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Marci Polo)的资料!!!!!

毕业论文选的这个题目```
The Chinese literature of Marco Polo
马可·波罗的中国文学观

大家鼎力介绍一下这方面的资料啊..越多越好..英文的更好啦..
像Polo生平的介绍,他的贡献,他在中国时期的资料……

不要COPY那几个了,都看来能背了- -#
有点新的好不好..
好JIAN的BAIDU,吃了我50分..-.-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径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马可·波罗小时候,他的父亲和叔叔到东方经商,来到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并朝见过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大汗,还带回了大汗给罗马教皇的信。他们回家后,小马可·波罗天天缠着他们讲东方旅行的故事。这些故事引起了小马可·波罗的浓厚兴趣,使他下定决心要跟父亲和叔叔到中国去。1271年,马可·波罗17岁时,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带领马可·波罗与十几位旅伴一起向东方进发了。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从这里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了。然而,这时却发生了意外事件。当他们在一个镇上掏钱买东西时,被强盗盯上了,这伙强盗乘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他们,并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半夜里,马可·波罗和父亲逃了出来。当他们找来救兵时,强盗早已离开,除了叔叔之外,别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了。

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来到霍尔木兹,一直等了两个月,也没遇上去中国的船只,只好改走陆路。

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是让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却步的路。他们从霍尔木兹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躲开了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来到了中国新疆。

一到这里,马可·波罗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美丽繁华的喀什、盛产美玉的和田,还有处处花香扑鼻的果园,马可他们继续向东,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古城敦煌,瞻仰了举世闻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画。接着,他们经玉门关见到了万里长城。最后穿过河西走廊,终于到达了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这时已是1275年的夏天,距他们离开祖国已经过了四个寒暑了!

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向忽必烈大汗呈上了教皇的信件和礼物,并向大汗介绍了马可·波罗。大汗非常赏识年轻聪明的马可·波罗,特意请他们进宫讲述沿途的见闻,并携他们同返大都,后来还留他们在元朝当官任职。

聪明的马可·波罗很快就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他借奉大汗之命巡视各地的机会,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惊呆了。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后,又详细地向忽必烈大汗进行了汇报。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了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内容,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无限神往。

17年很快就过去了,马可·波罗越来越想家。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大汗委托,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他们趁机向大汗提出回国的请求。大汗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

1295年末,他们三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四载的亲人身边。他们从中国回来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威尼斯,他们的见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他们从中国带回的无数奇珍异宝,一夜之间使他们成了威尼斯的巨富。

1298年,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不幸被俘。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于是便有了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在欧洲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文明与财富的倾慕,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

直到13世纪乃至14世纪,南方与北极的联系都还只是停留在经向上,无论是人类到北极探险,还是北极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方各地,都是在南北方向上运动,而且是各干各的,从西欧到东亚,各有各的渠道,彼此间并没有什么联系。

然而,也就在此期间,人类历史上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不仅把东西方联系了起来,而且也为人类向北极进军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含义。因此,虽然这件事情本身纯属一种个人行为,但为人类历史的进程以及人类向北极进军注入了新的活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就是马可·波罗的东方之行和他的《马可·波罗行纪》。

1271年11月,只有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他的叔叔经过极端艰苦的长途跋涉之后,终于来到了东方文明古国的元大都,直到1295年离去,共在中国生活了24年。

如果他不把这些经历写出来,那么事情大概也就到此为止,最多也不过演化成一些传奇故事而已。然而,所幸的是,他后来住进了监狱,大约是因为无事可做的缘故,便自己口述,由别人代笔,写出了《马可·波罗行纪》这部千古不朽的名著。据他说,那时候亚洲北极地区的商品和贸易主要都是运往中国的。

正因如此,所以那时的中国人对于北极已经有了一些概念,例如,“那是一个黑暗的地区”,“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见不到太阳”,那里“狗熊的颜色是白色的,个子很大”,那里的人们“乘坐狗拉雪橇旅行”等等。据当时的鞑靼人告诉他说,他们经常到北方去进行掠夺,因而迫使那里的居民不断地往更北的方向迁移。

可以猜到,马可·波罗口述的经历大概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他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这部著作会有如此深远的历史意义。关于他在东西方交流方面所引起的重要作用,人们讨论得已经够多的了,但是对于他在北极探险方面的影响和含义却鲜为人知。实际上,正是因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当中把中国描写得“黄金遍地,美女如云,统罗绸缎应有尽有”,简直就像天堂一样,这不仅引起了西方人的好奇心,而且也勾起了他们掠夺的欲望。一些人虽然信奉上帝,却也知道,在他们有生之年,天堂是无论如何也进不去的。然而,中国却是实实在在的,谁能到达那里,谁就会拥有巨大的财富。因此,他们便把攫取的目光转向了中国。

元朝是一个地跨欧亚、疆域广阔的帝国,中央政府设有驿路(传递公文、官员往来的路线),保持与各地汗国的联系。这使得中原地区与海外的文化交流变得安全而便利,因而这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十分频繁,数量可观的欧洲商人进入中国境内,甚至直达元朝的都城。在这些人中,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最为出名。

