。

读完这本真的跪了,而且还是那种长跪不起的感觉

第3个回答  2020-09-19

以下六本书是令我读的时候就跪了的书,还一直跪到现在,逢人就说也不怕自己丢人那种。

1、《战国歧途》

这本书的问题意识极好,作为战国历史的进一步辨析,能写得深入浅出,明白晓畅,新见频出,还能直击当下。如此全能,简直不知让人说什么好。

几年来唯一一本读过没记笔记让心里恐慌不踏实的书。很多评点的深意也靠重读咂摸得以品出味儿来。从这本开始,我入手了所有目之所及能买到的刘勃,虽然不是本本如此惊艳,但本本都不亏。

2、《中国哲学简史》

这是我高中毕业以后、大学读中文系以前看的第一本书,一边读一边自我定位:现在我果然是个大学生了呵。在读这本书以前,我对中国哲学的了解仅限于诸子百家。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认知的大门,且这扇大门绝没因为后面出了诸如《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之类的作品而逊色半分。

当年读这本书的时候,做了几十页的笔记,自费打印,时不时拿来翻一翻,仍觉得常翻常新。说真的,我都打算通过这本书的英文原版,把丢了十几年的英语,重新给拾起来。

3、《围城》

本书并不鲜见与其他书单,但于我个人而言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说来惭愧,我是在高一的时候因为韩寒才知道的钱锺书,然后在学校的小卖部兼书店买到了这本书,从此开始了与其他理科生全然不同的从学道路。

高一集体大活动课上,上面外请的老师讲得口沫横飞,我都忘了是节什么课,自己在底下看《围城》看得兴致盎然,油然而生相较于同学的文学优越感,还专门记下了本书的引经据典,此后高中作文分数直线上升。

我就说嘛,但凡看过点儿书又有基本功底的高中生,写出个《三重门》来,真不怎么难。这本书后面应该还会出现在一个“哪些书是你打算反复读”的书单上。

5、《十面埋伏》

本书作者张平,不是张艺谋那部诡异电影的底本。张平在某种意义上应该算是主旋律作家,但写的都是体制内部对体制的反思,虽然总体基调必然是邪不压正,但具体过程中的殊死斗争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这本书我从头跪到尾,写得真是太好看了,如果有什么不足,那就是结尾稍微仓促了点儿。但如果让我推荐一本可以一气呵成从头读到尾必须通宵否则睡不着觉的小说,一定是这一本。我曾经一度听说高群书想拍,后来没有下文。没有下文就对了,看看这书写得东西,感觉再过十年也没法拍。

5、《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在读这本书前,我真不知道历史的学问可以这么多。这本书让我领略了牛到极点的问题意识和后续一系列的展开。之前读历史著作,只听说过陈先生创造出来引领一系列学术风潮的概念。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这样的概念,对于陈先生来说,不过信手拈来。

6、《东晋门阀政治》

这本书完全不同于陈先生的风格,田先生并不预设概念,而是在细密的史料爬梳中,突然抛出一个大胆的假设,然后用诸多论据从外到里从左到右从前到后把这个假设一步一步夯实,而成确论。讲桓温先祖的分析太精彩了,简直不逊于推理小说。

这本书一出,任何试图分析东晋政治的,都很难绕开这条门阀更迭的主线;对门阀政治的评判和认识,也很难跳出这本书给出的定性和框架。《秦汉魏晋史探微》固然也很精彩,但毕竟是单点突破;《东晋门阀政治》点面结合,宏微俱佳,不能不让人五体投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7-07

好书很多,但是有跪感的书很少。下面举一些例子:



例子一:孙子兵法

当然,读这本书学历绝对不能太低,要不然看不懂。建议去读一下华筝解注

的版本,说的非常好!

例子二:红楼梦

这个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虽然说是四大名著之一,但是红楼梦绝对是四本书里最好的~甚至还有专门研究它的哦~!叫做红学家。青少年建议读青少年版本的呢!毕竟肯定是读不懂原版的。然后如果学历允许可以尝试读一读原版哦~!

例子三:三国演义

这本书也非常的有意义呢!不过委屈了周瑜,扇子和功劳都被诸葛亮抢走啦~!除了这个以外没有什么缺点哦~!

例子四:福尔摩斯探案集

这个也是非常有名的!当然,好不好还是取决于翻译者哦~!

例子五:欧也妮 葛朗台

非常的讽刺社会的书!写的非常好,很深奥的书哦~!但是还是取决于翻译者

如果有帮助望采纳哦~!谢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