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栽植黄杨木

如题所述

一、播种繁殖

1、播种时间:黄杨播种的时间一般在9月初,此时的温度适宜,有利于种子的生根发芽,太早或太晚都会影响幼苗的发育。

2、选种催芽:为了保证黄杨种子的出苗率,选用颗粒饱满的种子,浸泡到清水中进行催芽,也可以用赤霉素,但一定要注意浓度。

3、盆土配制:种植黄杨需要用疏松肥沃的土壤,土中要施入有机肥,同时还要喷洒多菌灵等杀菌消毒,保证植株健康生长。

4、进行播种:将黄杨的种子和沙子混合后,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细土,并盖上草帘进行保湿。等到次年3月再将草帘子除去,并注意控温。

二、扦插繁殖

1、扦插时间:黄杨扦插的时间多在夏季,此时扦插有着较高的成活率,如果在室内进行,对时间的要求也不严格,但一定要注意温度。

2、插穗处理:黄杨通常用当年生的嫩枝作为插穗,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都可以,上下剪口要在节附近0.5厘米的地方,剪下后先放到阴凉通风处。

3、选择苗床:扦插黄杨的苗床一般要选在土层深厚、地势较高的地方。扦插前先清除里面的石块,以免影响根部生长。然后将其做成1米高的畦,并用吡虫啉和代森锰锌浇灌,消灭土里的害虫和病菌,之后适当施肥。

4、进行扦插:将黄杨的枝条插入到土壤中,深度为茎节埋到土中1厘米左右,同时要和地面形成45度的角。扦插后浇透水,等到它生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来源】
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茎枝及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xus sinica (Rehd.et Wils.)M.Cheng [B.microphylla Sied.et Zucc.var.sinica 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茎枝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6m。树皮灰色,栓皮成有规则的剥裂;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节间长0.5-2cm。叶对生;叶柄长1-2mm,上面被毛;叶片革质,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通常中部以上较宽,先端圆或钝,常有小凹口,基部圆或楔形,长1-3cm,宽0.8-2cm,叶面光滑,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侧脉明显,中脉上常密被白色短线状钟乳体。穗状花序腋生,单性,雌雄同株,花密集,花序轴被毛;苞片阔卵形,长2-2.5mm,背部多少有毛;雄花约10朵,无花梗,外萼片卵状椭圆形,内萼片近圆形,长2.5-3mm,无毛,雄蕊连花药长达4mm,不育雌蕊有棒状柄,末端膨大,高2mm左右;雌花多存于花序上部,萼片6,排成2列,长达3mm,花柱3,子房3室,子房较花柱稍长,无毛,柱头粗厚,倒心形,下延达花柱中部。蒴果近球形,长6-10mm,宿存花柱长2-3mm,由3心皮组成,沿室背3瓣裂,成熟时黑色,径约1cm。花期3-4月,果期5-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600m的山谷、溪边、林下,现可栽培作观赏用。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及陕西、甘肃、四川、贵州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26-30℃。可在空旷地或荫蔽的环境生长。在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打插繁殖。春、夏季扦插,以春季较好。选择二年生枝条,长 12-15cm,剪去叶片,按行珠距6cm×6cm斜插于苗床中,入土深度为描条的1/2,稍压后浇水,保持湿润。插后40-50d可以定植,按行株距60cm×60cm开穴,选阴雨天种植。
田间管理 定植成活后,每年中耕除草3-4次,春、夏季各施1次人粪尿或复合肥,秋后冬初追施1次厩肥或草木灰。追肥后进行培土。冬季适当修剪过密枝或弱枝。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22
播种扦插
小叶黄杨用扦插繁殖可随时进行,但以夏季采用当年生长的嫩枝条作插穗成活率高。用砂质土壤作扦插基质,把插穗基部削平,斜插入插床中,以利于透气、透光。扦完后,插床上要搭棚遮荫,防止太阳光直晒,经常喷水保持湿润即可。当年扦插的小苗根系不发达,易受冻害,冬季可用杂草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护越冬。 种子一般在10月份成熟。小叶黄杨的种子经春化阶段而具有隔年发芽之特性,因此种子采集后应用较湿润的砂埋藏,到翌年春再翻出种子播种于砂质土中。小叶黄杨种子不可晒干存放,晒干了的种子出苗率低,或长时间不发芽。蒴果秋季成熟,晾干后3瓣裂,脱出种子。不宜日晒,宜混干沙储藏至翌年春播。实生苗生长极缓慢,生产中多用扦插育苗。于早春新叶抽出前剪去1--2年生嫩枝,作带叶插穗,下端浸NAA或IBA溶液后,插入湿沙床内。床面保持稀疏光照,喷雾保持湿润,约一个月可发根,2个月左右移植入圃地培育。第一年夏秋季需适当遮荫,第二年以后,可一般管理。生长盛期,每月施氮肥水1--2次,秋后停止施肥。培育2-3年生苗,可用小盆栽植;4-5年生苗,方用于花坛镶边或地植。
病虫害防治
黄杨绢野螟是黄杨的主要虫害,合理用药:用药防治仍是控制该虫的重要应急措施。搞好虫情测报,适时用药,用药防治的关键期为越冬幼虫出蛰期和第1代幼虫低龄阶段,可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等有机磷农药,还可推广使用一些低毒、无污染农药及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BT乳剂等。喷药应彻底,对下部叶片也不应漏喷。
保护利用天敌:对寄生性凹眼姬蜂、跳小蜂、百僵菌以及寄生蝇等自然天敌进行保护利用;或进行人工饲养,在集中发生区域进行释放,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危害。
盆景制作
盆景取材
一是采用播种或扦插繁殖,但培育时间长,且很难得到盘根露爪、苍劲古奇的好素材。二是挖取老桩。老桩挖取以夏季为好,春秋次之,冬季最差。采挖后的桩坯可用塑料袋包裹根部保湿。栽种时要去除下行的主根,剪去大部叶片,以防失水,确保成活。可先露地养坯,亦可直接上盆,但须培养两年以上,方可造型制作。 用盆选择
可选用宜兴紫砂盆或浅色釉陶盆。盆的形状、大小可根据桩体大小、造型形式而定。原则上悬崖式宜用方形或圆形的千筒盆,斜干式、曲干式、丛林式等,宜用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的盆。

