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额事业单位可以办企业吗?

如题所述

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不可以开公司。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

一、党政机关,包括各级党委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隶属这些机关编制序列的事业单位,一律不准经商、办企业。

凡违反规定仍在开办的企业包括应同机关脱钩而未脱钩,或者明脱钩暗不脱钩的,不管原来经过哪一级批准,都必须立即停办,或者同机关彻底脱钩。

二、凡上述机关的干部、职工,包括退居二线的干部,除中央书记处、国务院特殊批准的以外,一律不准在各类企业中担任职务。已经担任企业职务的,必须立即辞职;否则,必须辞去党政机关职务。

在职干部、职工一律不许停薪留职去经商、办企业。已停薪留职的,或者辞去企业职务回原单位复职,或者辞去机关公职。

三、上述机关的离休、退休干部,除中央书记处、国务院批准者外,不得到国营企业任职。如果到非国营企业任职,必须在离休、退休满两年以后,并且不能到原任职机关管辖行业的企业中任职。离休、退休干部到企业任职以后,即不再享受国家规定的离休、退休待遇。

扩展资料: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处分:

(一)损害国家声誉和利益的;

(二)失职渎职的;

(三)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四)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

(五)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

(六)其他严重违反纪律的。

第二十九条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

第三十条

给予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三十一条

工作人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单位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第三十九条

负有事业单位聘用、考核、奖励、处分、人事争议处理等职责的人员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

(二)与本人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

(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

第四十条

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投诉、举报,有关部门和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6

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不可以开公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在第一条中规定明确了包括事业单位在内:党政机关,包括各级党委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隶属这些机关编制序列的事业单位,一律不准经商、办企业。

在第二条第二款中针对上述行政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明确规定:在职干部、职工一律不许停薪留职去经商、办企业。已停薪留职的,或者辞去企业职务回原单位复职,或者辞去机关公职。

第四条规定了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凡参与违法经营活动或为其提供方便的干部、职工,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的领导干部要从重处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惩处。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但在一些领域,某些产品或服务,如教育、卫生、基础研究、市政管理等,不能或无法由市场来提供。

但为了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就要由政府组织、管理或者委托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求。

事业单位所追求的首先是社会效益,同时,有些事业单位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为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服务系统的良性循环,根据国家规定向接受服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单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根据国资委1995年9月13日发布的《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国资事发第89号)文件的规定,事业单位在保证完成本单位正常工作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可以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进行投资、入股、合资、合作、联营,但国家财政拨款、上级补助、维持事业正常发展保证完成事业任务的资产不得转为经营性资产用于投资。因此,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是不可以投资办企业的。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之所以不能投资办企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对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所拨的款项均是经过财政预算,用于本年度事业单位的正常运作开支的,如果能够拿出钱来投资办企业,这必然会挤压其它预算的资金,势必会影响到其它工作的开展;第二,对于财政资金,所有权属于国家,不属于被拨款的企业,因此,对于资金的安全意识必然不高,有不能承担投资损失的责任,最重要的是还会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这也不允许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投资办企业。
第3个回答  2013-11-28
早就清理了,当然不可以。你可以仔细的琢磨一下,想办企业的全额事业单位一面从国家财政拿钱,一面自己还开公司赚钱,那不是腐败吗?所以早就清理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