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怎么跟孩子解释爸爸

如题所述

1

家长问:我们家是单亲家庭,爸爸的长期缺失是我最遗憾的,是一点都不出现。

关于孩子我们几乎不提爸爸,但我知道这是不合理的。怎么切入爸爸这个话题?
怎么讲述爸爸?这是我最想知道和学习的,感激!

李跃儿老师答: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孩子非常恐惧父母离异,那孩子能够害怕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是年龄很小,比方说小学吧,他们还不太懂,他们只是恐惧,你会看到他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他开始退化,开始变得呆滞,或者变得暴力。再大一点儿,他们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

我们回想一下自己童年的时候,少年的时候,难道希望自己的父母离婚吗?但是如果父母在一起,长期冷战,两口子长期吵架闹矛盾,那么对孩子的伤害可能会更大。

只是听到父母要离婚了,吵架的时候说要离婚,有孩子就出现了严重焦虑,由焦虑又出现了严重的强迫症行为。两口子本来也没打算真的离,只是每天吵架说要离婚,最后两口子就不离婚了,都去拼命地救孩子。因为孩子出现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而去帮助孩子治疗,反而是孩子救了这个家庭。

那比较好的办法是,一对夫妻如果离婚了,两个人如果都能够爱孩子,那么就在孩子面前赞扬另外一方,使得孩子对另外一方有非常的好感。即便是另外一方都不见了,孩子会利用想象在心里去幻想。

比方说爸爸离开了,再也不见孩子了,那孩子就会幻想自己有一个那么那么好的一个父亲,这个父亲是如何爱自己的。

母亲应该在孩子面前不断地这样描述,哪怕撒谎都要这样去描述。等着孩子长大了,如果见到父亲,父亲不是这样子,孩子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思想,有了判断力。但是在童年的时候,他们还不能思维这个问题,还没有这个判断力,他们生命的本能,就认为自己父亲应该是爱自己的。

所以说,要保护孩子最好的办法,无论离婚不离婚,两个人都要让孩子知道,两个人是爱他的父母。无论爸爸或者妈妈再建立家庭,父母都是她的父母,都像以前那样爱他。

最重要的是,两个人离婚了以后,如果某一方情绪不好,而且是情绪不好的这一方带着孩子,孩子会受到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有时会大到难以言说的地步。所以说,既然要打算离婚,下决心不在一起过了,一个有了孩子的家庭都能够解散,那么也要努力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

带孩子的那一方是快乐的,是乐观的,是能够用像电影《零零后》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去对待孩子,那么孩子也会成长得非常好。

哪怕是一个奶奶带着孩子,奶奶只要是放松的,能够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能够正确帮助孩子的,这个孩子都会成长得很好。

所以不在于离婚不离婚,而在于离婚的人的状态,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怎么样。所以要努力把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好。既然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一定要为了孩子不惜代价去创造一个自己的良好状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8
单身母亲怎样向孩子介绍父亲

每个孩子都希望了解一般意义的父母以及自己的父母,即使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有关父母的种种情况,孩子可由各种方式得到印象。他会看见并了解各式各样的男人女人,有些是父母的朋友,有些是小朋友的父母,邻居、电视上的人、书中的人等等,所有这些信息都被小脑袋所吸收和处理,并形成了他们心目中的男人和女人的形象以及男女之间的关系。

任何有关自己亲生父母亲的事,是每个小孩迫切想知道的。即使不知道父亲到底是谁,他还是想极力去发现、认识这个陌生人。但如果母亲不喜欢,甚至憎恨那离去的父亲,问题就比较复杂。当然,如果父母亲间关系尚属和谐,双方时有往来,小孩可透过通电话、写信、来家中住宿等方法来了解离去的父亲。

最困难的情况是:那位未曾谋面的陌生父亲在母亲心中只剩一丝回忆,如果说父亲已去世,那还好些。但如果还健在,事情处理则要更谨慎。因为小孩子总是对陌生的父亲感到好奇,想多知道有关他的事。这时,美化对方的形象是重要的,即使对方素行不良,甚止有污点。因为一个人如果是做错事、发生不幸、生病等,小孩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可逐渐了解人生的无常,但要他承认自己是坏人的后代却是难

