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武官等级制度是什么?

如题所述

武官中将军为从二品以上官员,都尉为正三品至从四品官,骑尉为正五品到七品官,校尉为正八品以下官员。.正.从.

一品.建威将军.振威将军.

二品.武显将军.武功将军.

三品.武义都尉.武寅都尉.

四品.昭武都尉.宣武都尉.

五品.武德骑尉.武德佐骑尉.

六品.武略骑尉.武略佐骑尉.

七品.武络骑尉.武络佐骑尉.

八品.奋武校尉.奋武佐校尉.

九品.修武校尉.修武佐校尉.

官员的服饰.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许.滥用的。.

服饰大致有下列五种:一,顶戴,二,蟒袍,三,补服,四,腰带,五,坐褥。.这里把各品穿戴.

的顶戴,蟒袍,补服列表如下:. .顶戴.蟒袍.补服.

一品.珊瑚.九蟒五爪.(麒麟).仙鹤.

二品.起花珊瑚.九蟒五爪.(狮子).锦鸡.

三品.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九蟒五爪.(豹子).孔雀.

四品.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八蟒五爪.(虎).雪雁.

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八蟒五爪.(熊).白鹇.

六品.砗磲及白色涅玻璃.八蟒五爪.(彪).鸬鹚.

七品.素金顶.五蟒四爪.(犀牛).紫鸳鸯.

八品.起花金顶.五蟒四爪.(犀牛).鹌鹑.

九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海马).练雀.

未入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獬豸).黄鹂.(御史、按察史、提法史等衣饰图案为獬豸).明朝总督和巡抚合称"督抚",是临时官位。.清代,正式以督抚为地方最高长官,总督管辖一省或二、三省,巡抚是省级地方长官。.

鸦片战争前,清共有8总督16巡抚。.八督:直隶、两江、陕甘、闽浙、湖广、四川、两广、云贵。.16抚:江苏、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浙江、湖南、湖北、广东、云南、贵州、福建、江西。.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督抚直到公元1906年才设。直隶、四川只设总督,不设巡抚,甘肃巡抚于1754年撤去,由陕甘总督兼任。公元1884年建新疆省,设甘肃、新疆巡抚,驻乌鲁木齐。1885年,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驻台北(台湾建省)福建巡抚有闽浙总督兼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6
明代,中央军事机构为兵部和五军都督府。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后,六部品轶升格。兵部尚书正二品;兵部侍郎正三品。兵部下属四司:武选清吏司、职方清吏司、车驾清吏司、武库清吏司。各司郎中(司长)正五品;员外郎(副司长)从五品;主事(文书)正六品。
五军都督府为前后左右中五个都督府,各领几省都司。各都督府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经历司经历从五品;都事从七品。
中央以下各省设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是明朝初期地方最高军事机构。都司设都指挥使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
都司以下为卫、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卫指挥使正三品;卫指挥同知从三品;卫指挥佥事正四品。千户所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镇抚从六品。
明朝中后期,开始有总兵、提督、巡抚、总督、督师等职务,都是差遣官,本身无品级。
明代负责京师卫戍的部队主要为侍卫亲军、三大营等。
侍卫亲军是京师周边设置的卫所(锦衣卫为其中之一),官职体系比照各省的都司卫所。但有部分兵力在名籍上隶属卫所,实际上由宦官机构御马监统领,即腾骧左右卫和武骧左右卫,和称“四卫营”。
三大营为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是平时卫戍京师,战时奉旨出征的野战部队,组建于明成祖时期。
三大营各设提督内臣、武臣总掌营务,下属各军设坐营官、马步队把总等武官。有时,朝廷根据需要设总督京营戎政一人,统调三大营。
第3个回答  2013-12-22
第4个回答  2017-12-23
你说的是清朝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