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需要准备些什么

如题所述

一、如何估计自己是否能进复试

初试成绩出来之前大概判断自己能否进复试:

1、对照真题,客观给自己估分

估算一个最差情况下的分数和一个最好情况下的分数,看看自己的分数处于什么区间。如果想更加客观一点,可以将数学、英语作文和翻译等科目重新答一遍,让一起考研的同学给你客观打分。

2、对照历年初试分数,判断自己能不能进复试

根据往年的分数线、报考院校的复试安排进行推算。去目标院校官网、去找学长学姐、去网上百度、论坛等一切渠道查询近5-10年的初试分数线,并且根据今年的公共课、专业课难度,以及结合竞争对手的考试情况等综合判断自己能否进复试,然后尽早做下一步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分数线最好是超出往年的分数线为佳。

3、积极准备研究生复试、调剂、二战或者春招。

这里分为2种情况,一种是估分比较好的,基本进复试没问题的,这种就啥都别想了,赶紧准备复试;另一种是分数刚过往年国家线或者复试线,做两手准备,一、复试准备;二、调剂准备;无论哪种准备学生自己都要有作好专业课、综合能力、英语的表达准备。

二、复试考什么

考研复试的内容都由学校自己决定,请关注你报考院校的研究生招办网,程序和内容以及要求等都会出面试细则。

但主要都包括英语听说能力测试、专业课笔试和综合面试这三个方面。笔试分为英语、专业课。面试可能问到个人基本情况、英语问题、专业问题、热点问题等。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公式:

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面试成绩×面试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成绩×外语权重。

三者之间的权重: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的权重为10%,笔试和面试的权重是学校自己决定的,一般是面试占30%,当然也有很多学校面试占50%。所以一定要需要密切关注报考院校信息,了解具体的比重,有侧重的准备。

三、复试流程是怎样的

由招生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在确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自主确定,可采取现场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异地现场复试以及委托其他高校复试等。具体流程如下:

一般来说,复试要带以下材料:

学生证、准考证、身份证、本科成绩单(要有学校教务处公章)、毕业证、学历证、四六级证书等证书、大学期间获得的奖状或者工作期间取得的一些成果等这些一定要带。(最好把这些资料复印一份备份),另外,考生最好能带上一寸免冠照片几张(体检要用)。

四、复试时间、程序及相关要求有哪些

复试时间大致在2月底~4月中旬,复试流程各高校大同小异,复试时间一般都是2~4天,包括体检、笔试、面试三种形式。

首先是专业课笔试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是先进行专业课笔试,一般是在面试的前一天的上午举行,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同时进行,在每年的专业课笔试中很多学生的成绩和初试的专业课成绩相差太大,有的甚至是不及格,要高度重视复试专业课的复习,保证自己的专业水准。

第二天就是面试

一般来说是备考室和面试点两个教室,面试开始的时间是8点或者是9点,在备考室你需要填写你相关的信息,然后会有学生助理给参加复试的同学编号顺序,然后静等面试点的导师和学院的院领导。 

开始面试,面试的学生一个一个的按照顺序进入面试地点,进入面试点首先是自我介绍(可英可汉,根据学校专业的要求来准备),然后进行英语口语听力考察。

接下来就是专业课测试,也就是俗称的提问。一般会让学生在诸多的问题中抽取两到三个问题,学生根据问题依次回答,途中会有老师进行进一步的提问,这是面试中时间最为长的一个部分。 

最后,专业课问题结束后有的一些导师会问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同时这时氛围已经不是那么的严肃了,复试也就结束了。 

一般复试结束两三天,高校就会公布录取结果,当然有的高校也会在当天公布录取结果, 同时被录取的学生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找自己比较认可的导师聊聊相关的专业知识。

五、去年的复试分数线是否有比较多的参考意义

复试分数线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可以判定一个院校的大体的分值,有助于院校选择,在不知道分数的情况,参考往年复试信息,可以着手准备复试,是去复试还是进行调剂,一般情况来说复试的分值两年内使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六、本科所读学校对复试的影响大不大

大多数高校老师是要看你目标院校的地位,一般来说985、211高校兼有的院校是比较看出身的。但是如果你的成绩较高、个人能力较小的,影响力是不大的,关键要学会如何突出自己的优势。

英语听说能力准备

英语听力部分,大多数学校都以四六级等现有的重要考试作为参考标准,不知道如何准备听力的童鞋可以多听英语六级听力。

对口语的考查,各个学校各不相同。有的学校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标准和流程,甚至规定了每个老师发问的方式和时间;有的只是面试老师的自由发挥,成绩也基本上由面试老师主观判定。

不管面试严不严格,大家都要认真准备这几个问题:一是自我介绍,考研帮的英语面试专题中有详细的自我介绍模板,大家只要抓紧背起来就好了。二是作好用英语回答专业类问题的准备,平时就注重对专业词汇的积累。

