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的演变

是初一用的
要最开始的春节习俗到现代的春节的习俗
要求3、4个朝代就行了
帮个忙啊

  春节习俗之演变
  民间过春节,习俗甚多。但每一个习俗在悠悠的岁月中并非原模原样,它们都有一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现拣几个主要习俗说说。

  首先说祀灶神。祀灶神,乃中国古代的五祀之一。《礼记‧曲礼下》说天子要祭五祀,即「户、灶、中溜(檐下接水的槽)、门、行」。可见我们的祖先是相信万物有灵的。祭灶神摆在第二位。不过古代祭灶是在夏天,而不是腊月。《礼记‧月令》载:「孟夏之月其祭灶」。及到汉朝,才开始改为腊月祭灶。传说汉代有叫 子方的人,在腊日晨见到了灶神,他便以黄羊祭之,因而大富。人们便因此将祭灶日改在腊日。腊日是在哪月哪天?起初汉代人以冬至后三个「戍」日为腊日,即人们可在十二月里任选一个腊日作为祭灶日。后来统一了,定十二月初八为腊日。《荆楚岁时记》明白写著:「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何以今日习俗年祭灶神又改在十二月二十四?这是因宋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而起,他在词中写道:「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少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今日人们的祭灶习俗也就缘此而来。

  其次说贴春联。贴春联是从古时挂桃符演绎而来的。古时人们在元旦,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二神之名,悬挂在门旁,用以驱鬼避邪,保平安。何以要用桃木?神荼、郁垒又是何神?这答案要从《山海经》上去找,该书说:沧海之中有度朔山,山上长了棵大桃树,根壮枝粗,「曲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有条鬼门,是万鬼出入的地方。树上有两个管鬼的神,一名神荼,一名郁垒。有他俩在,鬼们就会规规矩矩,不敢造次。这就成了民间挂桃符的缘由。

  到了五代十国时,开始在桃板上写联语,这就是春联、对联的起端。《宋史‧蜀世家》记载说:「孟昶命学士为题的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国皇帝孟昶题的这副对联,就成了中国新年的第一副春联。

  到宋时,人们开始用纸写春联。不仅有门联,而且发展到楹联。据传倡导用红纸墨书春联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喜欢作对联,故有「对联天子」之誉。他指示在新春佳节来临时,不仅皇宫大院要贴春联,而且民间也要贴。他还号召官员、读书人代写春联。以示普天同庆,君民同乐。

  其三,贴门神。春联是贴在门框上,门神则是贴在门板上。贴门神是从挂桃符演变而来的。有本书叫《月令广义‧十二月令》说:「道家谓门神,左曰丞,右曰尉。盖司门之神,其义本自桃符,以神荼、郁垒辟邪,故树之於门。」不同的是,桃符是书二神之名,门神是画二神之像。

  但到了唐朝;门神换将了,换成了秦叔宝、尉迟敬德。这里有个故事,说一次太宗李世民重病,夜夜有冤魂啼哭索命,他惊恐万分。有一晚由战将秦叔宝、尉迟敬德为他守门站岗,太宗便能安睡了。此后唐皇便令画工将二将的像画上,贴於门上。起初在皇宫里贴,后来就成了千家万户的门神了。到了五代,门将又换岗了,换上了钟馗。钟馗是个食鬼之神。故事来自沈括的《梦溪笔谈》,其中说到唐明皇李隆基,有一晚作了个吓人的梦,梦见一个大鬼,头戴破帽,身著蓝袍,眇著一只眼,左手抓住一个小鬼,右手抠鬼眼,然后啖之。明皇惊问大鬼是谁?答曰:钟馗。明皇醒后,找来著名画家吴道子,按自己所述,画成一幅钟馗捉鬼图。五代时,人们将此图作为门神张贴,「悬於除夕」。到了宋代,门神又换将了,换上温峤和岳飞。今日人们多以年画替代了门神。

  其四,放爆竹。过年放爆竹,已成习俗。宋王安石有首《元日》诗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就说到「元日」放爆竹的事。古人用火烧竹子,爆烈发声,故称「爆竹」。放爆竹,是为了驱山鬼,传山鬼中有个叫「年」的,它是个作恶的家伙,人们常用爆竹将它赶跑。关於爆竹赶鬼的事,南北朝《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到唐代,人们将「爆竹」称为「爆竿」。来鹄在《早春》诗里说:「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时发明了火药,不久就有了纸裹火药的「鞭爆」,引燃即响声不绝。据《武林旧事‧岁除》载:「至於爆仗,内藏线药,一爇百余不绝。」今日已至焰火年代,各种花爆烟火,更是花样翻新,万紫千红,妆点蓝空。

  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历来就重视春季,有所谓:「一年之计在於春」。因为春耕情况如何,直接影响著人们一年的生计。为表示对春季的重视,夏历便将立春日定为春节,并进行节庆。在立春的前一日,就举行迎春仪式,叫做「打春」。到立春日,还要举行「春饼」宴。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说:「立春日,食芦菔、春饼、生菜,号春盘。」人们还要向亲友馈送「春饼」。后来发展到正月初一为春节,作一日庆。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正月》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新年。」在元旦这一天,皇帝要「祈年」,祈求新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也要在这天拜天和祭祖。到后来,春节就不是一日庆了,变成多日节了,节中有节,增加为过小年、除夕、元旦、元宵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5