马可·波罗的父亲尼古拉、叔父马菲奥是经营东方贸易的商人,曾在从属于元朝的钦察汗国居住过多年,后来随汗国派往朝廷的使者一起来到中原,大约在公元1265年到达上都(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忽必烈接见了他们,并向他们了解欧洲各国情况。忽必烈决定向罗马教廷派遣使臣,命尼古拉兄弟同行。

他们于1269年到达地中海东岸的阿迦城,这时老教皇已去世,新教皇还没选出来,于是他们回到威尼斯家中。1271年,他们带着年仅十七岁的马可·波罗再到阿迦城。新教皇格里戈里十世派了两名教士,随他们去见忽必烈。途中,两名教士因害怕路途艰难不肯再走。马可·波罗他们三人继续东行,沿古老的“丝绸之路”,经过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高原、中亚细亚,又翻越帕米尔,最后于1275年到达上都。

马可·波罗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忽必烈也很信任器重他,曾命他去各省巡视,他因此遍游中国各地,足迹遍及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区和五十多个城市。其间,他还在扬州做过三年官,又奉元政府的派遣出使外国,到过越南、印尼等地。

马可·波罗在中国住了十七年。后来,伊儿汗国的汗王派使臣来向元朝皇室求婚,忽必烈选定新王妃阔阔真,并命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护送,由泉州经海路去位于波斯的伊儿汗国。他们于1292年初离开中国,经苏门答腊、印度等地到达波斯,1295年回到威尼斯。

1298年,威尼斯与热那亚发生战争,马可·波罗被俘。在监狱中,他口述自己在东方的见闻,同监狱的比萨人鲁思梯谦记录成书,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这本书又名《东方见闻录》,共四卷。第一卷主要记叙来中国途中的所见所闻;第二卷主要叙述中国的情况,描述了中国的丰富物产和许多城市的繁华景象;第三卷记叙中国邻近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第四卷讲述了成吉思汗以后诸王的斗争。书中的记叙真实可靠,因而很有史学价值。这本书也打开了欧洲人的眼界,引起了他们对东方文明的向往。其中,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便是一名热心的读者,他读过并做过批注的《马可·波罗行纪》至今还保存在里斯本的博物馆里。欧洲的一些地理学家,还根据这本书画出了最早的“世界地图”。

在马可·波罗来中国前,元朝也有不少旅行者已到达了西方,其中较出名的便是成吉思汗时期的耶律楚材。耶律楚材于1219年随成吉思汗远征西域,1224年归来。1228年他写成《西游录》,记载了他随成吉思汗西进时,沿途的地理风貌,是研究13世纪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元成宗时,温州人周达观随使团出使真腊(柬埔寨),则是元代由海路出访外国最著名的一例。他写的《真腊风土记》,是一本最早全面介绍柬埔寨吴哥政权时期的著作,因资料翔实可靠,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专著,并于1819年被译成法文。

广泛而频繁的交流,使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中华文明,向欧洲和全世界传播。据史料记载,活字印刷术大约是在14世纪传到朝鲜、日本的。朝鲜人根据活字印刷的原理,制造出铜的和铅的活字。后来沿着丝绸之路,活字印刷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使欧洲结束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受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

13世纪时,在阿拉伯人的书中已提到火药,他们称之为“中国雪”“中国盐”。蒙古西征时,阿拉伯人通过作战学会了使用、制造火药武器的技术。欧洲人也学会了使用、制造火药武器。

指南针也是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有了指南针,欧洲的航海业发达起来,一些航海家开辟新航线,发现美洲大陆,终于完成了环球航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29
马可·波罗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径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马可·波罗小时候,他的父亲和叔叔到东方经商,来到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并朝见过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大汗,还带回了大汗给罗马教皇的信。他们回家后,小马可·波罗天天缠着他们讲东方旅行的故事。这些故事引起了小马可·波罗的浓厚兴趣,使他下定决心要跟父亲和叔叔到中国去。1271年,马可·波罗17岁时,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带领马可·波罗与十几位旅伴一起向东方进发了。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从这里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了。然而,这时却发生了意外事件。当他们在一个镇上掏钱买东西时,被强盗盯上了,这伙强盗乘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他们,并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半夜里,马可·波罗和父亲逃了出来。当他们找来救兵时,强盗早已离开,除了叔叔之外,别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了。

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来到霍尔木兹,一直等了两个月,也没遇上去中国的船只,只好改走陆路。

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是让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却步的路。他们从霍尔木兹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躲开了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来到了中国新疆。

一到这里,马可·波罗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美丽繁华的喀什、盛产美玉的和田,还有处处花香扑鼻的果园,马可他们继续向东,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古城敦煌,瞻仰了举世闻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画。接着,他们经玉门关见到了万里长城。最后穿过河西走廊,终于到达了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这时已是1275年的夏天,距他们离开祖国已经过了四个寒暑了!

