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或“女孩”在古文中可以用什么词表示?

如题所述

一、佳人:[ jiā rén ]

释义:美人:才子~。绝代~。

出自: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四:“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译文:谁能载酒开金盏,唤来佳人舞华筵。

二、红袖:[ hóng xiù ]

释义:是指古代女子襦裙长袖,后来就成了女子的代名词。

出自:唐杜牧 《书情》诗:“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

译文:摘莲花红袖湿,看渌翠蛾频繁。

三、碧玉 [ bì yù ]

释义:指年轻貌美的婢妾或小家女。

出自:唐·白居易 《南园试小乐》诗:“红萼紫房皆手植,苍头碧玉尽家生。”

译文:花萼紫红色房都亲手种植,仆人碧玉全家生活。

四、粉黛,读音为fěn dài,汉字词语,原意指白粉和黑粉,后代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译文: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万分。

五、姝丽,指美丽;美女。

出自:宋·柳永 《玉女摇仙佩》词:“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

译文:随意的梳妆打扮,寻常的言语,却因为天生难自弃的姝丽,身边的女子都花容失色,无心争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8
“女孩”在文言文中一般说“女子”,或用别称:佳人、红袖、青蛾、粉黛、佳丽、姝丽、碧玉等。
文言文没有“她”这种人称代词,可以用“渠”、“彼”、“伊”指代。更多的情况是直接用名词指称。如“她曾经说”,文言文表述为“女子尝言”。只在转述时才会用代词,如“彼言”;“渠谓我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1-16
在古文里,作宾语的第三人称用“之”字表示。后来白话文兴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 “五四运动”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也用“伊”字来指女性,如鲁迅早期作品中就是如此。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一时轰动全国。这种现象一出现,就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但却很快得到人民群众的承认、称赞,并被广泛使用,各种字典也都收录了这个字(因为其本身属生僻字,所以小字典原没有收录。),此事在当时文化界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