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警惕心较成年人来说要小很多,因此很多家长为了防止自家孩子走丢,从小就教导自己的孩子警惕陌生人,但是由于没有将陌生人的界限很好的划分,因此导致孩子对陌生人的定义有一定的误解。
家长的本意是希望孩子远离有不好想法的人,但是孩子却误认为隔壁的叔叔阿姨,小区里碰到的散步的老人,每天过来送快递的快递员等等都属于陌生人,就导致很多人会认为孩子没有礼貌,不够尊重别人,那么该如何正确的给孩子树立观念呢?
一、明确“陌生人”的定义,建立安全人员名单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孩子的安全意识,给孩子内心建立安全人员名单,比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等人员都是完全可以安全的,给孩子建立除了安全人员名单以外,不可以和其他人走,也不可以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与不熟悉的人接受的时候要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是有一定接触的,陪她玩耍的可能都不属于陌生人了,因此一定要和孩子说清楚这种界限。
要树立孩子外出都与家人报备的习惯,避免家里人不知道孩子的去向而着急上火。孩子可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外出的时候告诉孩子自己去哪,出去干什么,大概什么时候回来等等。
此外,要告诉孩子一般来说向孩子进行求助的人员需要格外关注,如果有成年人请求帮忙的话,提醒孩子找家长帮忙处理。同时需要让孩子知道,知道自己名字的人或者是了解自己家庭情况的并不一定是熟悉的人,有可能是不怀好意的人提前做的了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