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开中医馆不知道自己的定位,你是做投资的,还是做投机的?我们能不能遵循这个行业的自然规律发展?能不能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中医馆的运营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理想化,更不是你想象的一本万利,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复杂,更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水深,请注意你游泳的技术。
1.给患者开一家中医馆还是给你开一家中医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老板懂得投资,懂得融资,懂得资源,唯独不懂得是患者在哪里?患者需求是什么?患者想要的中医馆是什么样的?所以从刚开始的定位开始,就是南辕北辙,就是定位不准,即是有中医人员的参与定位,一句话医患是个矛盾,医患考虑的定位依然有偏差。我们开一家医馆不能奢望包治百病,把所有患者一网打尽,这是充满挑战的,且是不现实的挑战,何况天下患者是救不过来的。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中医普世价值辐射的根据地,我们如何发展专科门诊和特色治疗,使之变成你医馆在百姓心中一个固定符号,这样才有可健康成长的机会。高大上,小而精的医馆是你定位之前一定要考虑的,别觉得有损你的面子,更别觉得泼了你的凉水,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和患者打过交道。
2. 医生合作模式必须革新:挂靠+常驻+合股 你选择哪个
医馆内自己没有,有资质的医生,也就无从谈起开馆了,你可以联合开馆,注入资金和资源,问题不大,问题大的是,作为股东的医生仗着熟悉流程,为了盈利,逼迫自己各种手段都用,你这样的医馆看似生龙活虎,却不是长久之道,毕竟你可以睁只眼闭只眼,患者不会,患者对医生的脸部表情和腰包厚薄有切身的感知能力,也有免费为你传播名声的权利,你觉得这么做会长久么?不要告诉我金钱和道德的考验,这纯粹是无稽之谈,人性经不起金钱的考验。如何保障医生能够稳定性、长期性和医馆一起成长,这是比较重要的。
3.过去是守株待兔,现在是守株,那兔子呢?
众所周知,很多医馆的医生往往都是被动等待,有患者来我就看,没有患者就干等着。其实我们可以有很多想象空间,可以主动去找患者,让目标患者和匹配医生有效互动。没有和社会互动的中医馆是坐着等死,不如寻觅着“找死”,医生可以等,医馆却不能等,一个老板加一个医生,做一个场景浩大的中医文化背景,你这叫社区服务诊所,你撑不起水电费和房租的,你更无法保证医馆的运营,你可以烧香拜神圣,为什么就不能拜拜我们的患者,看看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服务,看看他们多我们的医馆有什么建议。为什么不考虑互联网?为什么没有中医文化输出?为什么没有运营团队?为什么要急功近利?有的运营者可笑到天天看抓药方的小伙拖地了没有?有没有偷懒?要不要扣工资?我也是醉了好几次。
4. 服务至上不是口号
服务是什么?服务就是营销。现在很多医馆的服务都是浅薄的服务,而有效服务和增值服务才是医馆的软实力。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流程营销、场景营销、过程营销、服务营销中做得更好,从而将之变成医馆的软实力。
流程营销是从开店那一刻就要加入的元素,有的运营者只核算能不能摆放便宜的或者昂贵的中药柜,茶台,椅子,医生的独立空间,从来就不去思考如何便捷?如何让患者暖心?只是给自己装修了一个合适的窝,我们真的是见过很多这样的医馆。
场景营销:对于场景营销很多人根本就不懂,更不明白一个医馆里如何能彰显出中医文化的底蕴,让患者感受到浓浓的中医氛围,让员工培训管理出中医文化的符号,拙劣的就是挂满墙上的锦旗,这满满的土腥味,让人觉得有几分江湖郎中的感觉。
服务营销:服务需要营销么?服务不就是酒店营业员,服务生谦卑的微笑么?很可笑的经营者,也让人很无语。
5. 医馆的坪效管理,管理!管理!管理!
现在很多医馆在经营管理中盲目地追求高大上,它的收入就是靠诊金和饮片销售,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导致坪效很低。每个医馆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丰富自己匹配的产品,提升坪效,这样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6.互联网思维
现在很多医馆都有电脑的配置,但是唯独缺乏互联网的思维,并没有把这种思维贯穿到医馆的整个管理体系中。如何在经营医馆的过程中,将互联网思维融会贯通,是许多医馆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老板也知道互联网,更知道互联网的威力,但从来不明白互联网跟一个区域性的中医馆有什么实际关系,或者会倾向于委托出去,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原因就是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优势。
以上是中医馆运营常常出现的问题,如果大家有好的建议可以提一提。
中医馆培养运营团队,最怕的就是用老套的管理理念和做法指导新人,生怕下面的人做不好事,做错事,结果什么事都是自己说了算,造成下面的人畏畏缩缩,没命令指示就静等,最后把团队培养成听话、不主动想事、做事、担事的逃避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