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在历史中是怎么死的,是谁继承了他的王位?

孙权死后,东吴朝中发生过政治动乱吗?在军事方面有过什么改革或是权利交替吗?

孙权是病死的,继任者是孙亮。

1、孙权

太元元年(251年)冬十一月,孙权在到南郊祭祀天地后便得了风疾,当年十二月,孙权急召大将军诸葛恪入朝,委托后事。

神凤元年(252年)夏四月,孙权在内殿驾崩,终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孙权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者。

2、孙亮

孙亮(243-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吴大帝孙权第七子,母潘皇后。史称吴少帝、吴废帝、会稽王。

建兴元年(252年),十岁登基为帝。太平二年(257年),十五岁亲政,但一年后(258年)就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

永安三年(260年),孙亮再被贬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杀(一说被毒杀),终年18岁。西晋太康年间,原先任职吴国的官员戴显将孙亮的遗骨葬在赖乡。

扩展资料:

孙亮于赤乌六年(243年)出生,相传母亲潘淑有孕时时曾梦见有人将龙头授于自己,不久就在建业宫内殿生下孙亮。大帝年岁大了,而孙亮年又最幼,故此特别疼爱这个孩子。

在长子孙登逝世后,孙权的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自赤乌五年(242年)起,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产生了极大矛盾。

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其中,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等都支持太子,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都支持鲁王。

赤乌十三年(250年)十月,大帝将孙亮改立为皇太子。不久又册立其母为皇后,孙亮由此成为孙权诸子中唯一的一位嫡子。

孙亮聪明颖悟,虽然年幼却有成人的判断能力,与傅相会面举止合乎礼节,大臣由是看重他。

当年冬天,大帝孙权重病卧床,征召大将军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会稽太守滕胤为太常,一道受诏辅佐太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18
  孙权在历史中是病死的。
  公元252年四月,71岁的孙权因患风疾病死于建业宫中,称帝在位23年。葬于建业(今江苏南京)蒋陵,谥大皇帝,庙号太祖。
  孙权死后,他的儿子会稽王孙亮继承了皇位。

  公元252年四月,孙权驾崩,年七十一。孙亮即位,改元建兴。由诸葛恪、孙弘、孙峻等辅政。253年春,诸葛恪征淮南,惨败。诸葛恪被孙峻所杀,大权落入孙峻之手。256年孙峻病死后,事付从弟偏将军孙綝。后孙綝废孙亮为会稽王,改立孙休为帝。不久孙綝又为孙休所杀。元兴元年(264年),孙休病死。这时蜀汉刚亡,交趾又叛吴降魏,东吴国内形势不稳,欲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左典军万彧向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孙和的长子孙皓即位。孙皓即位之初曾一度施行仁政,下令抚恤国内人民,又开仓振贫,解决贫人的危机,又减省后宫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但由于东吴当时的国力在孙亮时就不佳了,难以有中兴,时运不佳,所以很快他便变了,不久其残暴一面就开始显露。民怨不绝。幸陆抗、陆凯等大臣的全力支撑才让吴国茍延残喘。274年,陆抗病死。咸宁五年,晋武帝下令分六路大局伐吴。晋军势如破竹,晋将王浑,杜预,王浚和贾充等人相继击破吴将张悌,沈莹,孙震,张象,伍延,薛莹,沈莹,胡冲和孙歆等人,吴国防线快速崩溃。太康元年,晋将杜预率领十万大军继续前次的攻势,孙皓紧急下令张悌率领七八千人抵御,杜预破了张悌大军,直逼建业,孙皓手下已无人为他卖命,自知大势已去,便等西晋大军攻来时,在石头城上宣布投降,至此,280年东吴灭亡,三国归西晋。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于赤壁打败曹操军队,建立了孙刘联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袭取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他派卫温到达夷州。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岁,在位24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的。
第2个回答  2013-12-03
252年四月,71岁的孙权因患风疾病死于建业宫中,称帝在位23年。葬于建业(今江苏南京)蒋陵,谥大皇帝,庙号太祖。252年四月,孙权驾崩,年七十一。孙亮即位,改元建兴。由诸葛恪、孙弘、孙峻等辅政。253年春,诸葛恪征淮南,惨败。诸葛恪被孙峻所杀,大权落入孙峻之手。256年孙峻病死后,事付从弟偏将军孙綝。后孙綝废孙亮为会稽王,改立孙休为帝。不久孙綝又为孙休所杀。元兴元年(264年),孙休病死。这时蜀汉刚亡,交趾又叛吴降魏,东吴国内形势不稳,欲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左典军万彧向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孙和的长子孙皓即位。孙皓即位之初曾一度施行仁政,下令抚恤国内人民,又开仓振贫,解决贫人的危机,又减省后宫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但由于东吴当时的国力在孙亮时就不佳了,难以有中兴,时运不佳,所以很快他便变了,不久其残暴一面就开始显露。民怨不绝。幸陆抗、陆凯等大臣的全力支撑才让吴国茍延残喘。274年,陆抗病死。咸宁五年,晋武帝下令分六路大局伐吴。晋军势如破竹,晋将王浑,杜预,王浚和贾充等人相继击破吴将张悌,沈莹,孙震,张象,伍延,薛莹,沈莹,胡冲和孙歆等人,吴国防线快速崩溃。太康元年,晋将杜预率领十万大军继续前次的攻势,孙皓紧急下令张悌率领七八千人抵御,杜预破了张悌大军,直逼建业,孙皓手下已无人为他卖命,自知大势已去,便等西晋大军攻来时,在石头城上宣布投降,至此,280年东吴灭亡,三国归西晋。
第3个回答  2013-12-03
孙权是老死的,活了七十一岁也算是长寿了。

孙权自统领江东到逝世为止,前后共52年,长达半个世纪左右,是三国时代在位最久、最长寿的帝王。

二月,孙权大赦,改元为神凤。潘皇后被宫女缢死。 四月,孙权逝世,时年七十一岁,谥大皇帝,庙号太祖。在位共24年。 七月,孙权被葬于蒋陵。

吴大帝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孙权自刘备手中夺得荆州,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第4个回答  2013-12-03
孙权病死,孙浩继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