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奏鸣曲D大调Op10No3的创作背景及感情,

您好,我刚刚阅读了您回答一位知友的问题,是关于多芬奏鸣曲D大调Op10No3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第一乐章的。我觉得写的很好。请问,能不能帮我分析一下第二和第四乐章?曲体分析,演奏注释,谢谢!

第七钢琴奏鸣曲
  (献给冯·布朗伯爵夫人)
  D大调 op.10 No.3

  这首奏鸣曲是Op.10的最优秀作品,它给人的印象最深、感受最大、极富情趣,这是由于这首奏鸣曲比以前任何作品更为成熟、更有增进、技巧表现更合乎贝多芬的个性,深刻地表现了贝多芬内在的精神活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真正体验内涵的音乐诞生了,形象化的内容更为丰富多样,它与下一首《(悲怆)奏鸣曲》相比是毫不逊色的。
  据考证,此时贝多芬丰富的创作思想暂时还未找到完善的形式,而听觉的日渐衰弱又给他带来了人生的巨大苦闷、烦忧和压抑。在这一时期之间(约1796一1798),作为钢琴家的贝多芬常在布朗伯爵夫人家演奏,这首奏鸣曲就是他献给伯爵夫人的三首奏鸣曲之一。
  这首奏鸣曲与前两首简练的三个乐章奏鸣曲不同,因为它又恢复了寻找丰富的主题组成、扩展了奏鸣曲快板乐章的形成,又回到了雄伟的四个乐章的结构世界。在这里采用四个乐章的形式对奏鸣曲的传统不仅仅是在外在结构上,而更多的是在其内部构成及处理上、在新主题的展开上、对传统奏鸣曲形式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实质性的改革尝试,而这一改革在本奏鸣曲的宏伟第一乐章里表现得最成功。第二乐章的缓板、第三乐章明亮如歌的小步舞曲则表达了贝多芬不曾有过的深刻的、带有悲痛的热情。终曲回旋曲是紧凑和压缩的,在节奏方面大为长进,潜化着贝多芬典型的朝气勃勃的幽默情绪。总之,这首奏鸣曲的性质是奇异而神秘,使得此曲成为初期奏鸣曲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兰兹曾公正地认为这首奏鸣曲是“最富有交响性”的作品之一。罗曼·罗兰非常正确地指出了这首优秀的奏鸣曲“不够有机地连贯。”“这是由于艺术家还未加以思考,如何把丰富的印象在自己的作品中联结起来。”贝多芬曾经对其弟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将正陷于悲哀里的人的心理状态,用各种光线和阴影的微妙变化来加以描绘出来。”
  我们可以从这首奏鸣曲中那激昂奋进的音调感受到贝多芬特有的性格特征,找到贝多芬创作上新的可能性。不能忽略的是:在这首奏鸣曲中,层次分明的齐奏,表现了贝多芬对钢琴交响性的追求,而在不规则中蕴藏着内在的规律,在狂热的感情中,包含着充满哲理的追求,而冷静内在的逻辑思维又进发出冲破枷锁与烦忧的火花。此曲中的技术和感情深度得到了一定的挖掘,旋律、和声及丰富进行的音调、各种发挥作用的七和弦,是贝多芬创作中与巴赫及浪漫派相关连的一个具有特点的环节。主题之间的对比、调和以及有机性的发展,显示出贝多芬的作曲技巧已更为圆熟。贝多芬以其华丽灿烂、坚定有力的音乐思想,倾入了许多激动、痛苦的感觉,使这部作品出色迷人。

