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练画学画的故事

如题所述

  齐白石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曾居住于湖南省涟源市杨市镇。1877年,跟随叔祖父学过木匠,次年改学雕花木工,从民间画工入手,曾习古人真迹,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他学诗文书法,游山川名胜,作幕僚寓客,终于成了诗、书、印、画全人神品的千古伟人;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的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使中国画得到国际的重视;他朴实谦虚、自信自强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刚柔兼济,工书俱佳,不愧为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一生创作勤奋,作画极多,一天不画画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痒,创作多得惊人,好得出奇, 仅1953年一年,其大小作品就有600多幅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毫。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看你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徐悲鸿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抗战中南京、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局势紧张,物资匮乏,徐悲鸿奔走于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画展募集资金捐给祖国以赈济灾民。1939至1940年,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举办画展宣传抗日,这期间他创作了不少油画写生,但最重要的成果却是这幅《愚公移山图》》国画。其故事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愚公因太行、王屋两山阻碍出入,想把山铲平。有人因此取笑他,他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结果终于感动上天,两座山被天神搬走了。
  毕加索
  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画作中,总看到用罗特列克手法经营着浮动的声光魅影,暧昧地流动着款款哀伤。毕加索十四岁那年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见识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思想。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激烈的变动导致人民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当其冲。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蓝色时期的忧郁动力。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梵高
  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杀身亡。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E.贝尔纳、P.西涅克和P.高更等画家。
  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1879 由于工作过于热情,被教会解雇,这段悲惨的经历给他打下了印记;后开始的流浪生活;阅读狄更斯、斯托、雨果、莎士比亚和米什莱的著作;推崇夏尔•德•格鲁、伦勃朗、吕斯代尔、巴比松画派和海牙画派的艺术;由于贫困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开始画素描。1888年梵•高邀请高更来阿尔同住,但两个固执的艺术家却是不断的争吵。在一场剧烈争执后,高更大怒而去,梵•高无法阻止,亦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竟割下自己的右耳。
  世界把自己的癫狂最先传染给人类的画师——就像曾经给他的笔端注入魔力。我们惊讶地注视着梵•高扭曲的面孔、恐怖的眼神和颤抖的手势:他仿佛在代替整个人类受刑,成为痛苦的化身。想到这里,也就能理解梵•高作品中挣扎的线条与狂舞的色块:倾泄的颜料里调和着他的血,而画布,不过是他包扎伤口的绷带。这是一位生活在伤口里的大师,他习惯用伤口对世界发言。这是一个疼痛的收割者,他的镰刀最终收获了自己的耳朵。
  梵•高死了,却留下了一只著名的耳朵——这最后的遗物似乎并没有失去听觉,收集着后人的议论。这只在故事中存在的失血的耳朵,至今仍像埋设在我们生活中的听诊器,刺探着我们的良心。梵•高死了,耳朵还活着,还拥有记忆。为什么不在他呻吟与崩溃的时候,扶持他一把——世界,你听见了吗?你的耳朵长在何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19
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著名画家李苦禅是齐白石的得意门生,他的画构图简洁,用笔拙朴,自成一家。 殊不知,这位大画家的学画经历却十分坎坷。上世纪20年代,李苦禅从家乡山东到了北京,投师于齐白石门下。因经济拮据,连旅馆也住不起,只得在北京一所破旧的寺庙里栖身,每天早出晚归地到北京艺专听课,还得赶到齐白石家学画。

李苦禅是个穷学生,他在北京学画的所有费用全靠家中接济,有时遇到家中接济不上,他便陷入了连窝窝头、火烧都吃不起的困境。一天,他在北京西四街上走着,忽然碰上了一位拉洋车的旧友。李苦禅想,何不托他帮忙到车行里租一辆车,赖以为生呢?李苦禅将自己的处境和想法同这位旧友说了,那位旧友听了连连摇手说,不行,不行,哪能让你这位大学生拉洋车呢?说着,他取出一点钱交给李苦禅,让他暂脱困境。李苦禅说什么也不肯要,最后,那位旧友拗不过他,只得替他作担保,在车行里为李苦禅租了一辆旧洋车。

