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闻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如题所述

定义:新闻  ,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特点:公开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显著性、接近性、开放性、广泛性、变动性。

分类:

1、按事实发生状态分:突发性新闻、持续性新闻、周期性新闻;

2、按事实发生与报道的时间差距分: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

3、按新闻发生的地区与影响范围分:国际性新闻、国内性新闻、地方性新闻;

4、按新闻事实的材料组合分:典型新闻、综合新闻、系列新闻;

5、按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分:文字新闻、图片新闻、电声新闻、音像新闻;

6、按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分: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扩展资料:

要素

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五个“W”和一个“H” 即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y(何因)、How(如何)。

结构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8

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五个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简明性
立场:观点鲜明 内容:真实具体 反应:迅速及时 语言:简洁准确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它有如下优点:

(1)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明确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实体;

(2)突出了“新近发生”这一新闻的主要特性;

(3)文字简明扼要,易记易传。

它的缺点是,是注重了事实和报道者之间的联系,忽略了另一传播要素——受众的地位。

扩展资料:

基本含义

要素

从表达方式上看,新闻以记叙为主,十分讲究真实性。

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五个“W”和一个“H” 即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y(何因)、How(如何)。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6个因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如下面这条新闻,六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

“经过多年艰苦训练,中国运动员刘翔终于在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男子110米栏冠军,被媒体称为‘亚洲飞人’。”

特点

公开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显著性、接近性、开放性、广泛性、变动性。

结构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分类

1.按事实发生状态分:突发性新闻、持续性新闻、周期性新闻;

2.按事实发生与报道的时间差距分: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

3.按新闻发生的地区与影响范围分:国际性新闻、国内性新闻、地方性新闻;

4.按新闻事实的材料组合分:典型新闻、综合新闻、系列新闻;

5.按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分:文字新闻、图片新闻、电声新闻、音像新闻;

6.按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分: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机构

新闻传播按介质可分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广告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等几大类。

1、电视传播机构: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娱乐、广告媒体,如 [8]  ,湖南卫视等;

2、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地方电台,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3、报纸:中国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

4、杂志:人物类《环球人物》、学术类《新闻传播》 [9]  、时事类《新周刊》等;

5、互联网广告媒体:腾讯新闻、导向新闻、新华网、人民网、百度新闻、新浪新闻、挪意时报、凤凰资讯、中国新闻网[10]  、网易新闻、红网 [11]  、新广网 [12]  等;

6、移动互联网媒体:微博、微信属新媒体,是智能移动终端发展的产物。

报道形式

一般情况可归为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折衷式、平铺直叙式四类写作型式。

倒金字塔式

这种写作方式是媒体常用的写作方式。这种模式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第一段,或是以新闻提要的方式呈现新闻的最前端,有助于受众快速了解新闻重点。

由于该模式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所以成为媒体应用最为普遍的形式。

这种模式写作的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出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正金字塔式

这种写作方式是以时间发生顺序作为行文结构的写作方式,刚好与倒金字塔式相反,依序分别是引言、过程、结果,采渐入高潮的方式,将新闻重点摆在文末,一般多用于特写。

折衷式

折衷式又叫新华体,这种写作方式将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两者进行了折衷,新闻中最重要的讯息仍然在导言中呈现,接下来则依照新闻的时间性或逻辑性叙述。

这种模式的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然后,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 

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接着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平铺直叙式

此种写作方式就是注重行文的起  、承、转、合,力求文字的流畅精准,此种写作方式反而适合组织在发表声明时使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02

新闻的定义:新闻 ,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 一种文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简明性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及时,语言简洁准确新闻。

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扩展资料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8-25

新闻的定义: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 一种文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上: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

狭义上: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附近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使一定人群了解。

新闻分类:

1、按事实发生状态分:突发性新闻、持续性新闻、周期性新闻。

2、按事实发生与报道的时间差距分: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

3、按新闻发生的地区与影响范围分:国际性新闻、国内性新闻、地方性新闻。

4、按新闻事实的材料组合分:典型新闻、综合新闻、系列新闻。

第4个回答  2018-10-29
教材把它们概括为“5W+1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