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向忽必烈大汗呈上了教皇的信件和礼物,并向大汗介绍了马可·波罗。大汗非常赏识年轻聪明的马可·波罗,特意请他们进宫讲述沿途的见闻,并携他们同返大都,后来还留他们在元朝当官任职。

聪明的马可·波罗很快就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他借奉大汗之命巡视各地的机会,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惊呆了。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后,又详细地向忽必烈大汗进行了汇报。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了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内容,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无限神往。

17年很快就过去了,马可·波罗越来越想家。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大汗委托,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他们趁机向大汗提出回国的请求。大汗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

1295年末,他们三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四载的亲人身边。他们从中国回来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威尼斯,他们的见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他们从中国带回的无数奇珍异宝,一夜之间使他们成了威尼斯的巨富。

1298年,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不幸被俘。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于是便有了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在欧洲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文明与财富的倾慕,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

马可波罗17岁时离开出生地——威尼斯,游历了25年后,才在29
年前(1295年)带着一大堆财富和东方的故事回来。他告诉家乡的人,
他大半岁月在蒙古帝国生活、旅游甚至当官。

这个靠马匹和剽悍牧民建立起来的世界最大帝国,势力遍及整个
亚洲和东欧大片地区。但在马可波罗之前,欧洲人对它所知有限。

教会的东方“观念”,不是那里空无人烟,就是说住的都是野兽
和妖魔。当然,在一般基督徒心目中,和妖魔打交道是灵魂的堕落。

马可波罗却带回了完全不同的版本。作为第一个足迹横跨亚洲大
陆的欧洲人,他告诉老乡们,蒙古可汗并不可怕,他还很希望直接和
欧洲贸易。而更为重要的是:可汗政权的根基地中国,拥有远远在欧
洲之上的文明。

这些东方故事,主要写在《马可波罗游记》里。全书共四卷,问
世后被大量翻译、出版,成为中世纪最畅销、影响欧洲人最大的游记
著作。

当然,游记也引发大量争议。一些威尼斯人说,“那是他在波斯
商旅的营帐中听来的”。当时做买卖能去到波斯,已是“天的尽头”
了。

圣马克广场附近卖水果的蓬皮耶里回忆说:“马可回到威尼斯时
,没人认得他,也不相信他的话。看他一身鞑靼人服装,还说他是冒
认的。不过,后来他掏出宝物,大家才不得不信。”

当时,马可波罗“东方博览会”的展示品有象牙、玉器、瓷器、
丝绸以及纸币等,消息很快地掀起轰动。他告诉威尼斯人:“任何人
,只要愿意付出代价及冒险到遥远的东方,便可从黄金、珠宝、丝绸
和香料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不论有没有夸张,很多当地人确实对东方感到好奇,或有了致富
的梦想。

船夫佩拉林虽不识字,没读过游记,不过他说故事听到他心痒。
“如果我还是十几岁的小伙子,我一定到东方去碰碰运气。”

钦佩马可波罗的不只威尼斯人。随香料船抵步不久的一名阿拉伯
商人私下说,丝路的使用,是蒙古人给阿拉伯人的特权,威尼斯如果
和中国直接贸易对他们不利。不过,他说,自己对马可波罗的毅力,
和他冒险、进取的精神非常的敬仰。他说:“你要知道,从这里去到
中国,走一趟要好几年啊!”

特写

欧洲首个中国通

商人、官员、旅客、冒险家、军人、语言天才、讲古佬……你要
什么身分,马可波罗都有。

他生命的过程太精彩了,以至由他讲述,比萨作家鲁思梯谦笔录
的游记,轻易成了中古欧洲最畅销的著作。

这名游记的最原始版本《世界奇异录》作者,这样评论他的“故
事人”:“从上帝创造亚当到现在,从没有人,无论是基督徒、异教
徒、鞑靼、印度人或任何种族的人,像马可波罗那样到过世界那么多
地方观察和探险,知道那么多的奇风异俗。”

1271年,父亲和叔父开始他们第二回的东方之旅。那次告别威尼
斯的,还有17岁,对欧洲以外的世界充满好奇的马可。

3人先到以色列,再穿过叙利亚、伊朗、阿富汗,翻过帕米尔高
原,走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入新疆,然后是甘肃……1275年才走到北
京不远的行宫上都,见到当时很渴望了解欧洲的元顺帝忽必烈。

旅途中,马可波罗曾因高原缺氧而病了一年多。其他必须克服的
凶险包括沙暴、雪崩、干旱以及土匪等。他们也多次在瘟疫区,以及
十字军和伊斯兰教徒的冲突地带死里逃生。

忽必烈很钦佩3人的毅力。对聪明、好学,懂得东方风俗和语言
的马可波罗更是器重。在元帝国生活的10多年里,马可波罗最高做到
扬州总督,也出使过越南、爪哇、苏门答腊。

1292年夏天,利用护送蒙古公主到波斯(今伊朗)的机会,波罗
家3人从泉州出发,花了3年多时间,才奇迹般的回到威尼斯。

带回许多东方珍宝的马可波罗成了富豪,人称“百万君”。但同
时也得了“百万谎言的人”的称号,因为很多威尼斯人认为他的“天
方夜谭”不可尽信。

他的游记说,前南宋首都杭州,有10个庞大市集、房屋160万栋
、工场14万4000家……

欧洲人视胡椒为奢侈品,杭州人每天却消耗4740公斤,这简直是
“人间天堂”嘛!另外,他说城内石桥有1万2000座之多,桥下都可
通大船!试想,水乡威尼斯的人,怎咽得下这口气?

