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跟密宗的差别在哪

如题所述

佛教分显宗和密宗,密宗是佛教之一,它也是佛所说的法。密宗从历史上看,也是源于印度,从分布地来粗看有唐密、藏密、杂密等,其中藏密主要兴盛于中国雪域西藏,唐密东传至日本。
显宗和密宗从发心和成佛上没有区别,但是还是有一些差别的,主要有以下六点:
1.如《三相灯论》: 《三相灯论》云:“一义亦不昧,不难方便多,是为利根故,极胜秘密乘。”“一义”, 是指密宗与显宗在究竟成佛的目标上没有差别,都承认通过最初发菩提心、中间积 累二大资粮,最后能现前色身与法身双运的佛果;
2. 密宗在见解、修行、行为、根基方面确实超胜于显宗。具体而言分别是:
①“不昧”:见解方面不愚昧。 见解分为胜义、世俗两种,在抉择胜义时,显宗没有如实抉择光明如来藏的本体; 在抉择世俗时,显宗没有通达一切显现是五智、五佛身的本体。
②“不难”:行为方面不难。 密宗依靠殊胜的直指方法,可将五种妙欲直接转为道用,不舍烦恼的同时证得菩提, 地道顿时获得圆满。
③“方便多”:修行方面具诸多方便。 这些方便方法,在显宗经论中并不明显,只是以隐藏方式叙述的。
④“为利根”:根基方面是利根。 如果对上师和密法有强烈信心,弟子当下即可开悟。
3.密宗揭示的是显宗的隐藏义,一个人如果只精通显宗,不可能解释得了密宗;但 一个人如果精通密宗,肯定能把显宗讲清楚。
4.要精通佛教的话,最好先对密宗道理总体上了解。
5. 显宗的一些经典其实跟密宗观点无二无别,但密宗有许多殊胜的窍诀和能力,这 是不可否认的。
6. 密宗不仅入门的途径多之又多,积累资粮的方便也不乏其数。密宗有很多不经千 辛万苦即能现前圣果的甚深方便。这些甚深方便,归根到底依赖于转变意乐——观 清净心。---详见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08
佛教是信佛的人所建立的信仰佛的宗教,佛教信仰者主要是出家到深山和庙里修炼的人群,称为僧人,当然,还有些凡俗社会的人们没有按照宗教仪式去修炼,但他们也信仰佛,称之为“居士”,严格来说,居士算不得真正的佛教修炼者。原始佛教是不分门派的,而且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也没有佛教,只是带着一批弟子修炼。佛教是后世弟子搞起来的一种人类社会的宗教形式。开始的原始佛教也没有什么密宗、禅宗、净土之分。这些法门都在佛教在流传过程中信徒们根据修炼的方法而形成的改良形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法门。净土、华严、禅宗这些都是大乘佛教的法门,大乘佛教是释迦去世后不长时间有人根据释迦所讲过的高层次的法理所创立的一种法门,认为佛讲的法是讲给普通人听的,为了自身的解脱而成罗汉果位,叫做小乘佛教,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固定下来了,一直流传到现在,但其着装,修炼形式都与原始佛教差别很大。而小乘佛教主要流行在东南亚,其修炼形式基本保持了释迦牟尼时代的特征。佛教传播的历史上,还有龙树菩萨传的一种秘密法门经阿富汉传入中土,当时为唐代,称为唐密,唐密已经失传了,还有一支由印度、尼泊尔传上入西藏,形成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中有显、密二宗,密宗是背后带徒弟秘密闭关修炼的,远避开凡俗人等,故称为密宗。净土、华严、天台等都是大乘佛教的不同修炼法门,属于派生的佛教修炼方法。禅宗严格说来不是佛法,因为修禅宗成不了佛,只能达到罗汉层次,故正确的说法应该称之罗汉法。因为其创始人达摩本身没有达到佛的层次,只是达到了罗汉果位,他根据自己对释迦牟尼所讲的“空”的理解而创立了【禅宗法门】,禅宗只传了六代,惠能之后已经断传,现在的禅宗已经无法可修了,只剩下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禅理而已。佛教中大约只有十几个法门,而佛家有八万四千法门,道家有三千六百法门,所以佛教、道教的佛法、道法实 际只是一小小部分而已,远不是佛家、道家的全部。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2-14
这个问题,问的本身有问题。
在佛的眼里,这种问题叫“非为正问。”,也就是说问的不正确。
佛教包括显宗和密宗,所以不能问佛教和显宗有什么差别,佛教和密宗有什么差别。因为他不是相提并论的两个东西,而是前一个东西包含后一个东西,因此它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所以问两者有什么差别,完全不合理。
第3个回答  2015-12-22
1、佛法不论门派,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2、如论门派即是自生堕落。
第4个回答  2015-12-29
题目就错了, 密宗是属于佛教里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