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次数 物距u/ 像距v/ 物高l/ 像高h/ 1 35 14 5 2 2 30 15 5 2.5 3 20 20 5 5 4 15 30 5 10 5 12 60 5 25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①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小于1(选填“大于”或“小于”).②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沦是______③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此时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的实像;④在第③小题的情况下取下光屏能不能看到像?若不能,光屏的作用是什么;若能,为什么实验中还要光屏呢.请回答:______.

解答:因1、2次实验中像距小于物距,则
2
5
<1,
2.5
5
<1,所以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小于1;
同理当像距大于物距时,
30
15
=2>1,
60
12
=5>1,所以,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都大于1.
故答案为:③第1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2
5
,像距与物距的比值:
14
35
=
2
5

2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2.5
5
=
1
2
,像距与物距的比值:
15
30
=
1
2

3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为1;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也是1,
4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0
5
=2,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也是2,
5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为5: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也是5,则由此可得出结论: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
③已知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④因为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所以是实像,成像点在凸透镜的右侧;使用光屏,可以清晰的看到物体的像;
故答案为:①小于;
②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
③倒立、缩小;
④能,使用光屏,可以清晰的看到物体的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6
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
1、当物距u>f
时,在光屏上成倒立实像。
①物距u>2f,
2f>像距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与像之间的距离大于4f
)。物距大于像距。

应用:照相机。
②物距u=2f,像距v=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4f
)。物距等于像距。
③2f>物距u>f,像距v>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与像之间的距离大于4f
)。物距小于像距。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
注:成实像时,物与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f。

若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小于4f,则光屏上得不到实像。
变化规律: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物向镜靠近,像远离镜,像变大;物远离镜,像靠近镜,像变小。)

用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凸透镜上部分(或下部分),光屏上的像仍完整无缺,但亮度比原来的暗。
2、当物距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应用:放大镜。
(在光屏上得不到像。透过凸透镜在物的同一侧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变化规律: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

注:不管成实像还是成虚像,物体离凸透镜焦点越近,像越大。

物点、光心、像点在同一直线上。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总是倒立的,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实像能用光屏显示出来。

虚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虚像不能光屏显示出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