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全身发黑已经快要死了是什么病状?

之前金黄的,很美。现在奄奄一息了,翻肚皮。快救我吧!

鱼体发黑,通常是因为这几种情况造成:水质不好、坚鳞病、食物中毒等等。
  具体做法如下:
  一,水质引起的细菌感染:应考虑先消毒。先把病鱼隔离于盆子,在盆里加入少许漂白粉,浸泡消毒两个小时。鱼缸换新水,留少量水,倒入多点漂白粉,将泥沙翻动,浸泡12小时后换入新水,再浸泡12小时,之后加入干净水至八分满,将鱼放入。要保持良好的水质,需注意勤换水,自来水不能直接加,应沉淀几小时后再加入鱼缸。
  二,坚鳞病:首先把病鱼隔离,把发黑的金鱼捞出放在一个小盆里。用黄粉100升5克的份量每天洗鱼身1次,清洗二周,其后再放4%的盐加2%青霉素泡鱼。
  三,食物中毒:一般会引发肠炎,导致鱼体发黑。可隔离病鱼,保持干净的水质,静养。期间暂停喂食。查找毒源,避免再次中毒。
1 鱼受到惊吓会出现黑斑,一段时间后会消失的。
2 水质不好或水质不适应,水质不好时应该加强换水,水质不适应该马上把水换了,调节好水质。
3 车虫病(黑体病)。此病的症状是病鱼弱,色泽暗淡,病灶在鳃部时导致呼吸困难,漂游于水面。车*虫寄生在皮肤或鳃部引起,水温在25℃以上的5~8月为流行期。如果是黑体病,建议采用1%食盐水饲养;百万分之二十高锰酸钾溶液浴10~20分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8
1、发病原因
金鱼的发病原因很多,有些是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有些是因细菌、寄生虫感染所致,有些与长途运输有关。

(1)温差变化:金鱼在换水时,新旧水温相差5度或更多,常会引起鱼体不适,导致发病。尤其是在春季、秋季、和冬季,换水时要格外注意。

(2)水质变化:金鱼的饲水,由于投饵过多,残饵发酵引起水质变坏,如不及时换水,会诱发金鱼生病。此外,刚放出来的自来水,由于晾晒时间不够,金鱼放入后引起身体不适或中毒死亡。或是自来水中投放去氯药品大苏打数量过多,引起水质白浊,如不注意观察,会引起金鱼死亡,这种情况在高温天气尤多见。

(3)水土变化:金鱼经过长途运输,到达一个新的环境中,由于异地气候和水质差异,如果调理不当,会诱发金鱼生病。

(4)机械损伤:金鱼在日常捕捉或运输中,粗心大意或操作不当,导致金鱼鳞片脱落或器官损伤,如观察不及时,容易诱发金鱼生病。

(5)病菌感染:每年的春秋两季,是金鱼都会遇到的两个易发病的季节,这是自然环境引起的,人力难以抗拒,如果疾病判断不准确或用药不当,都会引起金鱼大批死亡。常见的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真菌引起的肤霉病、细菌引起的白头白嘴病和肠炎等。
第2个回答  2020-10-08
金鱼身上变黑的原因
  得了黑斑病黑斑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

  发病原因

  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在捕捞、运输时小心一点不使鱼体受伤,放养新鱼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的发生、投放活饵料时注意清洁消毒。水质保持清洁以隔绝水霉菌的生长。一般可以防止此病的发生。

  症状和病变

  鱼体长出“黑斑点”,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一年四季皆会出现此病。

  治疗方法

  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cmx55cmx45cm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着。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极为常见的观赏鱼疾病。

  C、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D、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E、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金鱼的生活环境
  金鱼比较适应群养和密集养殖。但家养不可密度过大,比较理想的水鱼比重要达到1000:1,金鱼体长和鱼缸长度要达到1:10以上,这样能保证水质良好,溶解氧充足,否则养殖密度过大会导致水质腐败迅速,水中溶解氧不足,金鱼很容易病亡和缺氧死亡。