  曲体分析

  第一乐章 急板 (Presto) D大调 2/2拍子 奏鸣曲式
  1.呈示部(1—124)
  (1—16)主要主题 (D)
  (17—22)连接
  (23—30)第一副主题 (b一#f)
  (31—53)连接
  (54—65)第二副主题 (A)
  (66—93)第一个结束主题
  (94—105)第二个结束主题
  (106—113)第三个结束主题
  (114—119)第四个结束主题
  (120—124)引向展开部
  2.展开部(125—183)
  3.再现部(184—294)
  (184—193)主要主题 (在原调上)
  (194—204)连接
  (205—297)第一、第二副主题 (e—D—b)
  4.尾声(298—344)
  第二乐章 悲哀的广板 (Largo e mesto) d小调 6/8拍子较高等级的回旋曲式(用“幻想曲”代替展开部的自由奏鸣曲式)
  1.呈示部(1—29)
  (1—9)主要主题 (d)
  (10—17)连接
  (17—26)副主题 (a)
  (26—29)结尾
  2.“幻想曲”(30一43)
  3.再现部(44—65)
  (44—48)主要主题 (在原调上)
  (49—56)连接
  (57—65)副主题 (d)
  4.尾声(65—87)
  第三乐章 快板的小步舞曲 [Menuetto(Allegro)] D大调 3/4拍子 复合歌谣曲式
  1.主歌谣曲式(1—54)
  (1—16)第一部分 (D)
  (17—24)中间部分
  (25—54)第三部分 (在原调上)
  2.三声中部(55—86)
  3.主歌谣曲式的再现(1—54)
  4.没有尾声
  第四乐章 快板的回旋曲 [Rondo(Allegro)]D大调 4/4拍子 较低等级的回旋曲式(三个插部)
  (1—9)主要主题 (D)
  (9—24)第一插部
  (25—33)主要主题的第一次再现 (在原调上)
  (33—34)模仿连接
  (35—55)第二插部
  (56—64)主要主题的第二次再现 (在原调上)
  (64—83)第三插部
  (84—92)主要主题的第三次再现 (在原调上)
  (92一113)尾声

  第一乐章

  此乐章的奏鸣曲形式结构比起以前的奏鸣曲要复杂得多、细腻得多,更拥有紧凑的双重结构感性质。乐章的形象化内容在开始时是神秘的,以同音跃进开始的开头动机率直地表示出全曲中那难得一见的活力。在关系小调上出现的第一副主题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巨大乐句,第二副主题却变成呼吸较短促、但具有前进性格的乐句,从而避开了通常的抒情旋律要素,这是贝多芬经常使用的手法。展开部再度以新的主题在激烈跃进中爆发,是主要主题的变形,规模也相当大,一系列的离调并向再现部一口气投掷过去,犹如一条强大的弧线,这种作法已经预示了此后Op.3 NO.2《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展开部。尾声也是很有发展性,充满了运动和生命,成为整个乐章统一的最大依据。
  这儿没有第三、第五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的英雄性音调,也没有旋律鲜明对比的表达,但感情上的表现是引人入胜的,虽然没有明显的对比混合,但音乐的逻辑联想是丰富的、是很深刻的形象。贝多芬绝妙地合理安排了主题的轮流出现,使音乐的连奏更显得自然、从容。这儿还是显露出贝多芬通常所具有的标题性倾向,以形形色色、浮光掠影般的大自然印象和感受为主要内容。
  总之,此乐章植入无比丰富的曲思,结构富有逻辑,形式完美,离调的调性布局与逻辑布局非常清楚,构思的规模很是交响化。所有的段落内实现统一的速度、统一的脉动,虽有较多的停顿和休止,但却给人从内心感到音乐是连绵不断的进行,而且是必须发展而成的印象,感觉到它是简明统一的整体。

