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秋天倘想

400字

想起那天高云淡的爽朗秋日,不由得从心底感慨:秋天真的无限美好!然而,这“美好”在我们南方却不太能体会出来。或许正如郁达夫所说吧,南方秋味不浓。
提到秋,难免心生悲凉,愁绪缭绕。“愁”的汉字构成,古人早说得明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心上秋”即是“愁”字,无关秋味浓否,秋日多愁,由来已久。
如此看来,悲愁的情结是经千年的积累沉淀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习惯。屈原吟出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开了悲秋的先声。此后,悲秋之音如无边落叶,萧萧地覆满了平平仄仄的韵脚:“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些美丽哀伤的诗句,不知打动了多少在落叶的季节里孤独而又执着的寻梦者。
面对秋天,悲伤的感情基调是大多数人的心理趋向。毕竟,一年又快结束了。但是,仍然有更多的人不拘于秋色连波的寒意,不拘于梧桐芭蕉冷雨的悲愁,不拘于秋雨鸣败荷的凄凉,而迸发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迈,有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美,有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阔……他们突破了悲愁的笼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意象,赋予了秋全新的意义,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化和审美价值的拓展与创造。
年少的我们,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更需要创新与创造。当年意气风发的毛泽东在橘子洲头生出万丈豪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如此豪情,千古文人墨客,谁与争锋?还有谁会想到秋是缠绵人眼中的“征夫泪”、“相思泪”、“离人泪”?
其实,我觉得无论是悲秋还是喜秋,怨秋还是爱秋,都是有情趣有思想的人对于生活甚至生命的思考。碌碌无为过日子的人对生活是得过且过,不会思考,对万物也就没有什么感情而言了。
今年的秋天,我感悟到了以上种种。
一年又一年,我将会在思考与探索中不断成长。
评:
正如文题所示,本文是作者由秋天而“想”出来的:邂逅北国之秋,便想起南方的秋,接着是“古人古时之秋”。一路想来一路写,笔随心到,意随笔出,既展现了人们对秋不同的理解与感情,也表达了自己对秋的认识及由秋而生的感悟。
倒数三、四段谈到“年少的我们更需要创新与创造”,“秋是人们对于生活、生命的思考”,颇有见地,这应该是文章更深层次的意义。
古诗词信手拈来,镶嵌文中,摇曳生辉,文采斐然,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与积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