游记中提到的亚洲城市超过100个,叫欧洲人吃惊的描述还很多
,例如他说看到了喷油的泉(巴库的油田)、可燃烧的石头(煤)、
用轻巧的纸张来作货币(钞票)……

铁匠奇劳洛说,他打死也不信。“大家卖命工作,都为了铜币或
银币,给一张纸,谁肯收呢?”

但自称看过马可波罗拿出珠宝的船主佐罗说:“如果不是鞑靼的
国王,谁能给这么多财富?”

评论

如果中国也有“西游”记

马可波罗骗了当时的威尼斯人?

大概没有一本游记能引发如此多世纪的争论。时至今日,还有怀
疑者如英国图书学者伍德所说的:“故事太精彩了,但……就像很多
伟大的历史传奇,记载的都是神话。”

她说:“如果马可波罗真到过中国,为什么最重要的事物如长城
、茶、筷子、方块汉字、女人绑小脚……全给漏掉了?”

也有学者翻查了中国文献。他们的最大疑点是:中国史官的记录
,就像记流水帐那样详尽,可是马可波罗连名字都没出现过。

扩大了欧洲人地理和心灵视野

不过,这些意见,改变不了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的正统看法,
更改变不了游记扩大了中世纪欧洲人的地理和心灵视野这一事实。

在马可波罗之前,威尼斯人认为他们是地中海甚至是整个基督教
世界中最富裕的城邦;都叫“地中”海了,不是世界的中心是什么?

但这位伟大旅行家却指出,在东方,还有一个更大的文明和权力
中心,加上了一些夸大的叙述,他的游记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
的东方情意结。许多人开始涌向东方,学习东方,以致欧洲经历变革
,在科技、工业、军事上开始出头时,他们对世界的所知,远胜过所
有竞争对手。

事实上,欧洲人拥有的第一张精确亚洲地图,便是参考马可波罗
游记制作的。有人因此认为:帝国主义和东方学是同一天诞生的!而
马可波罗是这一切“单向学习”的启动者。

这里有两个奇想。一是:如果马可波罗看到的,不是“马上得天
下”的蒙古帝国,而是较早文弱的宋朝,或稍迟封闭、僵化的明朝,
西方是不是不必等到船坚炮利了,才来打一场鸦片战争?而中国近代
史的进程,是否也将大为推前?

二是:千年不遇的马可波罗不是威尼斯人,而是出生杭州或北京


15世纪郑和下西洋,最远也只到了非洲。假设在欧洲人搞文艺复
兴、大航海事业或工业革命时,就有“中国的马可波罗”写了一部真
正的“西游记”告诉天朝大国,并激励中国人走出闭塞,走向全球,
近几个世纪的世界史也许也要改写。

少了自己的马可波罗是中国的遗憾

总之,没有自己的马可波罗是中国的遗憾。等到大炮打到门前,
才有魏源的《海国图志》来“以夷制夷”是太迟了。

从马可波罗开始,东西方文明的天平上,倾斜角度开始倒转。不
管威尼斯以至整个欧洲有没有受骗,他们“哥伦布改变地理,马可波
罗改变历史”的说法是绝对真实的。

拾遗

马可波罗带回眼镜和冰淇淋?

走访14世纪的威尼斯,最惊讶的发现是当地已经有了眼镜的生产。
据父老说,这种“玻璃”,也是马可波罗从东方带过来的。

噢,又是马可波罗。

顺便一提,眼镜的问世,对后世影响非同小可。其中一个观点是
:它确保了“世界不被40岁以下的年轻人统治”。(得)

欧洲人要感谢马可波罗的,看来还很多。

例如,威尼斯人从没见过像中国颜料那么缤纷的作画材料,是马
可波罗让他们见识到的。

中国人是最先使用纸币的民族。还在用宝贵的金、锡、铜矿铸币
的威尼斯人,也大表诧异。

还有,要不是马可波罗把中国人的配方带回去,现代意大利人差
点就无福消受面食(pasta)和冰淇淋的美味。

未来人语:东西方两大洲距离靠拢

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带给欧洲人一片全新的知识天地。游记打
破了很多猜疑和宗教谬论,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自此两大洲的
距离,才开始拉近。

许多中世纪很有价值的地图,是参考游记制作的。欧洲后世不少
伟大航海家,受到马可波罗的鼓舞和启发。

事实上,美洲大陆的发现是一个意外,因为游记的忠实读者哥伦
布原本的目的地是富庶的中国。当时欧洲人相信,中国东面是一片广
阔的大洋,而大洋彼岸,便是欧洲老家了。
第2个回答  2007-01-27
马可·波罗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径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马可·波罗小时候,他的父亲和叔叔到东方经商,来到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并朝见过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大汗,还带回了大汗给罗马教皇的信。他们回家后,小马可·波罗天天缠着他们讲东方旅行的故事。这些故事引起了小马可·波罗的浓厚兴趣,使他下定决心要跟父亲和叔叔到中国去。1271年,马可·波罗17岁时,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带领马可·波罗与十几位旅伴一起向东方进发了。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从这里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了。然而,这时却发生了意外事件。当他们在一个镇上掏钱买东西时,被强盗盯上了,这伙强盗乘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他们,并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半夜里,马可·波罗和父亲逃了出来。当他们找来救兵时,强盗早已离开,除了叔叔之外,别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了。

