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上开洞的要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道)的剪力墙上因为预埋要开洞,尺寸有什么要求,钢筋截断后是怎么加强的?详细些最好
现在急用!谢谢了!

对于宽墙肢(即剪力墙的截面高度过大),一般当其截面高度大于8m时可开门窗洞(若建筑使用功能许可)或开结构洞(若建筑使用功能在该部位不需要开洞),事后再行堵砌,使一道剪力墙分为若干较均匀的墙肢。

各墙肢可以是整体墙、小开口墙、联肢墙或壁式框架,各墙肢的高宽比均不宜小于2.门窗洞口的设置中应避免出现宽度B<3b(b为墙肢厚度)的薄弱小墙肢,研究表明,这种薄弱小墙肢在地震作用下台出现早期破坏,即使加强纵向配筋及箍筋也很难避免。

水平荷载将起主要作用,房屋需要很大的抗侧移能力。框架结构的抗侧移能力较弱,混合结构由于墙体材料强度低和自重大,只限于多层房屋中使用,故在高层和超高层房屋结构中,需要采用新的结构体系,这就是剪力墙结构体系。

扩展资料:

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

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 ,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筑平面外边缘的角部处的墙肢,当有扭转效应时,会加剧已有的翘曲变形,使其墙肢首先开裂,应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如减小轴压比,增大纵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呈现整体弯曲变形为主,底部外围小墙肢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和扭转剪力,由一些模型试验反映出外周边墙肢开裂,因而对外周边墙肢应加大厚度和配筋量,加强小墙肢的延性抗震性能。短肢墙应在两个方向上均有连接,避免形成孤立的“一”字形墙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剪力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这个问题在101图集上有详细解释,不知道你是做设计还是,干施工。

设计的话,无特殊情况,直接按图集给标准大样图就可以了。

施工的话,详细看设计说明,因为有特殊要求的都会写明,无特殊要求的就会写按图集大样施工,你按图施工就可以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1-04
该剪力墙是已经浇筑了,还是正准备浇筑?如果正准备浇筑,可以参照03G101-1中第53页中的做法进行补强。如果是已经浇筑好了,需要新开洞口,建议不要开太大(宜小于1M),局部刚度会削弱,会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有影响。可以采用粘钢(碳纤维)或者增设混凝土暗梁进行补强加固处理,具体做法及要求可以参照06SG311-1中第76页《墙加固》中的叙述
第3个回答  2010-11-03
洞口钢筋截断面要弯折15d,洞口上面要加连梁,不明白在问我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剪力墙墙体上开洞的位置和大小会从根本上影响剪力墙的分类及其相应的受力状态与变形特点。设计中要求建筑、结构、设备等专业协作配合,合理布置墙体上的洞口,避免出现对抗风、抗震不利的洞口位置,对于放大的洞口应尽量设计成上下洞口对齐成列布置,使能形成明确的墙肢相连梁,尽量避免上下洞口错列的不规则布置。一般有几种形式: 一般错洞墙、叠合错洞墙、底层局部错洞墙。
  对于宽墙肢(即剪力墙的截面高度过大),一般当其截面高度大于8m时可开门窗洞(若建筑使用功能许可)或开结构洞(若建筑使用功能在该部位不需要开洞),事后再行堵砌,使一道剪力墙分为若干较均匀的墙肢。各墙肢可以是整体墙、小开口墙、联肢墙或壁式框架,各墙肢的高宽比均不宜小于2.门窗洞口的设置中应避免出现宽度B<3b(b为墙肢厚度)的薄弱小墙肢,研究表明,这种薄弱小墙肢在地震作用下台出现早期破坏,即使加强纵向配筋及箍筋也很难避免。
  关于上述剪力墙开洞与不开洞相比,不仅受力功能不同、而且计算方法也不一样。总之,剪力墙以不开洞比开洞好;少开洞比多开洞好;开小洞比开大洞好;单排洞比多排洞好;洞口靠中比洞口靠边好。
  若将洞口沿竖向成列布置,而使上下洞口之间的连梁有足够尺寸,同样可以保证抗剪强度的要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