盆栽用土

小叶黄杨喜肥沃的沙质壤土,盆栽用土以肥沃疏松、通气透水性好的沙壤土为佳,亦可用炉渣40%、腐质土或菜园土40%、河沙20%混合配制。 上盆时间
以春夏之间最好。栽种时应剪去过长、过密的根,可结合造型的需要,对根部进行修正,使根系在盆中自然舒展。栽植的深度不宜过深,覆土透水后,将其置于半阴处,保持盆土湿润,勤向叶面喷水,30天左右待植株生长后,即可转入正常养护。
造型制作
应依据植株的基本树相,顺其自然之势,进行艺术造型。造型手法可剪、可扎,但攀扎以夏、秋最好,此时枝条较柔韧,易弯曲;修剪宜春季进行。小叶黄杨萌发力虽强,但“无叶则不发”,因此无论是造型还是日常修剪,对不到位的枝干可采用“逐段留叶,短截逼芽”的方法,使其逐步下行发芽到位,不可盲目追求一步到位。
养护管理小叶黄杨喜湿,需经常浇水。5至8月是黄杨的生长旺盛期,可结合浇水追施几次稀薄的腐熟饼肥。要随时注意修剪徒长枝、重叠枝及影响树形的多余枝条。要及时摘去小叶黄杨所结的果实,以免消耗养分。换盆时间,一般中小盆可2至3年、大盆5年进行一次,对生长较弱的植株应及时翻盆。结合换盆,剪除部分过长过密的老根,更换新的培养土重新种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