春节在古代称为岁首、正旦、元日等,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民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下面列举一下古代春节习俗:

1、秦汉时期,中国社会逐渐脱离早期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人们的岁时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岁首的春节,在秦汉以后社会意义明显,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

2、魏晋南北朝时期,岁首朝贺仍是朝廷大典,而在民间,元日人们鸡鸣而起,先到门庭前燃放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然后一家大小穿戴整齐,依次拜贺尊长。从唐代开始,春节享有政府法定假日,给假七日,是年前三天年后三天。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民间则合家团聚,设宴欢庆。

3、宋元明清各代,春节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正旦朝会仪式依然是皇家的重要典礼。帝王的正旦朝会作为国家典礼,场面宏大壮观,它是国家时间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官方也借观看节日灯火与欣赏杂艺表演之机,表露出与民同乐的姿态,以和谐社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2-01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最早的春节习俗定型于哪朝哪代?那时候人们是通过哪些习俗来度过春节的?

【特邀嘉宾:陈泳超】春节是新年的第一天,所以以前又叫元旦,即第一天的意思。它应该是自有历法以来就存在了。中国历法从什么时候开始,还没有确切的说法。《尚书·尧典》中就有大量的历法记载,那么尧舜时期(约4000多年前)就已经有春节了。不过这个文献的确切时间还不很清楚,但至少夏代的历法是比较清楚的,即现在的阴历。

【特邀嘉宾:苑利】尧舜时,将"年"叫"载",夏时叫"岁",周时才开始叫"年"。但当时甚至是后来的春秋战国之时,战乱不断,各国的年节不可能得到统一。秦统一中国,进行了文化上的大一统,但时间太短,也无法做到各国年节的统一。汉代之后,国家得到了初步的统一,再加之社会安定,于是,年节习俗在汉代得到定型。

【网友嘉宾:欣玉】传统的年的最初概念,是与作物生长的周期性和人类生产劳动的周期性相关联的,庄稼获得了好收成,人们不免要庆祝一番,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个节日。据文献记载,早在尧舜时代,就有庆贺丰收、喜迎岁首的习俗。

【黑雪39】那为什么在我们同一个国家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年?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人类生产劳动周期应该是相同的。

【网友嘉宾:欣玉】过年的时间确定在正月伊始也是在汉代以后。以前过年的时间是不断变化的,往往是一朝一代就有一个庆丰收的时间。对不同民族而言,庆祝的时间也就不同,这跟各民族的传统习惯密切相关。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昨天的讨论中,北师大的万建中教授对“节”作了一个很独到也很有趣的解释。他说:中国人是吃草的,或者说是吃植物的,草是有根的,草也是有节的,节是植物的关键部位,所以叫节外生枝。你劈过柴吗?节是最难劈开的,只要劈开了节,其他部分迎刃而解。由于中国是吃草的,所以,节的意念特别强烈,也把一年四季的时间中的关键部分,看成是节。由于有了节,人们生活的更有节奏,更有意义。您能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延伸,给大家讲讲“春”+“节”+“年”的含义吗?

【特邀嘉宾:陈泳超】一年是一个完整的时间概念,在这个时间概念里面又均匀分布每一天。但是,每一天的文化含义并不是都一样。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就变成了节,那么春节传统意义上的节是所有的节当中的第一个节,它也预示着迎接春天的到来。

【特邀嘉宾:苑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主要体现在周期性上。昼夜更替,出现了日;月亮盈缺,出现了月;谷物一年一熟,人们将它称为"年"。年的象形字就是一棵成熟的麦穗。《说文解字》说,所谓的"年",就是谷子熟了。也就是说,古代的"年",一般定在收获结束的时候。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最早的"春节"。古代的春节最早有几个功能,一是庆丰收,二是祭祀祖先,三是驱鬼。流传至今的放鞭炮、画门神、挂绳子,实际上都与驱鬼活动有关。春节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晚的概念,最早还是叫年。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春节有哪些重要习俗?这些习俗在时间先后排列顺序上有什么必然规律吗?

【特邀嘉宾:陈泳超】春节从传统来说应该从冬至节就开始了,冬至是小年,现在我们经常过的春节一般是从除夕算起。除夕有吃年夜饭、祭祖;大年初一放爆竹、拜访长辈;初二一般是回娘家的日子,像初五是迎财神等等,习俗很多,各地差别很大,这些习俗在时间先后的排列顺序上是没有必然的规律的,主要的只是约定俗成,你一定要追究它的根据的话,有的也能说出一些道理来。比如说初一拜访一般是父系的亲属,初二回娘家就是母系的亲属,初五为什么迎财神呢?因为一般以前从初五开始,各行各业又重新开始营业了,开业的话,总是希望生意兴隆。

