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如题所述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
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成不好,终身受其累。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
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
。由此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
现在的孩子比以前任何时候的孩子都显得重要。孩子是希望,孩子是未来,我们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综观现在的孩子,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
习惯都比较差。就其原因有很多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太溺爱了,不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为人父母有谁不喜欢,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但过于偏爱就变成了害,那将会害他们一生。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从小开始,家庭教育就尤其重要。孩子就像一棵幼苗,从小就要培养好。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近,我在同事家玩,她的孩子要吃水果,向妈妈叫道:
妈妈,我要吃苹果
。她妈妈赶紧拿来递给了她,其实那水果就在她身边。看到这一切,我有太多的感触,现在像他们这样的孩子太多太多了。因为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身子女,他们可谓是每一个家庭的掌上明珠,小皇帝,他们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相应地生活习惯就比较差:依赖性强,脾气暴躁,心理承受力差,而且特别自私,缺乏自信心,挫败感较强。鉴于此,我们家长首先要重视教育子女学会劳动,
引导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让他们擦擦桌子,扫扫地。并且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子女从小学会劳动,热爱劳动
,将终身受益。椐调查表明劳动
是家庭教育中被忽视的角落,据统计,基本不做家务劳动的初中生占45%
,高中生占52%
。我们知道,安排子女从小参加家务活动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因为他们在劳动中会学会自信,自强,能培养他们独立的生活能力。当然,有一个能够自食其力的后代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有一个勤劳的民族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其次,要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让他们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第二,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培养孩子生活习惯时,还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不但希望孩子生活得好,还希望孩子学习得好,将来成为有用之才。现在有些孩子学习习惯不好,边做边玩,做作业拖拖沓沓,半个小时能做完却用了一个小时,效果不好。针对这一情况,教育孩子的方针是要求孩子限时限量完成作业,完成中寻求质量的保证。其余时间由其自己安排,让他从小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另外,有些不热爱学习,缺少求知欲,甚至有逃学、厌学的现象,这些跟家长有很大关系,家长从小就应注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对待孩子提出一些希奇古怪的问题,家长要耐心细致地回答,回答不了的可以带她们去查阅有关资料,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让她们懂得知识是无穷的。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充实。因此,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就要培养。父母要以身作则来教育和引导孩子。激励她们热爱学习。我们在注重孩子学习的结果的同时,还应注重孩子的学习过程,每天都应不少于两个小时的时间来陪孩子一起学习和玩耍,不能忽略孩子的智力发展。以我们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求知欲。
第三、树立榜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模仿能力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作为父母,所以我们要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树立榜样,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要做好每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让孩子做到的,我们却做不到。例如:要求孩子把学习用品摆放整齐,我们就要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要求孩子衣着整洁,我们就要穿着得体大方;要求孩子讲文明、懂礼貌,我们就要谈吐文雅、举止大方;要求孩子诚实守信,我们就要信守诺言;要求孩子读书学习,我们就要看书读报等等。试问,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能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吗?所以我们家长必须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才能更好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忍痛割爱,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
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发现有些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不管了;有的对舞蹈感兴趣,但是觉得太苦,就中途退学了等等,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孩子怕吃苦,缺少恒心,缺少坚强的意志力。《彦氏家训》中教子三岁读书,岳飞的严厉教子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迪。在生活中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培养他们敢于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
第五、严格要求,与教师密切配合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的过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依靠孩子多次反复的实践,所以家长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家长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但不要只讲要求,忽视做法。不防在家里给孩子指定一下计划,应结合孩子身边的真人真事进行教育,让孩子敢于表达对事情的不同看法,要求孩子对每个真实事件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孩子通过事件检讨自己哪些行为习惯做得好,哪些行为习惯有待改进。通过这些谈话,家长既可以与孩子沟通,知道孩子想些什么,也可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不良表现时,要循序善诱,鼓励引导,切忌简单粗暴,放任自流或暴风雨骤下,双人混合而打,还可以与教师及时沟通,共同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教育效果,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总之需要我们家长时时处处做教育的有心人。
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让我们家校联手共同努力,让孩子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7
新学期先抓孩子习惯,再谈成绩
我们常说,优秀是一种习惯。
一个人来到世间,除智商和他人有一些差别外,其它东西基本上都是在后天形成的,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一个人的习惯同样如此,因此,在培养孩子习惯的问题上,就值得所有家长朋友深思。
新学期,对于家长来讲,一定要先给孩子抓好习惯,再谈成绩。我建议从5个方面入手。
1.信任老师的习惯
《礼记.学记》中有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进而接受老师的教育。
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处得好,课堂才有效率。
所以,在平时,家长要多对孩子进行良好师生关系的教育,在有理有据的情况下,要更多站在老师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把其中的道理传达给孩子。
2.自学预习的习惯
有良好的自学预习习惯,对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及听课效率至关重要。
怎么预习呢?
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提前预习教材,翻看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及时记录,以便于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善于提问的习惯
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是孩子学习中最大的敌人。
主动提出问题,说明孩子学习能力很强,更善于思考深层次的东西。
要训练孩子主动提问的习惯,关键在于平时家庭教育中的沟通交流。家长要与孩子做一些有趣的探讨,比如与孩子一起读书,鼓励其质疑问题。时间一长,一旦孩子在课堂上有知识疑点,他便会主动问老师、问同学。
4.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此,同学之间的学习和思想交流十分重要,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
平时,家长与孩子交流时,要多听取孩子的意见看法,不要只是给孩子灌输大人的“经验主义”,让孩子学着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内化知识精华。
5.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原本是为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而现在很多孩子把做作业当做“交差”,应付老师或家长,尤其是家长被辅导孩子作业折磨地头疼不已。
所以,家长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不要事事指导,尽量让孩子单独认真思考,总结做题中运用的方法、解题的思路,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负责。等孩子出现疑问主动寻求帮助时,家长再去指导。
新学期,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好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