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对医师的培养有何重要性

如题所述

新世纪新形势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医学人文学的建设。

弗洛姆曾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类死了”。的确,在打碎了神学桎梏之后的20世纪,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比之前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还要多;科技进步的速度比之前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快。这是人类历史的奇迹,但也正是这个奇迹造成了人类自身的悲剧——物质淹没了人性,科技代替了人文。



回顾20世纪的得失,我们明确了21世纪的责任:回归人文,找回人性。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我们屏弃科学技术,拒绝科技进步带来的物质财富,而是要求在科学技术中注入人文精神,在物质追求时注重人性修养,实现科技与人文、物质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加强医学人文学的建设是实施完整医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即在教学计划中除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外,还包括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等交叉学科和其它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把不同学科(课程)对人才素质的不同方面的培养作用整合起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医学人才。



扩展资料

在世纪之交,中国在医学人文学建设方面确实做了许多工作,相继成立了一些医学人文学研究机构,如:大连国际人文社会医学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人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医学人文学研究中心等。

也有一些医学人文学方面的杂志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如《医学与社会》、《医学哲学》、《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华医史杂志》等。然而,对一个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且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来说,其医学人文学的发展与其地位和应承担的责任极不相称。

因此,在世界追求人文回归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加强医学人文学建设是适应世界科学发展趋势的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13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加强实习医师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临床实习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关爱生命。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和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对于医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是形成良好业务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的基础,是成为人类健康工程师的必要条件。医学人文,是一门医学和人文学的交叉学科。正如其名,是研究医学与人文关系及从人文观念角度出发对各种医学现象,事件进行思考,总结的学科。加强实习医师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可促进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引导其对人生价值、目的和意义的正确思考,从而在医学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北医李睿团队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