  演奏注释

  [弱拍起]开头的四个下降式的齐奏四分音符是重要的动机,它提出了一个疑问般的主要主题,这个暗示性动机构筑、包含和支持了全乐章的重要动机,听起来有点凄惨,然而又率直地表达了一种活力。贝多芬这独有的、富于内含动力的素材
  动机,不是旋律性的,而是音的组编构成的,它以形象化充满着一种神秘的、自信的音乐表达。
  [1 ]第一句不应当渐强或将结束时渐慢。
  [4]这里是一个问号,一个疑虑,终于属音上。A音上的sf应当象弦乐组句子结束时管乐组的起奏一般,延长号大约等于1小节。随后的六和弦的线条连奏十分重要,这是一种安定的回答,很有和声感,高音声部应当明亮。
  [10]右手的六度分解通过后乐句的变奏重复进行外部扩展,注意旋律声部始终在第二个八分音符上,必须连贯突出。扩展的目的是为了加固调性,上下声部的感觉应该象乐队里的全奏一样。
  [12]这个sf只管八度低音的属持续音A音。
  [13]左手具有宗教色彩的断奏应当明显,铿锵有力。
  [16]这里的节奏风激烈,是主要主题形态的引仲和变奏,它无形中形成了决定性的爆发。
  [17]从主动机开始。
  [20]句子的结尾不必放慢,要有气势,感到是一种挑战,极强迈入三个八度的ff。
  [22]停在平行小调(b小调)的半终止上,延长号大约等于1小节。
  [23]以b小调开始的极为优美的第一副主题,它犹如在辽阔的地方唱起一首自由自在、天真无邪的歌曲,不要过分地表情。要注意左手分解和弦的匀称整齐和小节上所标出的自然连线,左手是清纯、轻盈进行方向相同的音型伴奏,要弹奏得十分透亮、连贯,右手的旋律要优美弹出。
  [31]这里并非所有的八分音符都是旋律音,因为此单声部的线条中隐藏着几个声部应清楚做出。左手要积极掌握好句法,sf只管左手的三度进行。
  [33]左手的三度跳音进行必须有弹性,干脆利落。
  [35]回到A大调,sf同样只管左手的三度进行。
  [38]这3小节应极为均匀、轻巧,是mp的音量,丝毫没有力度的变化。
  [41](cresc.)要很明显,运动是占了优势,高潮的ff以后立刻渐弱。左手的音阶式进行应当均匀,右手的衔接要准确,不能有间隙。
  [49](cresc.)是动力的推进,它的增长是强烈的,要强调做出来。
  [51]这里四分音符的三连音要很清晰、均匀,不必太连贯。
  [52]右手的颤音要有节制,注意音色的流动。
  [53]右手的A音与左手的第一个四分音符要同时离键,在A大调结束。从第三拍起是第二副主题,开始的倚音可弹成两个八分音符,象是鸟鸣的音调,是一个气息短促、活跃的前进乐段。
  [56]左右手的弹法象拨奏一般,休止符充满着一种紧张感。
  [60]用完全终止结束。旋律转到高音区时,出现了音区的对比,相互呼应创造了鲜明的音响远近感,鸟鸣的音调形象更明确了。
  [65]突然停在导音#g音上。
  [66]左手上是本乐章的基本动机,它被巧妙地展开了,又充满力气地活动起来。这一动机的第二个音始终是中心音,它是同一音乐思想体系的延续。右手的第二个音是sf,离调所接触的调性是(D—c—d—bB)。
  [69]中间声部可以明显,但仍须关照高音声部旋律线条的继续。
  [75] 第一拍是强拍,各自具备不同的任务:第一sf是上行的弹簧;第二sf几乎是绝顶;第三个形成山头之音,感情勃发、热烈昂奋,一定要做出有层次、有程度的把握。
  [78]这两个p应当在(cresc.)以后突然出现,仿佛给予一种安定、喘息的感觉。
  [86](cresc.)应当配合好下面的进行。
  [87]右手长音和弦要保持到底,左手的音阶式八度下行须极其平均,它是响起了与周围世界融合在一起的欢呼和狂喜地奔跑。
  [92]右手切分的和弦要切实保持到底,左手的八度要弹得短促。
  [93]左手的低音深厚些,在触及开头的动机时要突出(A—B一#C)的音阶式线条,右手的跳音同样应当充分、扎实。
  [97]右手音型转为一阵“铃铛声”,又是一种力的移动,左手的持续音A音要保持到底。主导的四分音符动机转到左手上,而音阶式的低音进行则转入了高音声部。
  [106]最弱音的和声急转步伐,它安静、透明,仿佛是听到远处传来的回声。每个小分句的pp要细腻柔和地做出,二分音符的线条要处理得很朴素,不要丝毫表情,可稍微突出#F音和B音。速度如前,内心要有四分音符脉动的感觉。
  [107]不完满的完全终止,以四声部来呼应。
  [109]完满的完全终止。
  [113]再一次建立在第四音符的基本动机基础上,是主动机构成的有持续音的重复终止,这动机的中心音始终是第二个音,第四个音要轻巧地放掉。左手是p,右手是pp,延长音的低音A音应清晰,不能间断,和声属主功能每一节交换一次。
  [120]这5小节是引向重复或引向展开部的开始。
  [125]展开部从B大调开始,以基本动机作为材料进行了极为活泼的展开,而且还伴以相当自由的转调手法。这个展开部又特别严格地保持了不断运动,虽然单纯,但感情是激烈的,它以新的形象充满了不安、尖锐的音调,这似乎暗示将在《田园交响曲》中出现的暴风雨形象。
  [130](cresc.)要一气呵成。
  [132]左手以八分音符震音做出ff,可以处理成一股猛烈的音乐,右手的音程要显示出声部来。
  [141]明确ff的骤然开始,它是另一种音乐——轰隆声、喊叫声、一阵暴风雨般的喧腾。左手上行的第一个音要清楚,以强劲的线条一直接连,形成优美的音乐流泻。
  [145]这些sf只在右手上。
  [161]左手高音(G.F.D)并不是低音声部的继续,而是独立的声部。
  [162]左手新切入的音型不能太生硬粗暴,要认真考究分句感。
  [167]到达主调的属和弦,并将这个和弦延伸17小节,以达到更有期待感的目的。
  [173]右手第一个八分音符A音是低音声部四分音符线条的继续。
  [176]注意sf标记的地方,做出真正的、强烈的、勇猛的音响来。
  [183]在喧腾之后,由延长记号打断,强奏后转入再现部。
  [184]再现部的变化反映了贝多芬曲式上常见的多抒性,仿佛要用自己的声音填满所有的空间。首先主要主题回到了主调之上,准确地再现开始的乐段,不断消失的片断比呈示部扩展了,有时逐渐安静,有时隐伏了一股连续的强大弧线活力,音区间(cresc.)效果朴素又富有表情。有关呈示部的注释同样适用于再现部。
  [194]象是乐句的重复,但很快又转到了e小调。
  [195]这些sf只管左手八度。
  [20l]e小调的半终止延伸了4小节。
  [293]全音符都要保持到底。
  [294]极其自然地开始了一个小连接段落,它在渐强中用转调进行连续不断地模进,最后进入从下属调(G大调)开始的尾声。
  [298]尾声开始,经过的g小调和bE大调都只用主动机发展,并用同音异名转回主调。
  [305]4小节的动机结构每次都从右手开始,形成一条有机的旋律线,它完善了本乐章内的平衡与统一。
  [327]用完全终止结束。在音型化的主持续音上方用重复终止,它加固了主调性D大调,沉静、优美、清澄,表现出一种被净化的境界。要强调四个音符组成的基本动机依次出现在高音声部和中间声部。
  [333]只有唯一的一个主和弦段落,要注意经过音和辅助音作装饰。
  [334]逐步做出从弱至很强的(cresc.)效果来,明确低音步伐内紧密关联的有机进行。
  [341]最后的强奏按照严格的速度。追问