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来到霍尔木兹,一直等了两个月,也没遇上去中国的船只,只好改走陆路。

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是让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却步的路。他们从霍尔木兹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躲开了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来到了中国新疆。

一到这里,马可·波罗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美丽繁华的喀什、盛产美玉的和田,还有处处花香扑鼻的果园,马可他们继续向东,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古城敦煌,瞻仰了举世闻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画。接着,他们经玉门关见到了万里长城。最后穿过河西走廊,终于到达了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这时已是1275年的夏天,距他们离开祖国已经过了四个寒暑了!

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向忽必烈大汗呈上了教皇的信件和礼物,并向大汗介绍了马可·波罗。大汗非常赏识年轻聪明的马可·波罗,特意请他们进宫讲述沿途的见闻,并携他们同返大都,后来还留他们在元朝当官任职。

聪明的马可·波罗很快就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他借奉大汗之命巡视各地的机会,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惊呆了。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后,又详细地向忽必烈大汗进行了汇报。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了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内容,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无限神往。

17年很快就过去了,马可·波罗越来越想家。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大汗委托,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他们趁机向大汗提出回国的请求。大汗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

1295年末,他们三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四载的亲人身边。他们从中国回来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威尼斯,他们的见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他们从中国带回的无数奇珍异宝,一夜之间使他们成了威尼斯的巨富。

1298年,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不幸被俘。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于是便有了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在欧洲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文明与财富的倾慕,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
第3个回答  2007-01-28
● 王彼得(1323年)威尼斯报道

威尼斯闻人马可波罗去世了。这位
享年70岁的旅行家临终仍然坚持他有关
东方的所有叙述,都“童叟无欺”,完
全属实。

一名见到马可波罗最后一面的教士
说,老波罗气息奄奄地表明他没有欺骗
这个城邦的人。“他说,他只是没把另
一半所见所闻讲出来而已。”

教士尼希奥原是要马可波罗承认,
他那本游记全是一派胡言。

马可波罗17岁时离开出生地——威尼斯,游历了25年后,才在29
年前(1295年)带着一大堆财富和东方的故事回来。他告诉家乡的人,
他大半岁月在蒙古帝国生活、旅游甚至当官。

这个靠马匹和剽悍牧民建立起来的世界最大帝国,势力遍及整个
亚洲和东欧大片地区。但在马可波罗之前,欧洲人对它所知有限。

教会的东方“观念”,不是那里空无人烟,就是说住的都是野兽
和妖魔。当然,在一般基督徒心目中,和妖魔打交道是灵魂的堕落。

马可波罗却带回了完全不同的版本。作为第一个足迹横跨亚洲大
陆的欧洲人,他告诉老乡们,蒙古可汗并不可怕,他还很希望直接和
欧洲贸易。而更为重要的是:可汗政权的根基地中国,拥有远远在欧
洲之上的文明。

这些东方故事,主要写在《马可波罗游记》里。全书共四卷,问
世后被大量翻译、出版,成为中世纪最畅销、影响欧洲人最大的游记
著作。

当然,游记也引发大量争议。一些威尼斯人说,“那是他在波斯
商旅的营帐中听来的”。当时做买卖能去到波斯,已是“天的尽头”
了。

圣马克广场附近卖水果的蓬皮耶里回忆说:“马可回到威尼斯时
,没人认得他,也不相信他的话。看他一身鞑靼人服装,还说他是冒
认的。不过,后来他掏出宝物,大家才不得不信。”

当时,马可波罗“东方博览会”的展示品有象牙、玉器、瓷器、
丝绸以及纸币等,消息很快地掀起轰动。他告诉威尼斯人:“任何人
,只要愿意付出代价及冒险到遥远的东方,便可从黄金、珠宝、丝绸
和香料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不论有没有夸张,很多当地人确实对东方感到好奇,或有了致富
的梦想。

船夫佩拉林虽不识字,没读过游记,不过他说故事听到他心痒。
“如果我还是十几岁的小伙子,我一定到东方去碰碰运气。”

钦佩马可波罗的不只威尼斯人。随香料船抵步不久的一名阿拉伯
商人私下说,丝路的使用,是蒙古人给阿拉伯人的特权,威尼斯如果
和中国直接贸易对他们不利。不过,他说,自己对马可波罗的毅力,
和他冒险、进取的精神非常的敬仰。他说:“你要知道,从这里去到
中国,走一趟要好几年啊!”

