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亲王的权力最大有多大呢?摄政王呢?

如题所述

通常摄政王的权力比亲王大。

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西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郑樵《通志·职官略》:“北齐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炀帝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废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为亲王。”
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为王,皆封国之亲王。”自亲王、郡王分设,一般一字王号为亲王,两字王号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仪封“汾阳王”。
明朝时期,亲王的正式名称为某王(如秦王、晋王),其封地称国(秦国、晋国等),王玺称“某国之宝”。皇帝之子,除太子外,一律封亲王。南明时亦有外姓亲王。
爵号直接冠以亲王字样为名的,唯清朝一代,其全称为和硕亲王。

摄政王(prince regent),代替或代表出国的、年幼的、生病的或神志不清的及不具备执政能力的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的人。通常由君主的亲族或戚族担任。一般情况下摄政王只是当摄政的是皇族亲王时的一种称呼。如中国西周时期周公摄政,汉朝时王莽摄政,清世祖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宣统中醇亲王载沣摄政。古琉球国王位更替之时中国遣使监国,位同摄政王,英国还制定有专门的摄政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1
怎么说呢……亲王是爵位,说白了就是头衔,权力高低全看别的。历朝历代也完全不同,举例来说,明朝初期的藩王就是一方土皇帝,在自己封地里几乎是独立王国,燕王宁王手上的兵力足够把游牧打个半残。但同样是明朝,中后期的藩王权力很小。至于摄政王,实际有这个称号的人极少,但理论上来说,摄政王的权力约等于皇帝了
第2个回答  2013-12-01
这得看开国皇帝怎么规定,像刘邦这样的人,相信为江山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人是他的子孙后代,亲王相当于弱化版皇帝,可以收税可以招兵买马有宰相有文武百官.

摄政王也好,曹操的汉相也好,都是名义而已,但本质上和皇帝没什么分别.
第3个回答  2013-12-01
魏、晋开始出现两级王爵:较高的、一般封予宗室的亲王(或国王,即“一字王”),和较低的郡王(即“二字王”)。汉以后受封王爵的一般统称为藩王,实际称号有王、国王、郡王、亲王等。其中“亲王”作为实际称号只有清朝使用。
汉朝及以后的王爵名义上都是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但实际地位时有波动。在一定时期藩王可以管理封地政事或者军事,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藩王甚至演变成过类似战国时代的自治或独立王国,例如五代十国时代的吴越国。而其他时期藩王则仅是荣誉,没有实权,但可能有带有经济关系的食邑。此外,从汉朝推行推恩令后,一般藩王爵位或封地都会由各子嗣分封继承或由其他步骤逐代递减。一般认为汉以后传统的封建制度就已消失。
到清朝,王爵成为荣誉,没有封地、食邑也没有地方军政权力,但可以一定程度上参加中央决策。清朝王爵分为两等:和硕亲王(简称亲王)和多罗郡王(简称郡王)。其中又有一部分王爵不受一般封爵的“降等承袭”规则限制(即每代继承时爵位递降一等),这些王爵继承时保持原爵位(原等承袭),或称“世袭罔替”,俗称为铁帽子王。

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