1/2页
以接受的事实。这个问题值得注意,不要让它影响孩子的成长。
第2个回答  2020-10-28
我不大赞同女人在婚恋关系中,总想把自己放在被疼爱被照顾被呵护的地位。这的确是一种公主心态,为人妻子,为什么你非要把自己放在一个从属地位呢?丈夫和妻子,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就像并肩站立的两棵树。你看自然界中站在森林里的那些树,一棵树倒了,另外一棵树还是能活得好好的,还能庇护脚下的幼苗。

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素养。离婚,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跟孩子没有关系。离婚的负面情绪只能我们自己去消化,离婚的伤口只能我们自己去疗愈,真不该让离婚对大人的影响传导到孩子身上。

孩子需要接受的,只是一个事实:父母离婚了,我没有跟爸爸生活在一起。

这个事实,显得很特殊很值得同情么?其实并不尽然。

有人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说是只有30%的家庭才是父母俱在且恩爱的三口之家,其他的,都是单亲家庭、空巢家庭、孤儿家庭、几世同堂家庭、畸形家庭、寄宿家庭、继父继母家庭,还有虽然双亲健在但终日争吵的不和睦家庭……单亲家庭,只是模式之一。

人生的缺憾无处不在,绝对的完美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有缺憾,有人缺胳膊有人少腿,有人只有病而有人很有钱……仔细想想,谁的人生没缺失?你不缺A,就是缺B,有时候缺A也并不比缺B更高级。

换言之,缺憾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才是人生正常的状态。不管我们多么努力,不论我们做了多少精细的准备,总是有不尽的缺憾与你相伴,所以,真的大可不必为了有些缺憾而怨天尤人。
第3个回答  2020-10-28
单亲家庭,爸爸/妈妈的长期缺失,甚至是一点都不出现。关于孩子我们几乎不提爸爸/妈妈,但这是不合理的。怎么切入爸爸/妈妈这个话题?
一对夫妻如果离婚了,两个人如果都能够爱孩子,那么就在孩子面前赞扬另外一方,使得孩子对另外一方有非常的好感。即便是另外一方都不见了,孩子会利用想象在心里去幻想。
比方说爸爸离开了,再也不见孩子了,那孩子就会幻想自己有一个那么那么好的一个父亲,这个父亲是如何爱自己的。
母亲应该在孩子面前不断地这样描述,哪怕撒谎都要这样去描述。等着孩子长大了,如果见到父亲,父亲不是这样子,孩子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思想,有了判断力。但是在童年的时候,他们还不能思维这个问题,还没有这个判断力,他们生命的本能,就认为自己父亲应该是爱自己的。
要保护孩子最好的办法,无论离婚不离婚,两个人都要让孩子知道,两个人是爱他的父母。无论爸爸或者妈妈再建立家庭,父母都是他的父母,都像以前那样爱他。
最重要的不在于离婚不离婚,而在于离婚的人的状态,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怎么样。所以要努力把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好。既然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一定要为了孩子不惜代价去创造一个自己的良好状态。
第4个回答  2022-06-09
我女儿的生理学父亲从她还没出生就离开了,宁愿去养别人的儿子也不愿为她花一分钱。所以,从女儿第一次问“我为什么没有爸爸”起我就告诉她,“你没有爸爸,你的爸爸很早以前就死了。但是你和其他小朋友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个世界上,有的小孩只有爸爸,有的小孩只有妈妈,有的小孩爸爸妈妈都没有。可是,在我们家,你除了没有爸爸外,其他的人都和妈妈都一样爱你疼你,对不对?“她想想,确实家里的人都很疼她便没再问。上幼儿园了,她问我“爸爸是怎么死的?”我一直没替那个人找到一个好的“死法”告诉她。只说意外死的。昨天她和小朋友玩了回来,又问我”为什么我没有爸爸?我的爸爸是怎么死了?“心里太难受了,只得笑着告诉她”我既是妈妈又是爸爸啊。你看我们家该爸爸做的事妈妈也在做啊。你爸爸死了,但是,妈妈却是加倍地爱你啊。“她虽然有点小失望,但是也没太纠结。然后讲个小故事她就睡着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