特写

欧洲首个中国通

商人、官员、旅客、冒险家、军人、语言天才、讲古佬……你要
什么身分,马可波罗都有。

他生命的过程太精彩了,以至由他讲述,比萨作家鲁思梯谦笔录
的游记,轻易成了中古欧洲最畅销的著作。

这名游记的最原始版本《世界奇异录》作者,这样评论他的“故
事人”:“从上帝创造亚当到现在,从没有人,无论是基督徒、异教
徒、鞑靼、印度人或任何种族的人,像马可波罗那样到过世界那么多
地方观察和探险,知道那么多的奇风异俗。”

1271年,父亲和叔父开始他们第二回的东方之旅。那次告别威尼
斯的,还有17岁,对欧洲以外的世界充满好奇的马可。

3人先到以色列,再穿过叙利亚、伊朗、阿富汗,翻过帕米尔高
原,走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入新疆,然后是甘肃……1275年才走到北
京不远的行宫上都,见到当时很渴望了解欧洲的元顺帝忽必烈。

旅途中,马可波罗曾因高原缺氧而病了一年多。其他必须克服的
凶险包括沙暴、雪崩、干旱以及土匪等。他们也多次在瘟疫区,以及
十字军和伊斯兰教徒的冲突地带死里逃生。

忽必烈很钦佩3人的毅力。对聪明、好学,懂得东方风俗和语言
的马可波罗更是器重。在元帝国生活的10多年里,马可波罗最高做到
扬州总督,也出使过越南、爪哇、苏门答腊。

1292年夏天,利用护送蒙古公主到波斯(今伊朗)的机会,波罗
家3人从泉州出发,花了3年多时间,才奇迹般的回到威尼斯。

带回许多东方珍宝的马可波罗成了富豪,人称“百万君”。但同
时也得了“百万谎言的人”的称号,因为很多威尼斯人认为他的“天
方夜谭”不可尽信。

他的游记说,前南宋首都杭州,有10个庞大市集、房屋160万栋
、工场14万4000家……

欧洲人视胡椒为奢侈品,杭州人每天却消耗4740公斤,这简直是
“人间天堂”嘛!另外,他说城内石桥有1万2000座之多,桥下都可
通大船!试想,水乡威尼斯的人,怎咽得下这口气?

游记中提到的亚洲城市超过100个,叫欧洲人吃惊的描述还很多
,例如他说看到了喷油的泉(巴库的油田)、可燃烧的石头(煤)、
用轻巧的纸张来作货币(钞票)……

铁匠奇劳洛说,他打死也不信。“大家卖命工作,都为了铜币或
银币,给一张纸,谁肯收呢?”

但自称看过马可波罗拿出珠宝的船主佐罗说:“如果不是鞑靼的
国王,谁能给这么多财富?”

评论

如果中国也有“西游”记

马可波罗骗了当时的威尼斯人?

大概没有一本游记能引发如此多世纪的争论。时至今日,还有怀
疑者如英国图书学者伍德所说的:“故事太精彩了,但……就像很多
伟大的历史传奇,记载的都是神话。”

她说:“如果马可波罗真到过中国,为什么最重要的事物如长城
、茶、筷子、方块汉字、女人绑小脚……全给漏掉了?”

也有学者翻查了中国文献。他们的最大疑点是:中国史官的记录
,就像记流水帐那样详尽,可是马可波罗连名字都没出现过。

扩大了欧洲人地理和心灵视野

不过,这些意见,改变不了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的正统看法,
更改变不了游记扩大了中世纪欧洲人的地理和心灵视野这一事实。

在马可波罗之前,威尼斯人认为他们是地中海甚至是整个基督教
世界中最富裕的城邦;都叫“地中”海了,不是世界的中心是什么?

但这位伟大旅行家却指出,在东方,还有一个更大的文明和权力
中心,加上了一些夸大的叙述,他的游记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
的东方情意结。许多人开始涌向东方,学习东方,以致欧洲经历变革
,在科技、工业、军事上开始出头时,他们对世界的所知,远胜过所
有竞争对手。

事实上,欧洲人拥有的第一张精确亚洲地图,便是参考马可波罗
游记制作的。有人因此认为:帝国主义和东方学是同一天诞生的!而
马可波罗是这一切“单向学习”的启动者。

这里有两个奇想。一是:如果马可波罗看到的,不是“马上得天
下”的蒙古帝国,而是较早文弱的宋朝,或稍迟封闭、僵化的明朝,
西方是不是不必等到船坚炮利了,才来打一场鸦片战争?而中国近代
史的进程,是否也将大为推前?

二是:千年不遇的马可波罗不是威尼斯人,而是出生杭州或北京


15世纪郑和下西洋,最远也只到了非洲。假设在欧洲人搞文艺复
兴、大航海事业或工业革命时,就有“中国的马可波罗”写了一部真
正的“西游记”告诉天朝大国,并激励中国人走出闭塞,走向全球,
近几个世纪的世界史也许也要改写。

少了自己的马可波罗是中国的遗憾

总之,没有自己的马可波罗是中国的遗憾。等到大炮打到门前,
才有魏源的《海国图志》来“以夷制夷”是太迟了。

从马可波罗开始,东西方文明的天平上,倾斜角度开始倒转。不
管威尼斯以至整个欧洲有没有受骗,他们“哥伦布改变地理,马可波
罗改变历史”的说法是绝对真实的。

拾遗

马可波罗带回眼镜和冰淇淋?