李苦禅自从拉洋车后,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但很辛苦,他每天需照常听课学画,傍晚或休息日都得拉车挣钱。每回拉车他总是把帽檐压得低低的,离齐白石先生的住所远远的,生怕被艺专的人看见,丢老师的面子。说来也巧,有一个星期天,李苦禅拉车到王府井大街兜生意,他路过一家书画店时,恰遇齐白石和几位朋友从店里出来。李苦禅大吃一惊,神色慌张地拉车躲开,但听得身后传来齐白石的喊声:“苦禅,还不过来,送我回家。”李闻声“噢”了一声,将车转过请白石老人上车,拉起车就走。途中,齐白石和蔼地问他:“苦禅,你经济困难,拉车度日怎么不告诉老师呀?”李苦禅回答:“我对不起老师,给老师丢脸了。”齐白石说:“丢脸,丢谁的脸呀?你不知道老师也是木匠出身,鲁班门下吗?苦禅呀,靠劳动吃饭是不丢脸的。”

李苦禅拉车将齐白石送回家后,齐白石让他把所租的洋车退掉。为了帮助李苦禅学画,齐白石让李苦禅搬到自己的住处,并挑选了李的一些画,亲笔题款后送去画店卖掉,资助他学画。在齐白石的关心下,李苦禅终于摆脱了困境,学画有成,成为一代书画大师。

值,回答被采纳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
第2个回答  2010-10-19
著名画家李苦禅拉车学画的故事

■浙江温州 汪立

著名画家李苦禅是齐白石的得意门生,他的画构图简洁,用笔拙朴,自成一家。 殊不知,这位大画家的学画经历却十分坎坷。上世纪20年代,李苦禅从家乡山东到了北京,投师于齐白石门下。因经济拮据,连旅馆也住不起,只得在北京一所破旧的寺庙里栖身,每天早出晚归地到北京艺专听课,还得赶到齐白石家学画。

李苦禅是个穷学生,他在北京学画的所有费用全靠家中接济,有时遇到家中接济不上,他便陷入了连窝窝头、火烧都吃不起的困境。一天,他在北京西四街上走着,忽然碰上了一位拉洋车的旧友。李苦禅想,何不托他帮忙到车行里租一辆车,赖以为生呢?李苦禅将自己的处境和想法同这位旧友说了,那位旧友听了连连摇手说,不行,不行,哪能让你这位大学生拉洋车呢?说着,他取出一点钱交给李苦禅,让他暂脱困境。李苦禅说什么也不肯要,最后,那位旧友拗不过他,只得替他作担保,在车行里为李苦禅租了一辆旧洋车。

李苦禅自从拉洋车后,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但很辛苦,他每天需照常听课学画,傍晚或休息日都得拉车挣钱。每回拉车他总是把帽檐压得低低的,离齐白石先生的住所远远的,生怕被艺专的人看见,丢老师的面子。说来也巧,有一个星期天,李苦禅拉车到王府井大街兜生意,他路过一家书画店时,恰遇齐白石和几位朋友从店里出来。李苦禅大吃一惊,神色慌张地拉车躲开,但听得身后传来齐白石的喊声:“苦禅,还不过来,送我回家。”李闻声“噢”了一声,将车转过请白石老人上车,拉起车就走。途中,齐白石和蔼地问他:“苦禅,你经济困难,拉车度日怎么不告诉老师呀?”李苦禅回答:“我对不起老师,给老师丢脸了。”齐白石说:“丢脸,丢谁的脸呀?你不知道老师也是木匠出身,鲁班门下吗?苦禅呀,靠劳动吃饭是不丢脸的。”

李苦禅拉车将齐白石送回家后,齐白石让他把所租的洋车退掉。为了帮助李苦禅学画,齐白石让李苦禅搬到自己的住处,并挑选了李的一些画,亲笔题款后送去画店卖掉,资助他学画。在齐白石的关心下,李苦禅终于摆脱了困境,学画有成,成为一代书画大师。
第3个回答  2010-10-19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反对当时学院派一些人认为高贵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人物的错误观念。
曾从德洛罗什(Delaroche)学画,后因不满老师的浮华风格和无力负担学费而片学。1849年定居巴比松村后从事耕作,以补助生活。长期接触他所熟悉的农民,许多重要作品都在此产生。他曾说一个农民,我愿意到死也是一个农民。我要描绘我所感受到的东西。《播种》、《晚钟》、《牧羊女》、《死神与樵夫》和《扶锄的人》等都描绘和歌颂农民的劳动生活和淳朴性格,也揭露了剥削制度的残酷,曾受到资产阶级的诋毁。部分作品中的人物具有宗教感情。画风以质朴、凝重、富有抒情气氛著称,但直至晚年,他的作品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他,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看不惯他,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穷困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他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有一次他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使他伤透了心。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18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他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这时他已35岁。在巴比松村他结识了科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追问

你吗2逼吗擦

第4个回答  2010-10-19
神笔马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