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裂最后身体会被另一方取代吗?

咳咳,我觉得我那位朋友有可能人格分裂吧 我站在我朋友的角度说说吧,希望大家给点意见 我朋友初初还没发现自己存在另一个人格,有次在田里玩,突然下大雨,只觉得自己当时很眼花,蒙蒙胧胧,不知不觉就像晕过去那样,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睡在田里,手臂无缘无故有伤口,满身泥,全身湿漉漉,小时候在农村玩,弄点小伤很正常,只是觉得奇怪,我为会什么睡在田里,后来也没多想,只是印象比较深刻 还有一次发生在前几年,读高中时候吧, 我坐别人的摩托车去一个地方,一路上都没什么车,所以开得很快,谁知在半路横冲出一辆货车,没刹住,撞上去了,最后只记得自己飞了出来,侧身撞在货车上,当时只觉得一切都好蒙胧,只记自己当时想,这么容易就死了吗?醒来的时候居然发现自己在田地里,手臂和裤子都破了,全身都有点痛,忽然看到公路上有辆大货车才突然想起,跑过去,发现师机倒在地上,流了好多血,另外站在他旁边俩个就是货车师机吧,我走过去,他们就问我,刚才你去哪里了,明明看到刚才有俩个人,一下车只发现摩托车师机,我还以为你压在车下,幸好没发现你,问我这几分钟去了哪? 我得出了一个结论: 遇到以下这俩种我朋友的另一个人格就会出来 每当在漆黑的夜晚暴风雨里只要看着天空闪电就会出现另一个人格 还有一情况就是思绪极其混乱,极其不稳定时也会出现另一个人格 大约每次只有几分钟 最后我发现另一个他慢慢占据我的生活 比如我以前看到车祸现场的惨况时,都有种吐的感觉 而最近再次看到时,反而有点兴奋,开心的感觉 现在做很多事都有反面的思想 意思就往另一面想 举个例子:比如台湾发生沙石流,而我看了报导之后,有一丝同情,但很快被另一个感觉取代,希望沙石流再大,再大,最好整个台湾被冲掉了就最好不过 常常发梦都梦见自己在做坏事,比如杀人,最后警察开枪杀了,每次都这样惊醒过来 这好像不好先兆吧 忽然有种说不清的感觉吧,感觉另一个我的生存意识好强烈,感觉他存在比我有更好的理由 人格分裂最后身体会被另一方取代吗? 不知为什么,反而希望自己消失由他来取代懦弱的我不是更好吗?

不会,人的性格有很多方面,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人在情绪不同时候所表现的思维也是不同的。例如醉酒,我就是越喝越狂。并不是第二人格,它只是你的性格之一。人在受到剧烈刺激的时候有可能会晕倒,而晕倒醒来的感觉和刚睡醒差不多(这个我有体会);车祸的时候应该是撞击时就晕倒了,然后又飞到田里。与其说“另一个我的生存意识好强烈,感觉他存在比我有更好的理由”,不如说那就是你的本性。至于梦,只是平常不敢干的一些事情(想想为什么杀人,是不是很愤怒?现实里,我们即使很愤怒也很难想到把他杀了)而在梦中则很平常,被警察杀,说明你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同情心和幸灾乐祸都很正常,“比如台湾发生沙石流,而我看了报导之后,有一丝同情,但很快被另一个感觉取代,希望沙石流再大,再大,最好整个台湾被冲掉了就最好不过”想想这个是不是和媒体的心理暗示有关,我们什么时候真正把台湾当成一家人了,即使有,也是家里最不听话的小儿子。 相信自己,我们可以很勇敢,很伟大;可是我们首先需要或者,需要照顾我们的父母家人~~有人说过:不成熟是可以为了某根目标去死,而成熟是可以为了某根目标卑微的活着。深以为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9
所说到人格分裂我倒想谈谈一个疾病缠身的人是否就是一个被欺负的对象,患病这种事谁都会走到那么一天,只不过时间长短而已,正常死亡的含义一般是指疾病死亡,那种百岁老人的苦楚谁都难以想象,而且就算活上千岁最终还是人类,死亡与新成代谢不可避免,没有死亡就没有新生婴儿的出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世界就这么宽天大地大也容纳不下过度的人口膨胀,这是从大环境来说,从小环境来看,老年人毕竟身体欠佳,在很多方面难以识别是与非,俗语说的老小老小老了就变小,变得小气,很容易感觉受到言辞的攻击,事实不然,只是人老了以后就会想的更多考虑得也更多,所以不可避免的需要晚辈的尊重,但是否晚辈都是那么的孝顺这要看素质,有的人只尊重老人的思维方式但并不把健康看成是需要保护的对象,所以在很多条件较差的地方老人与小孩是共度难关,小孩就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而老年人受经验教训的影响会思前想后这就是俗语所说的徘徊不定,最终在疾病的侵袭下慢慢走向终结,身体抵御疾病的机能被破坏,自然会走向消亡,但人类要繁衍生殖需要空间,需要资源,这犹如大马哈鱼在产卵以后会自动死亡一样,人类是同样的,或许有的老年人还把生死看作是解脱与禁锢的区分也说不定,人老了腿脚不灵便最好好好的休养,别把名利看得太重,难得糊涂是一种处世之道。人格分裂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你想没想过自己遇上尴尬事时也需要一个私密空间处理而且还有的时候是万不得已的顺手牵羊,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又表现的非常大方有礼有度,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当面会说人,除非是有了很难解决的问题才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但最好是别当面发脾气就算对方错的离谱做的事太绝也别让自己大动肝火,生气的是自己伤肝的是自己,每生气一次死去的细胞会超过平常的几十万倍,不划算,所以笑着说话笑着针锋相对我也会做!