走访14世纪的威尼斯,最惊讶的发现是当地已经有了眼镜的生产。
据父老说,这种“玻璃”,也是马可波罗从东方带过来的。

噢,又是马可波罗。

顺便一提,眼镜的问世,对后世影响非同小可。其中一个观点是
:它确保了“世界不被40岁以下的年轻人统治”。(得)

欧洲人要感谢马可波罗的,看来还很多。

例如,威尼斯人从没见过像中国颜料那么缤纷的作画材料,是马
可波罗让他们见识到的。

中国人是最先使用纸币的民族。还在用宝贵的金、锡、铜矿铸币
的威尼斯人,也大表诧异。

还有,要不是马可波罗把中国人的配方带回去,现代意大利人差
点就无福消受面食(pasta)和冰淇淋的美味。

未来人语:东西方两大洲距离靠拢

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带给欧洲人一片全新的知识天地。游记打
破了很多猜疑和宗教谬论,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自此两大洲的
距离,才开始拉近。

许多中世纪很有价值的地图,是参考游记制作的。欧洲后世不少
伟大航海家,受到马可波罗的鼓舞和启发。

事实上,美洲大陆的发现是一个意外,因为游记的忠实读者哥伦
布原本的目的地是富庶的中国。当时欧洲人相信,中国东面是一片广
阔的大洋,而大洋彼岸,便是欧洲老家了。
第4个回答  2007-01-30
马可波罗
威尼斯闻人马可波罗,这位享年70岁的旅行家临终仍然坚持他有关东方的所有叙述,都“童叟无欺”,完全属实。

一名见到马可波罗最后一面的教士说,老波罗气息奄奄地表明他没有欺骗这个城邦的人。“他说,他只是没把另一半所见所闻讲出来而已。”

教士尼希奥原是要马可波罗承认,他那本游记全是一派胡言。

马可波罗17岁时离开出生地——威尼斯,游历了25年后,才在29年前(1295年)带着一大堆财富和东方的故事回来。他告诉家乡的人,他大半岁月在蒙古帝国生活、旅游甚至当官。

这个靠马匹和剽悍牧民建立起来的世界最大帝国,势力遍及整个亚洲和东欧大片地区。但在马可波罗之前,欧洲人对它所知有限。

教会的东方“观念”,不是那里空无人烟,就是说住的都是野兽和妖魔。当然,在一般基督徒心目中,和妖魔打交道是灵魂的堕落。

马可波罗却带回了完全不同的版本。作为第一个足迹横跨亚洲大陆的欧洲人,他告诉老乡们,蒙古可汗并不可怕,他还很希望直接和欧洲贸易。而更为重要的是:可汗政权的根基地中国,拥有远远在欧洲之上的文明。

这些东方故事,主要写在《马可波罗游记》里。全书共四卷,问世后被大量翻译、出版,成为中世纪最畅销、影响欧洲人最大的游记著作。

当然,游记也引发大量争议。一些威尼斯人说,“那是他在波斯商旅的营帐中听来的”。当时做买卖能去到波斯,已是“天的尽头”了。

圣马克广场附近卖水果的蓬皮耶里回忆说:“马可回到威尼斯时,没人认得他,也不相信他的话。看他一身鞑靼人服装,还说他是冒认的。不过,后来他掏出宝物,大家才不得不信。”

当时,马可波罗“东方博览会”的展示品有象牙、玉器、瓷器、丝绸以及纸币等,消息很快地掀起轰动。他告诉威尼斯人:“任何人,只要愿意付出代价及冒险到遥远的东方,便可从黄金、珠宝、丝绸和香料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不论有没有夸张,很多当地人确实对东方感到好奇,或有了致富的梦想。

船夫佩拉林虽不识字,没读过游记,不过他说故事听到他心痒。“如果我还是十几岁的小伙子,我一定到东方去碰碰运气。”

钦佩马可波罗的不只威尼斯人。随香料船抵步不久的一名阿拉伯商人私下说,丝路的使用,是蒙古人给阿拉伯人的特权,威尼斯如果和中国直接贸易对他们不利。不过,他说,自己对马可波罗的毅力,和他冒险、进取的精神非常的敬仰。他说:“你要知道,从这里去到中国,走一趟要好几年啊!”

特写:欧洲首个中国通商人、官员、旅客、冒险家、军人、语言天才、讲古佬……你要什么身分,马可波罗都有。

他生命的过程太精彩了,以至由他讲述,比萨作家鲁思梯谦笔录的游记,轻易成了中古欧洲最畅销的著作。

这名游记的最原始版本《世界奇异录》作者,这样评论他的“故事人”:“从上帝创造亚当到现在,从没有人,无论是基督徒、异教徒、鞑靼、印度人或任何种族的人,像马可波罗那样到过世界那么多地方观察和探险,知道那么多的奇风异俗。”

1271年,父亲和叔父开始他们第二回的东方之旅。那次告别威尼斯的,还有17岁,对欧洲以外的世界充满好奇的马可。

3人先到以色列,再穿过叙利亚、伊朗、阿富汗,翻过帕米尔高原,走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入新疆,然后是甘肃……1275年才走到北京不远的行宫上都,见到当时很渴望了解欧洲的元顺帝忽必烈。