  金鱼是变温动物,对水温适应性比较强,体温随着水温而变化,在0-39摄氏度的水温下都能存活。但金鱼不能适应水温剧变,温度急剧升高或下降超过5摄氏度,都可能危及金鱼的生命。金鱼的生长最适温度在20-28摄氏度,这个水温下,金鱼生长发育最旺盛,食量、排泄量和耗氧量都是最大的,这时金鱼最鲜艳活泼。

  在养金鱼的实践中,水温处在最适温度,细菌很容易滋生,水质很快变坏,需要频繁换水,否则金鱼会生病死亡,给管理带来麻烦。而金鱼在15-20摄氏度的水温下,生命活动也很正常,只是没有最适温度下那么旺盛,但在这个温度下水质能保持比较长时间。因而,可以把水温控制在15-20摄氏度。

  冬天来临后,要注意把金鱼搬到室内,保证水温在5摄氏度以上,虽然0摄氏度以上都能存活,但当水温低于5摄氏度,金鱼的生命活动就大幅降低,金鱼生长停滞,显得呆滞,色彩暗淡。

  金鱼对水质适应性比较强,有一定的耐脏水能力,也比较耐酸碱,酸碱度(pH值)在5.5~9.5的水质都能存活。偏碱性的水质比较适合金鱼生长,但碱度不能过高,pH值不能超过8.5。金鱼在酸性水质下会出现食欲不振和动作呆滞,生长停滞。金鱼虽然对水质的适应性比较广,但是,金鱼不能耐受水质急剧变化,水质急剧变化很可能导致金鱼生病,甚至危及金鱼生命。

  在实际饲养中,为了使得鱼缸保持水清、氧足,需要经常对鱼缸进行换水。为了不能急剧改变水质水温,换水采用兑水的方法,不要一次性换掉所有的水,以免金鱼产生水质和水温不适应病症。如果能滤去食物残渣和排泄物,每天换去十分之一的水即可。如果无法滤去食物残渣和排泄物,则每天换去三分之一的水,气温高水质变坏快,可以适当增加每天的换水次数和换水量,但需要注意晾晒新水保证溶解氧充足。

  金鱼的食性很广,属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要求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无机盐类和微量元素。面包屑、米饭、蔬菜叶、虾米、肉类等金鱼都吃,金鱼更喜欢活食,活食饲养的金鱼生长更好。

  在喂食金鱼时,尽量不要投油腻的饵料,油星会封堵鱼缸的液面,导致水中溶解氧不足,很可能让金鱼窒息死亡。如果投面包虫等活食,一定要注意保证活食不带病菌,否则很容易让金鱼生病。不要大量投饵料,以防过剩饵料污染水质,每天投一两次饵料,每次饵料投放量够金鱼10分钟左右吃完即可。不要长期投喂单一的饵料,要混合投放饵料,保证营养全面而充足。

  金鱼是性情温顺的宠物鱼,很少出现大鱼攻击小鱼的争斗情况。但是,孕产期的金鱼性情则可能会出现大变,变得凶狠好斗,因而,孕产期的金鱼要单独一个鱼缸养。

  金鱼的饲料
  在金鱼的饲料中,必须具有营养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一定量的无机盐类及微量元素等。

  1、动物性饲料

  动物性饲料是金鱼最喜爱吃,而且营养最丰富的饲料之一。它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1)鱼虫(俗称红虫、水蚤),是孳生在污水坑塘、池、江河中的浮游动物,是各种水蚤类的俗称。常用鲜活的红虫适当投喂(指不过剩)的金鱼要比投喂其他代用饲料的金鱼发育快,颜色鲜艳、鱼病发病率也相应减少。

  (2)剑水蚤,体呈青灰色,(俗称青蹦),它属甲壳动物中的桡足类。因它们游动快,所以难捕食,而且剑水蚤还能咬伤小鱼苗,所以,投喂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

