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夹小太阳鹦鹉怎么分公母

如题所述

1、耻骨距离

如果鹦鹉已经长到成年体型(虽然可能没有成年)用手摸一摸排泄口就会发现母鸟的耻骨间距大概大于一支铅笔的直径。公鸟则略大于铅笔芯的直径。

2、看腊膜,这个方法有一个重大的优势就是快,不用长时间观察,不用抓,需要经验较少。而且是唯一能通过网络寻求帮助的。

但并不是最准确的,尤其针对幼鸟,就算是多年接触虎皮鹦鹉的人也只能说出自己的猜测。不过完全成年的鸟还是很好判断的。如果是纯蓝的腊膜就是公鸟,赭褐色的是母鸟。

3、听叫声

虎皮鹦鹉是公鸟主动求情,所以公鸟天生是话痨。如果公母分开养,公鸟叫的次数是母鸟的三倍。两只一起养是平方倍的叫声。

母鸟叫声单一,主要是寻伴的单音节为主、以及急切的争夺食物叫声。公鸟是有婉转歌喉的卓越歌手。缺点也是难以分辨幼鸟性别,需要较长时间观察。

4、看行为

母鸟负责保卫幼崽,繁衍族群。所以有较强的攻击性和领地意识。如果陌生人抓了一只,咬人的多半是母。

扩展资料

养殖方法

1、喂食幼鸟时的错误:担心幼鸟饥饿而过量喂食。

在自然界中,亲鸟必须轮流外出觅食来哺育雏鸟,所以雏鸟不可能被喂到素囊满胀,因此雏鸟的喂食应该采取少量多餐的模式。

喂食之前,应先确定上一次喂食的食物均已消化完毕,避免旧食物的积留、发酵而造成嗉囊炎。 

2、只喂食葵瓜子:一般而言,鹦鹉类都喜爱享用葵瓜子,然多数鸟友却以此为它的唯一食物,殊不知此行为会减少鹦鹉采食的乐趣与能力。

只喂食葵瓜子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另外、葵瓜子富含脂质,容易导致肥胖方面的疾病。

3、饲料保存的问题:饲料保存不当而导致食物变质,甚至产生毒素,鸟友不察觉而继续喂食,爱鸟当然会出问题。

所以建议依照自己所饲养的数量来选择饲料,大包装当然会较便宜,然饲料的保存期限不长,只以此点做考量反而会因小失大。

除了饲料应储存于干燥、甚至冷藏的环境之外,邀请几个同好一起共享会是个好方法,不但成本较低,风险也较低,还可以尝试多种类的产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鹦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1-31
绿夹克和牡丹类似,靠看的不好分辨,而且夹克连摸都不容易摸的准,和牡丹不同,牡丹是母鸟胯宽,公鸟胯紧而且有微微凸起的小肉疙瘩,但是夹克类的,公鸟肉疙瘩不明显,遇到个体偏大的鸟,胯裆判别也容易出错,有经验的老鸟友帮你分辨也只能做到准确率在70%左右,主要是夹克变体太多,差异不明显。要准确判别小太阳、绿夹克和其他各种夹克的话,最准确的办法还是DNA检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