演奏注释有没有关于第二第四乐章 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这首奏鸣曲是Op.10的最优秀作品,它给人的印象最深、感受最大、极富情趣,这是由于这首奏鸣曲比以前任何作品更为成熟、更有增进、技巧表现更合乎贝多芬的个性,深刻地表现了贝多芬内在的精神活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真正体验内涵的音乐诞生了,形象化的内容更为丰富多样,它与下一首《(悲怆)奏鸣曲》相比是毫不逊色的。  据考证,此时贝多芬丰富的创作思想暂时还未找到完善的形式,而听觉的日渐衰弱又给他带来了人生的巨大苦闷、烦忧和压抑。在这一时期之间(约1796一1798),作为钢琴家的贝多芬常在布朗伯爵夫人家演奏,这首奏鸣曲就是他献给伯爵夫人的三首奏鸣曲之一。  这首奏鸣曲与前两首简练的三个乐章奏鸣曲不同,因为它又恢复了寻找丰富的主题组成、扩展了奏鸣曲快板乐章的形成,又回到了雄伟的四个乐章的结构世界。在这里采用四个乐章的形式对奏鸣曲的传统不仅仅是在外在结构上,而更多的是在其内部构成及处理上、在新主题的展开上、对传统奏鸣曲形式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实质性的改革尝试,而这一改革在本奏鸣曲的宏伟第一乐章里表现得最成功。第二乐章的缓板、第三乐章明亮如歌的小步舞曲则表达了贝多芬不曾有过的深刻的、带有悲痛的热情。终曲回旋曲是紧凑和压缩的,在节奏方面大为长进,潜化着贝多芬典型的朝气勃勃的幽默情绪。总之,这首奏鸣曲的性质是奇异而神秘,使得此曲成为初期奏鸣曲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兰兹曾公正地认为这首奏鸣曲是“最富有交响性”的作品之一。罗曼·罗兰非常正确地指出了这首优秀的奏鸣曲“不够有机地连贯。”“这是由于艺术家还未加以思考,如何把丰富的印象在自己的作品中联结起来。”贝多芬曾经对其弟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将正陷于悲哀里的人的心理状态,用各种光线和阴影的微妙变化来加以描绘出来。”  我们可以从这首奏鸣曲中那激昂奋进的音调感受到贝多芬特有的性格特征,找到贝多芬创作上新的可能性。不能忽略的是:在这首奏鸣曲中,层次分明的齐奏,表现了贝多芬对钢琴交响性的追求,而在不规则中蕴藏着内在的规律,在狂热的感情中,包含着充满哲理的追求,而冷静内在的逻辑思维又进发出冲破枷锁与烦忧的火花。此曲中的技术和感情深度得到了一定的挖掘,旋律、和声及丰富进行的音调、各种发挥作用的七和弦,是贝多芬创作中与巴赫及浪漫派相关连的一个具有特点的环节。主题之间的对比、调和以及有机性的发展,显示出贝多芬的作曲技巧已更为圆熟。贝多芬以其华丽灿烂、坚定有力的音乐思想,倾入了许多激动、痛苦的感觉,使这部作品出色迷人。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4-05