  (3)草履虫 (俗称灰水),它是浮游生物中几种原生动物的俗称。如草履虫,可用稻草培养,最适宜投喂刚孵出的鱼苗。

  (4)孑孓 蚊子的幼虫,(南方称为血虫,北方地区称为油蹦),是摇蚊的幼虫,体色血红,故得名为血虫,其营养丰富,价格也比较贵。需要冷藏,一般爱好者直接将其冷冻后投喂。

  (5)水蚯蚓,种类很多,水蚯蚓金鱼最爱吃,它们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

  2、植物性饲料

  金鱼的饲料当然是以动物性饲料为最理想,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缺乏动物性饲料的情况下,植物性饲料可以成为救急或维持生命的辅助饲料。常见的有芜萍、水草等,其中芜萍是种子植物中体形最小的种类之一。

  植物体无根茎细小如砂,营养成分也较好。另一种是小浮萍,它有一条细丝状根,金鱼在饥饿时也要吃,一般只可喂较大的金鱼,但不可多喂,喂前要仔细检查有无害虫和虫卵,或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片刻再喂,否则很容易带入病菌和虫害。

  3、合成饲料

  发展规模金鱼养殖业,光靠捕捞天然饵料鱼虫不能满足需要,除开展人工培养鱼虫外,还必须发展配合颗粒饲料的生产,供应市场,一方面可解决养殖场的饲料来源,另一方面也可满足金鱼爱好者家庭养玩金鱼的需要。

  合成颗粒饲料要求营养成分齐全,符合金鱼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成分应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等5大类。有了人工合成饲料,家庭饲养金鱼就方便多了。

金鱼鱼体发黑,通常是因为这几种情况造成:水质不好、坚鳞病、食物中毒。
应对措施

一,水质问题。引起的细菌感染,应考虑先消毒。先把病鱼隔离于盆子,在盆里加入少许漂白粉,浸泡消毒两个小时。鱼缸换新水,留少量水,倒入多点漂白粉,将泥沙翻动,浸泡12小时后换入新水,再浸泡12小时,之后加入干净水至八分满,将鱼放入。要保持良好的水质,需注意勤换水,自来水不能直接加,应沉淀几小时后再加入鱼缸。

二,坚鳞病。首先把病鱼隔离,把发黑的金鱼捞出放在一个小盆里。用黄粉100升5克的份量每天洗鱼身1次,清洗二周,其后再放4%的盐加2%青霉素泡鱼。

三,食物中毒。一般会引发肠炎,导致鱼体发黑,可隔离病鱼,保持水质,静养,期间暂停喂食。查找毒源,避免再次中毒。
第3个回答  2020-10-08
鱼体发黑,通常是因为这几种情况造成:水质不好、坚鳞病、食物中毒等等。
具体做法如下:
水质引起的细菌感染:应考虑先消毒。先把病鱼隔离于盆子,在盆里加入少许漂白粉,浸泡消毒两个小时。鱼缸换新水,留少量水,倒入多点漂白粉,将泥沙翻动,浸泡12小时后换入新水,再浸泡12小时,之后加入干净水至八分满,将鱼放入。要保持良好的水质,需注意勤换水,自来水不能直接加,应沉淀几小时后再加入鱼缸。
坚鳞病:首先把病鱼隔离,把发黑的金鱼捞出放在一个小盆里。用黄粉100升5克的份量每天洗鱼身1次,清洗二周,其后再放4%的盐加2%青霉素泡鱼。
食物中毒:一般会引发肠炎,导致鱼体发黑。可隔离病鱼,保持干净的水质,静养。期间暂停喂食。查找毒源,避免再次中毒。
建议将整个鱼缸里面的水全部倒掉,用八四消毒液将鱼缸清洗一遍,消毒,然后再放入干净的河水或者是自来水在把健康的鱼放进去。
第4个回答  2020-10-08
鱼的全身发黑有可能是水质有问题,坚鳞病或者是食物中毒。如果是水质问题。应考虑先消毒。首先把病鱼隔离,然后鱼缸换新水,加少量水加漂白粉浸泡半天后换入新水浸泡然后加入干净水至八分满将鱼放入。如果是坚鳞病的话就要对症下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