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38回简介

要200字左右的,从网站上复制粘贴的不给分!!!!!!
有没有更详细的?谢谢了!!!!!!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刘关张三人第三次前往孔明住处,几经波折这次终于得偿所愿见到诸葛亮本人。在交谈中孔明向刘备详细分析了天下大势并建议刘备欲图霸业必联孙权一起抗曹,先取荆州随后进西川拿蜀地,外和孙氏,内修军政民生,然后等待时机出秦川取许昌灭曹操!随后刘备拜请孔明出山相助,孔明便正式追随刘备。

江东方面孙权在东吴广纳贤才。曹操破袁绍后让孙权派儿子入朝做人质,孙权不答应,曹操便起了南征之意。孙权引兵战黄祖时部将凌操被黄祖手下甘宁所杀。孙权的弟弟孙翊被奸人杀害,孙翊美丽的妻子徐夫人凭借智慧为其报仇。建安十三年大都督周瑜再次领兵讨伐黄祖,黄祖危在旦夕。

扩展资料

该回主要人物简介:

1、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2、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3、孙权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

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2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刘关张三人第三次前往孔明住处,几经波折这次终于得偿所愿见到诸葛亮本人。在交谈中孔明向刘备详细分析了天下大势并建议刘备欲图霸业必联孙权一起抗曹,先取荆州随后进西川拿蜀地,外和孙氏,内修军政民生,然后等待时机出秦川取许昌灭曹操!随后刘备拜请孔明出山相助,孔明便正式追随刘备。

江东方面孙权在东吴广纳贤才。曹操破袁绍后让孙权派儿子入朝做人质,孙权不答应,曹操便起了南征之意。孙权引兵战黄祖时部将凌操被黄祖手下甘宁所杀。孙权的弟弟孙翊被奸人杀害,孙翊美丽的妻子徐夫人凭借智慧为其报仇。建安十三年大都督周瑜再次领兵讨伐黄祖,黄祖危在旦夕。

扩展资料:

一、当时形势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极为尖锐,终于在公元184年爆发了全国规模的黄巾起义。黄巾农民起义军失败后,地主阶级加重剥削农民,政治异常黑暗,地方豪强的武装割据一方,这就形成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军阀混战。

在割据混战的初期,曹操占据兖州、豫州,袁绍占据冀、青、并、幽四州,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占据江东,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刘备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后来又到荆州投靠刘表,企图以“帝室之胄”的身份,用“恢复汉室”的名义,广揽人才,称雄天下。

公元207年,徐庶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刘备前往隆中,三顾诸葛亮草庐之中,诸葛亮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并分析了天下形势。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

二、三国的管理思想

三国的管理思想,首先值得总结的是战略。魏、蜀、吴三方,在战略思想上各有独到之处。作为继春秋战国之后中国的第二个历史大动荡时期,纵横捭阖的你争我夺,翻云覆雨的联盟拆解,变化莫测的战略重组,战乱蹂躏下的民生困顿,似乎进入了历史的轮回。

与春秋战国不同的是,两汉帝国的参照系和汉代社会形成的独特背景,使三国的战略不同于先秦而有了质的提升。如果说,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乃至社会思想的根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刘备第三次前去请孔明出山,孔明为刘备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大势,认为夺取荆州,然后吞并益州,联合孙权,与曹操形成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是刘备应该走的道路。刘备深以为然,并力请孔明出山,孔明被刘备三顾茅庐感动,决定出山相助。
孙权为报父亲之仇,出兵攻打刘表的江夏,江夏太守黄祖迎战。东吴大将凌操被甘宁射杀。后来甘宁不堪忍受黄祖不用自己的计谋,归顺了东吴,并帮组东吴成功击败荆州军,斩杀了黄祖。

希望对楼主有用

你还想要什么?200字啊大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7-22
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刘备不听云长、张飞劝阻,三请诸葛亮。离草庐半里之外,下马步行。亮昼寝未起,备拱立阶下。张飞欲放火烧亮。云长劝住。孔明翻身向里而卧,刘备不让小童唤起,又立了一时辰,亮方起。玄德请亮助已,亮不去,备泪湿衣,亮乃从之下山去新野。
曹操讨孙权之子入朝,权不给,操有下江南之意。孙权母丧,嘱以后事。黄祖部将甘宁投权,权从甘宁计,领十万大军破江夏。
第4个回答  2023-07-21
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刘备不听云长、张飞劝阻,三请诸葛亮。离草庐半里之外,下马步行。亮昼寝未起,备拱立阶下。张飞欲放火烧亮。云长劝住。孔明翻身向里而卧,刘备不让小童唤起,又立了一时辰,亮方起。玄德请亮助已,亮不去,备泪湿衣,亮乃从之下山去新野。
曹操讨孙权之子入朝,权不给,操有下江南之意。孙权母丧,嘱以后事。黄祖部将甘宁投权,权从甘宁计,领十万大军破江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