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高贵的人,他的气质、格局都是深深地刻在骨子里

如题所述

高贵并不是通过穿昂贵的衣服或参加高端的聚会来体现的,而是一个人内在气质和风度的自然流露。作家梁晓声曾精辟地描述了高贵:它源自于内心的修养,表现在无需提醒的自觉和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这种修养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体现在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之中。
古人常以君子来形容那些有修养的人,他们如切、如搓、如灼、如魔,温润如玉,充满文采和修养。例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通过一个例子教育自己的孩子:一位父亲让孩子递笔给他,孩子随手递过去,笔头对着父亲的手心。陶行知以此教育孩子,修养就在这些日常细节中体现。
真正的高贵不仅仅取决于一个人的风度和气质,更是一个人胸怀和思想境界的反映。这种高贵可能是先天遗传,但更多的是后天培养。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成就的。修养可能表现在愿意为父母洗脚,不对上级阿谀奉承,不对下级苛责,或是得体端庄、友善待人等行为上。一个人的高贵体现在这些点点滴滴之中。
以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晏殊为例,他十四岁便有神童之称,在科举考试中,中式的考题是他曾经写过的。尽管如此,他仍要求考官出新的题目,因为他曾练习过这些题目。皇帝听闻后,出了更难的题目考验他,晏殊的文章依然出色,由此,皇帝不仅赞赏他的文采,更赞誉他的人品,最终他官至宰相。
一个真正高贵的人,他的修养和人品是深深植根于骨子里的。即使没有人在旁监督,他也会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古人云:“君子必慎其独也”,意味着君子在独处时更加自律。慎独是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纯净灵魂的要求,是对自身的警醒。高贵的灵魂源自对自身的要求,即使没有提醒和监督,仍能自律自省。这是一个人应有的修养和气质,也是值得尊敬的高贵品质。
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以其宽厚的气度和修养著称,他善于为他人着想,即便是动物,他也会考虑它们的感受。他见猎人捕猎,心中不忍,便让猎人放出三面,只留下一面,并说:“只有命该绝的入我往中吧。”成汤对所有生命都充满爱心,不仅限于人类,而是推己及人,关心每一个生命。
我们常常只从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而忽略了别人。比如,开车时我们可能讨厌行人,走路时又可能讨厌司机。作为员工,我们可能觉得老板只追求利润,而当自己成为老板时,又可能觉得员工缺乏责任心。如果能够换个角度思考,我们会发现生活充满了惊喜。
《人性的弱点》中指出,只为自己着想的人是无药可救的,他们缺乏教养。懂得为他人着想的人,内心就像装了一个春天,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让人感到温暖。高贵与阶层、财富无关,它是对万物的悲悯,对人事的同情,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也是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这些品质既深入骨髓,又融入血液,既是气质也是格局。愿我们都能成为有修养的人,拥有高贵的灵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