第2个回答  2014-04-29
按照心理学的要义,人都具有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我们平常所表现出、易为自己和他人感知的人格叫显性人格,也叫正人格;平常不显现或显现不明显不易为自己和他人感知的另一种人格(有时是多种)叫隐性人格,也叫反人格。一般这两种人格通常会是显现出两个极端、对立的状态,反人格显示越强烈,越是给当事人以强烈的认知震撼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正人格因为符合正常的社会道德、规范、法律和一般情况下的人们认识,带给人们正面的社会和道德评价。而反人格往往与此相反,为社会规范和人们认识所不容,带给当事人以负面的社会评价,在一般情况下被正人格所压制而不轻易表现,但并不因此而减轻或消除心理冲突。其实,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这种情况下,两种人格是统一于个体身上的,正人格强于反人格,则反人格不显现出来。只要情况不严重,不致引起当事人难以快速消除的强烈的心理冲突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当事人正常的认识能力、社会角色和社交生活,则一般不视为心理疾病——人格分裂,不必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人格分裂的致因一般有:1、幼年或青春期人格形成时期受到过强烈的心理剌激,形成了重大的人格缺陷;2、长期的内心人格焦虑和冲突无法得到有效的消解,引发反人格上升而不断和加快、加强显现;3、突发事件引起的强烈心理剌激,如失恋、目睹亲人自杀等。需要指出的是,人格分裂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在心理冲突没有有效消除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反人格战胜正人格的严重情况,即所谓的负人格取代正人格,则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大多数时候或密集地出现反人格行为表征,对社会和他人构成严重的侵害和威胁。这时病人在发病时(即表现出反人格行为时)通常会有一种自我灵肉分离的感觉,对自己的行为情绪无法控制,任由反人格行为和侵害的发生。而恢复正人格后,常伴有强烈的内心谴责和痛苦。 从问友所描述的情况看,没有表现出人格分裂的典型特征。其梦中的表现,也只为非常轻微的多重人格的表现,完全可以通过强化对正人格的训练和养成,正确认识人格和形成和表现,了解人格分裂的心理机制,以及加强与亲友的沟通,获得外力的帮助和推动,从而有效地消除多重人格带来的心理焦虑和内心冲突,有效地释放心理压力,即可逐渐减轻和消除。
第3个回答  2014-04-28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以及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且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类人一般较孤独、沉默、隐匿,不爱人际交往,不合群。既无什么朋友,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显得与世隔绝。常做白日梦,沉溺于幻想之中。这类人对人少的工作环境尚可适应,但人众多的单位和环境及需要交际往来的工作就很难适应了。 诊断人格障碍者为分裂型需符合下述项目中的三项:①奇异的信念和想法,或与文化背景不一致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②奇怪的、反常的或特别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不符合习俗或目的不明确。③怪异言语,如离题,用词不妥,繁简失当,表达意思不清楚;④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⑤对人冷淡,甚至对家族亲人也冷淡,缺少对他人的温暖与体贴;⑥表情淡漠,也缺乏强烈或生动的情感;⑦几乎是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主要亲属外无亲密朋友或知己。 其表现往往在儿童期就开始显露,至少也应该在青年期开始显著。如果成年以前没有任何人格障碍的特征或证据,就不能诊断为人格障碍(成年以后才开始出现的人格上的病态称为人格改变)。此外,由于年龄愈小,人格的可塑性愈大,故18岁以前不诊断为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人类个体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独立,需要父母亲的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占重要地位,儿童就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建立自己的早期人格的。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每个儿童不免要受到一些指责,但只要他感觉到周围有人爱他,就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但如果终日不断被骂、被批评,得不到父母的爱,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更进一步,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是非观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分离、独立、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进而逃避与其他人和事物的接触,这样就极易形成分裂样人格。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4-29
自己就是自己 不管什么人格 都是自己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