综合面试准备

1.穿着方面:老师想要的是一个富有朝气的年轻人。男生要穿着整齐,一定要好好打理头发,把脸颊刮干净;女生同样要穿着整齐大方、精神干练,长头发的要扎起来,马尾即可,可以适当地化淡妆,但是切忌浓妆艳抹。

2.非专业类问题:问题一般都比较富有生活气息。老师主要看重学生是什么样的人,所以言谈举止、一举一动都非常重要。因此,大家要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表现得勇敢自信,清晰流利。

3.专业类问题:大家在这个时候要始终保持一种谦虚、谨慎、从容的心态,切忌过度紧张导致胡言乱语。当大家抽到难以回答的题目时,不要不懂装懂,也不要直接说不知道傻站在那,应该先讲出一些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然后委婉表达出自己不是很了解,老师一般不会为难你的。

专业课笔试准备

如果学校提供了考试范围,同学们在初试结束后一定要尽快开始复习。不要考虑自己的分数高低,如果等分数公布后再进行复习,时间是不够的,因为有的学校公布分数后一周就进行复试工作。

如果学校没有给考试范围,尽量找到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们,询问下考试的大概内容,做到有备无患。

大家在准备复试时除了看指定的参考书目之外,还要多联系实际,多关注现实。大家必须努力建立所学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平日的生活中要多听、多看、多思考,要有意地关注本专业的信息,逐步地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七、复试五大禁忌

禁忌一:复试资料不齐备

复试前要了解报考院校所要求携带的资料,并带全。比如统考考生(应届本科毕业、往届本科毕业生)要准备准考证、毕业证、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生查验学生证)、身份证、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加盖教务或人事部门公章),并准备相关复印件。

禁忌二:忌未多方面了解复试内容

复试前招生院校都会有通知,复试内容一般包括专业课笔试、外语听说能力等,不少院校也将心理测评放到里复试的内容当中,与此同时,举止表达和礼仪等方面也在考查范围之内。对此,考生应该多方面掌握,及早准备。

禁忌三:忌夸夸其谈

导师要的是那些能做事少说话的学生。所以你与导师第一次见面时,不要夸夸其谈。不妨谈一些与专业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最好是在自己见导师之前就准备好,一个能提出好问题的学生比一些能解决问题的学生还重要。
另外,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态度要诚实,切忌不懂装懂,夸夸其谈。如果这个问题确实不懂就坦率地说“不了解,以后会朝这个方向努力”,千万不要闪烁其词。

禁忌四:切忌心态失衡

一般而言,初试考察的是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而面试则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多方面考查。因此,其中的弹性空间就会更大,甚至很多情况会有导师自身的喜好。因此,考生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尽力而为,而不应对结果耿耿于怀,这样反而能更加自如表现。

禁忌五:切忌没有自我特点

许多考生在面试前会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英语自我介绍,专业了解情况等。不少学生选择了从网上或其他渠道找些资料来背诵,在复试时有严重的背书痕迹。这样,就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会觉得考生的表现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不会灵活运用知识。
比如,纵观这几年的英语口语考查,就有对一些热点话题的阐述。一般而言,包括新近发生的社会时政话题,公共政策事件,焦点人物,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教育资讯等。

对此,考生要特别关注。最好经常阅读一些报刊杂志和收听英语广播,掌握新资讯,这些都将有助于自己组织思想和练习表达的逻辑性。

对于这样内容,考生一定要提前准备,并且要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最后,希望你们为了复试都能提早做准备,平时要多练习,以防面试时出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8
第一样:所有人都要准备的材料
在参加复试环节之前,考生们需要准备证明自己身份和成绩的一些材料。但是历年来都有考生忽略掉这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准备这个材料的话,学校可能不会给你面试的机会。一般情况下,各大学校都会要求考生提早准备好身份证和准考证,本科院校的学生证以及每个学期的成绩单。这些都是能够证明你身份和成就的材料。如果想要打印准考证的同学们一定要抓紧时间了,因为开通的时间是有限的,过了时间之后想打印也没有办法。如果证件遗失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提前去补办。

第二样:面试学校所要求的材料
再去报考的院校面试之前可能学校会发出通知,要求学员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必备材料之外,有一些院校可能还要要求已经毕业的学生要准备毕业证,很有一些相关部门的盖章。而大四的学生则需要准备生源地部门的盖章以及学校的官方盖章。这些都需要提前去准备,千万不要等到复试时间都快到了才去准备这些事情。很可能就会发生一些难以遇到的事情,若是影响考试,那就得不偿失了。

第三个:一份完美的简历
前两个可能是需要大家去准备的硬性资料,只需要花一点时间跑跑腿就可以完成的。但是一份完美的简历则需要大家动脑筋,花心思才能够完成。如果在复试环节想要去给导师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在简历方面一定要下足功夫。一般简历中肯定首先要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基本情况介绍完之后,就要介绍一下自己在大学期间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得过什么奖。成就越高,老师对你的印象自然就越深刻。也越是能证明自己在本科期间的表现与能力。简历上面一定还要包含一些丰富的实习经历,包括你从中获得的感悟。当然本科期间的成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