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制定《通用规范汉字表》

如题所述

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相继发布了多项重要的汉字规范,这些重要文件体现了新中国汉字改革成果,但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时代对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标准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

(2)2000年10月颁布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宪法的基础上首次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切实保证了国家语言文字的统一,并为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政策依据。但是“普通话”较为明确,而“规范汉字”却不明晰,因此影响到法律的权威性和依法行政。《通用规范汉字表》将“规范汉字”这一法律概念落到实处,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应有的配套规范。它的公布实施,为全面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依法管理社会语言生活提供了基本的政策依据。

(3)社会通用层面字量需要尽快扩充。
随着文化、教育、科技的普及,社会用字量有所扩大,原来字表的收字量明显不足。以前的社会用字以手写为主,今天汉字已基本由手写发展为计算机处理,社会管理也更多依赖计算机。为保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邮政通讯、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户籍管理等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必须为计算机字库提供更大字量的规范汉字。

(4)常用字需要重新遴选。
过去一些常用字现在不常用了,一些不常用的字现在常用了。义务教育、扫盲教育的识字标准需要调整,常用字需要根据社会实际进行优选。

(5)网络用字亟需规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自造字、古汉字、日本汉字、港台字形等纷纷涌进网络,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所发展,影响了国家通用文字的规范性,增加了网络安全的保障难度。
  
(6)为汉语走向世界提供方便。
海外华人社区和国际组织在学习和使用汉字时,多数采用我国大陆的语言文字规范来学习和使用简化字,为方便汉语的国际教育和国际应用,十分需要建立切合时代发展的汉字规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