创作背景:

据考证,此时贝多芬丰富的创作思想暂时还未找到完善的形式,而听觉的日渐衰弱又给他带来了人生的巨大苦闷、烦忧和压抑。在这一时期之间(约1796一1798),作为钢琴家的贝多芬常在布朗伯爵夫人家演奏,这首奏鸣曲就是他献给伯爵夫人的三首奏鸣曲之一。

感情色彩:

我们可以从这首奏鸣曲中那激昂奋进的音调感受到贝多芬特有的性格特征,找到贝多芬创作上新的可能性。不能忽略的是:在这首奏鸣曲中,层次分明的齐奏,表现了贝多芬对钢琴交响性的追求,而在不规则中蕴藏着内在的规律,在狂热的感情中,包含着充满哲理的追求,而冷静内在的逻辑思维又进发出冲破枷锁与烦忧的火花。此曲中的技术和感情深度得到了一定的挖掘,旋律、和声及丰富进行的音调、各种发挥作用的七和弦,是贝多芬创作中与巴赫及浪漫派相关连的一个具有特点的环节。主题之间的对比、调和以及有机性的发展,显示出贝多芬的作曲技巧已更为圆熟。贝多芬以其华丽灿烂、坚定有力的音乐思想,倾入了许多激动、痛苦的感觉,使这部作品出色迷人。

评价:

这首奏鸣曲是Op.10的最优秀作品,它给人的印象最深、感受最大、极富情趣,这是由于这首奏鸣曲比以前任何作品更为成熟、更有增进、技巧表现更合乎贝多芬的个性,深刻地表现了贝多芬内在的精神活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真正体验内涵的音乐诞生了,形象化的内容更为丰富多样,它与下一首《(悲怆)奏鸣曲》相比是毫不逊色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4-20
不是我写的,是从网上找的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第3个回答  2014-04-20
去百度百科自己看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