【特邀嘉宾:苑利】严格来讲,春节是个过程,而不是现在从初一到初五这几天,从时间看,最早的腊月初一,乞丐们要跳灶王。他们三五成群扮成灶公灶婆,到别人家门口说吉祥话乞钱,这种活动一直持续到腊月二十三灶王升天。腊月初八,又名成道节,最早源于腊月祭祖,腊八粥习俗就是这一天的东西。过了腊八便开始采购年货,要扫房子、贴窗花。腊月二十三祭灶,要往旧的灶王爷的嘴上抹一些灶糖,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腊月二十五要吃粥,有的地方还要将红豆粥抹在门上,据说这样可以避邪。除夕就开始贴春联,贴门神,做年夜饭,包饺子,守岁。在初夕之前店铺都去收帐,过了除夕就不能做了。初一祭祖,迎喜神到各家去拜年,放炮;初二结婚的媳妇回娘家,初三传说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在地上撒米、撒盐给老鼠吃。初四是接神、迎神。正月十五看花灯。这种习俗的成形至少在唐代就已经非常成形了。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从元旦到春节能看出传统习俗的什么作用?

【特邀嘉宾:陈泳超】原来阴历正月第一天就叫元旦,后来使用公历,就将元旦作为公历第一天的名称,而旧历的第一天改叫春节了。尽管现代社会大多数时间使用公历,但是从节日的被重视程度上说,春节明显比元旦重要,充分显示了传统文化的亲和力。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春节习俗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什么不同?它是怎样演变的?

【特邀嘉宾:苑利】春节的习俗在汉代基本定型,现在我们过年的许多习俗,大都可追溯到汉代。如贴门神的习俗,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当然当时的门神不是现在的印刷品,而是用桃木刻成的,没钱的人家就用两块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名字,挂在门上,鬼就不敢来了。古人认为桃木是有神性的,能避邪。除了放门神,还有挂苇索,也就是草绳子。绳子能捆人,自然在人们的理解中也能捆鬼,所以鬼怕绳子。另外就是放爆竹。爆竹是鞭炮的前身,最早是往火堆里扔竹子,竹子遇热爆炸,认为这样可以驱鬼。在宫廷中还要跳傩舞来驱鬼。这些风俗在很长时间内--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都有保留。除夕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在《晋书》中,甚至记载有放犯人回家过年的故事。亲人团聚的目的之一就是守岁。实际追其原始目的,也是怕鬼神来骚扰。人们为求平安,不但一夜不睡,还有满院子点上篝火,避免鬼怪的袭扰。在晋代,随着医药学的发达,引人瞩目,世面上还出现过一种躲避鬼怪的丸药"却鬼丸",元旦那天,男左女右,系在胳臂上。总之,历史上的春节或者说早期的春节主要是驱鬼、祭祖、庆丰收,而现在的春节它的主要功能是娱乐、联络人际关系,这是春节演变的一般规律。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为什么要用桃木,是不是与“逃”谐音,鬼见到桃木就逃跑了?其实,在很多的春节节日词汇中,谐音功能似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小孩子打碎了碗,大人赶紧说“岁岁平安”,倒贴福字叫“福到了”,年夜饭上碗里一定要剩饭,叫年年有余等等,您能不能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的春节文化?各位网友,你们也献计献策吧,我们的生活里多了哪些新的谐音词汇?

【特邀嘉宾:苑利】桃是不是“逃”的谐音我不知道,但这种谐音词汇的例子在民间比比皆是。关于桃木驱鬼早在《山海经》当中就有记载,即或在现在,民间仍认为桃木能够驱邪。在古代,过春节的时候不仅仅是用桃木做成门神,还有用桃木做成对联的。此外,人们还要喝一种叫桃汤的东西,据说喝了这个汤鬼就不敢近身了。

【特邀嘉宾:陈泳超】因为在汉语中,单音节词占着很大的比例,所以同音字很多,这样的话,谐音就成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民俗中,使用谐音的习俗也非常多,但是这里“桃木”的“桃”恐怕不是谐这个“逃”的音,因为在古书记载里面没见过这种说法,所以不敢妄猜,只是说“桃木”有特殊的魔力吧,至于为什么有魔力,这就不清楚了。
第3个回答  2021-02-22
春节在古代称为岁首、正旦、元日等,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民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下面列举一下古代春节习俗:
1、秦汉时期,中国社会逐渐脱离早期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人们的岁时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岁首的春节,在秦汉以后社会意义明显,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
2、魏晋南北朝时期,岁首朝贺仍是朝廷大典,而在民间,元日人们鸡鸣而起,先到门庭前燃放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然后一家大小穿戴整齐,依次拜贺尊长。从唐代开始,春节享有政府法定假日,给假七日,是年前三天年后三天。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民间则合家团聚,设宴欢庆。
3、宋元明清各代,春节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正旦朝会仪式依然是皇家的重要典礼。帝王的正旦朝会作为国家典礼,场面宏大壮观,它是国家时间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官方也借观看节日灯火与欣赏杂艺表演之机,表露出与民同乐的姿态,以和谐社会。
第4个回答  2021-01-0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