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小学叫实验小学?

如题所述

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应该是沿袭历史因素的。

最早的实验学校似乎是原来北京的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中学。1917年9月5日 正式开学。1931年7月1日,女师大与师范大学合并,正式成为师范大学附校"师大女附中"。1955年9月,由中央教育部直接管理,改名为"北京实验中学"。当时,郭沫若提校名,毛泽东,刘少奇等都很关注这所学校。取实验的名字,意义在于新中国新教育的探索。
有知友说是试验品,半成品。其实,这是中国文字的功力表现。在教育界,有个惯例,任何的放于学校操作的尝试性事务,绝对不叫试验,而叫实验。这个有本质的差别。区别在哪儿?下述文字取自于网络:
实验是对抽象的知识理论所做的现实操作,用来证明它正确或者推导出新的结论。它是相对于知识理论的实际操作。
试验是对事物或社会对象的一种检测性的操作,用来检测那里正常操作或临界操作的运行过程、运行状况等。它是就事论事的。
试验都是实验。但实验比试验的范围宽广。工厂的产品可以抽样检测,是试验。试验的结果可能是破坏性的,因此不能试验所有的产品。
——这个你就懂了吧,为什么教育不用试验而用实验。
一部分的实验学校,特别是省会,重点城市的,冠上城市名称的,是这一类型的。

第二种: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特色产物。

此种通常的实验学校,基本都是民办,或者民办公助,不是亲的。办民办学校,生存的基础是生源。为了招生,招到好学生,在宣传中必须增信(是“增”啊,不是确信),起名字也是增信的技巧之一。有可能的话,一定会把学校与品牌建立联系,比如某某附中啊,某某中啊,或者各地的特牛的学校,甚至包括某大,某华这样的品牌。当然,这种几乎都是被品牌方允许的,毕竟也是一笔教育经费收入。但从实际上看,是不输出教师,不输出管理的。最多给点儿指导,是品牌输出,不是品质输出。故而,不能叫的太直接,又要显得名正言顺,就得在品牌下地点上增加个词儿,于是,实验,示范,基地,合作,之类之类的就出来了。
这种实验学校多数冠以品牌名称。但品牌实验学校,相当部分的也还算对得起这两个字,毕竟能叫这个牌子这俩字儿的学校的投资方都不是小鱼小虾,能得到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也有银子。因此在师资上也不会很差,所以教学、管理上没把实验变成试验。此外,学校很关键的还是生源,好学生,好老师,好成绩的循环就是良性的循环,实现这个循环也需要靠品牌和实验撑腰。

参考资料

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79250/answer/12276693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13
实验小学和实验中学一般都是附属于一个大学,而且是那种培养教师的大学,大学生毕业后就到小学和中学实习,这是原来“实验”的意思。不过现在大多数实验学校都是指那种采用新的教材或新的教育方法的创新类学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