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中的“工资”与“劳动报酬”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工资是工钱的一种类型,即员工的薪资,是固定工作关系里的员工所得的薪酬,是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是劳务报酬(劳酬)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
  (1)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护费;
  (3)福利费;
  (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
  (5)计划生育费用;
  (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
  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包括三部分:
  一是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二是实物报酬,即用人单位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等;
  三是社会保险,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直接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失业、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8
同时,《劳动合同法》3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4。如果企业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依法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给员工,员工在申请仲裁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