旅途中,马可波罗曾因高原缺氧而病了一年多。其他必须克服的凶险包括沙暴、雪崩、干旱以及土匪等。他们也多次在瘟疫区,以及十字军和伊斯兰教徒的冲突地带死里逃生。

忽必烈很钦佩3人的毅力。对聪明、好学,懂得东方风俗和语言的马可波罗更是器重。在元帝国生活的10多年里,马可波罗最高做到扬州总督,也出使过越南、爪哇、苏门答腊。

1292年夏天,利用护送蒙古公主到波斯(今伊朗)的机会,波罗家3人从泉州出发,花了3年多时间,才奇迹般的回到威尼斯。

带回许多东方珍宝的马可波罗成了富豪,人称“百万君”。但同时也得了“百万谎言的人”的称号,因为很多威尼斯人认为他的“天方夜谭”不可尽信。

他的游记说,前南宋首都杭州,有10个庞大市集、房屋160万栋、工场14万4000家……欧洲人视胡椒为奢侈品,杭州人每天却消耗4740公斤,这简直是“人间天堂”嘛!另外,他说城内石桥有1万2000座之多,桥下都可通大船!试想,水乡威尼斯的人,怎咽得下这口气?

游记中提到的亚洲城市超过100个,叫欧洲人吃惊的描述还很多,例如他说看到了喷油的泉(巴库的油田)、可燃烧的石头(煤)、用轻巧的纸张来作货币(钞票)……铁匠奇劳洛说,他打死也不信。“大家卖命工作,都为了铜币或银币,给一张纸,谁肯收呢?”

但自称看过马可波罗拿出珠宝的船主佐罗说:“如果不是鞑靼的国王,谁能给这么多财富?”

评论:如果中国也有“西游”记马可波罗骗了当时的威尼斯人?

大概没有一本游记能引发如此多世纪的争论。时至今日,还有怀疑者如英国图书学者伍德所说的:“故事太精彩了,但……就像很多伟大的历史传奇,记载的都是神话。”

她说:“如果马可波罗真到过中国,为什么最重要的事物如长城、茶、筷子、方块汉字、女人绑小脚……全给漏掉了?”

也有学者翻查了中国文献。他们的最大疑点是:中国史官的记录,就像记流水帐那样详尽,可是马可波罗连名字都没出现过。

扩大了欧洲人地理和心灵视野

不过,这些意见,改变不了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的正统看法,更改变不了游记扩大了中世纪欧洲人的地理和心灵视野这一事实。

在马可波罗之前,威尼斯人认为他们是地中海甚至是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最富裕的城邦;都叫“地中”海了,不是世界的中心是什么?

但这位伟大旅行家却指出,在东方,还有一个更大的文明和权力中心,加上了一些夸大的叙述,他的游记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的东方情意结。许多人开始涌向东方,学习东方,以致欧洲经历变革,在科技、工业、军事上开始出头时,他们对世界的所知,远胜过所有竞争对手。

事实上,欧洲人拥有的第一张精确亚洲地图,便是参考马可波罗游记制作的。有人因此认为:帝国主义和东方学是同一天诞生的!而马可波罗是这一切“单向学习”的启动者。

少了自己的马可波罗是中国的遗憾总之,没有自己的马可波罗是中国的遗憾。等到大炮打到门前,才有魏源的《海国图志》来“以夷制夷”是太迟了。

从马可波罗开始,东西方文明的天平上,倾斜角度开始倒转。不管威尼斯以至整个欧洲有没有受骗,他们“哥伦布改变地理,马可波罗改变历史”的说法是绝对真实的。

拾遗:马可波罗带回眼镜和冰淇淋?走访14世纪的威尼斯,最惊讶的发现是当地已经有了眼镜的生产。据父老说,这种“玻璃”,也是马可波罗从东方带过来的。

噢,又是马可波罗。

顺便一提,眼镜的问世,对后世影响非同小可。其中一个观点是:它确保了“世界不被40岁以下的年轻人统治”。(得)欧洲人要感谢马可波罗的,看来还很多。

例如,威尼斯人从没见过像中国颜料那么缤纷的作画材料,是马可波罗让他们见识到的。

中国人是最先使用纸币的民族。还在用宝贵的金、锡、铜矿铸币的威尼斯人,也大表诧异。

还有,要不是马可波罗把中国人的配方带回去,现代意大利人差点就无福消受面食(pasta )和冰淇淋的美味。

未来人语:东西方两大洲距离靠拢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带给欧洲人一片全新的知识天地。游记打破了很多猜疑和宗教谬论,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自此两大洲的距离,才开始拉近。

许多中世纪很有价值的地图,是参考游记制作的。欧洲后世不少伟大航海家,受到马可波罗的鼓舞和启发。

事实上,美洲大陆的发现是一个意外,因为游记的忠实读者哥伦布原本的目的地是富庶的中国。当时欧洲人相信,中国东面是一片广阔的大洋,而大洋彼岸,便是欧洲老家了。

选我的就给糖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