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说2号好拿着钥匙 2号好说4号拿着钥匙 3号说自己没有钥匙 4号说2号在说谎

只有一个人说的真话 钥匙在谁的手上

1分钟破案(案例) (1)考古学家的遗产 阿月的父亲是个很能干的老工程师,而且也是一个业余考古学家。他非常疼爱他的独生女儿,经常给她出一些疑难古怪的问题让她猜。 这不,就在老工程师临终之前,他又给女儿出一道难题。 老工程师把女儿叫到床前,拿着一把钥匙,钥匙链上还拴着一个直径为2.5公分左右、中间有个方孔的古币,对他的女儿说:“父亲要去追随你妈妈,再也没机会给你出难题了。这是我给你的最后一道难题,我留给你的一大笔财产全靠这把钥匙,你要拿着这把钥匙才能找到。”说着便把这钥匙给了阿月。 不久,老工程师便去世了。 阿月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拿着这把钥匙把家里全翻遍了,但并没找到父亲所说的一大笔财产。她以为父亲在临终前与她开了玩笑,便赌气把这把钥匙扔到床上,坐到那儿发愣。突然,她好像明白了什么,立刻跑到父亲的书访去查百科词典。她终于找到了父亲留给她的一大笔财产,你知道她是从哪里找到的吗? (2)水果刀 一天晚上,濑川到厨房从箱子里挑选了一个成熟的苹果,拿到客厅来正准备吃,但是他忘记把水果刀带来,所以叫他太太静江帮忙去拿刀子。 “我也要吃一点。”静江说着在盘子上把苹果切成两半,一半递给丈夫,另外的一半自己吃了。可是当濑川吃完苹果之后,便立刻叫起苦来?不久就停止了呼吸而断了气,他是中了氰酸毒而死的。 吓得失色的静江立刻打电话报警,警方听了她的供词后,不知道完究竟是什么原因,他不知所措。对这件毒杀案最可能的嫌疑当然是静江本人,但是苹果是死者自己挑选的。而且静江自己也吃了另外的一半。 警探思考了良久,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于是他匆忙地赶到厨房去查看了切苹果的刀,然后双眼闪亮地告诉他的部属说:“看,毒杀的关键不就在这里吗?” 他所说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3)不在场的证据 一个公安人员奉命询问一中年男子昨夜9点左右是否在案发现场。 “我是公安局的,这是名片。”公安人员首先作了自我介绍。 中年男子接过名片,看了很长时间,显得很吃力的样子。然后他把视线移开,接着说:“昨天夜里8点至10点钟,我是在看书的,就我一个人在房间里。” “你用手电看的收还是点着蜡烛看的?” “我家没有手电也没有蜡烛。” “可是,昨晚一整夜都在下雨,这儿一带公寓8点至10点一直是停电的。” “可我的确是在看书,如果你不信……”中年男子正要去拿他的书,公安人员忽然一下了明白了,他知道昨夜9点,中年男子确实是不可能在案发地点的。 公安人员为何会作出这样的判断呢? (4)智擒强盗 唐贞观二十年,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夜,一个商人在森森中被劫。 次日凌晨商人告到官府,把被抢经过说了一遍,可又因雪夜雪太大说不清强盗的去向,只知强盗很年轻,身穿黑色衣裤,骑一匹四蹄踏雪的黑马。 县令杨凡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发案地离城仅十里,十有八九是城里人干的,但他不敢带那么多赃物回城,于是灵机一动,心生一计,他让手下马上沿街敲锣喊话,告之全城百姓,在城外的10里处,有人被杀,并把详细特征描述一番,望死者家属前往官府认领尸首,果然不久就有一老妇人来认尸,顺藤摸瓜,就很快在城南抓住了强盗。 试问,县令是用的什么计策而很快抓捕强盗的? (5)相互撕咬 明崇祯十四年,山西太原府捕获一批强盗。这伙强盗有组织、有帮规,他们订立攻守同盟,什么酷刑都用尽了,可还是得不到一点有用的线索。朝廷规定结案的日期日渐临近,州官急得一筹莫展。 这时,一个谋士献计,如此这般…… 于是先把强盗们分别提审,再先后将其几个人从大牢里提到大牢对面的小牢,每次提审后,都为小牢送去酒肉,而大牢仍粗茶淡饭。在对大牢里的盗匪审中,暗示他们中已有人揭发大牢中的人的罪行。果然强盗内部出现了裂痕。从而很快找到了线索,破获了此案。 知道那位谋士献的什么计策吗? (6)孪生兄弟作案 一个小伙子杀了人以后,逃之夭夭。刑警赶到后,根据目击者提供的情况,在一家饭店里发现了这个凶手,可小伙子说自己一直在这儿,吃完饭以后就看电视,根本没有离开过饭店,饭店的经理和周围的人也证实了这一点。而目击者却一致确认,从相貌和衣着上看,这个小伙子就是那个作案者。 然后,刑警又去化验了凶手留下的指纹,结果指纹不是这个小伙子的。 刑警队长老李忽然明白了,于是,他叫助手去查了小伙子的户口册,果然如此,根据这个线索,很顺利就把凶手抓到,并且确实不是这个小伙子。 请问,老李想到了什么? (7)两个父亲 宋神宗时,山西晋城富户张大庚于某年去世,其子张百岁刚办完丧事,便有一陌生老人自称是张百岁的生父前来认子。说是在张百岁周岁时,由于家庭贫困将他送给张长庚抚养,并拉一歪嘴媒婆作证。张百岁不认,于是便打起了官司。 官司打到监察御史程颢处,程颢要求老头拿出证据,老头拿出一纸,上面写道:某年、某月、某日,歪嘴媒婆抱儿张百岁交与张长庚老翁。程颢问张百岁: “你今年多大岁数?” 答:“36岁。” 又问:“你父运气时多大岁数?” 答:“76岁。” 程颢又问媒婆:“你今年多大年纪?几岁开始做媒婆?” 答:“我虚岁58岁,30岁做媒婆,至今已有28年。” 程颢马上就识破了媒婆与老头的诡计。 程颢发现了什么破绽? (8)自有妙计 我的职业是偷盗,今晚的目标是朝阳街的一家服装店,也就是店前有一邮筒的那个。 这么破旧的保险柜还藏钱呢。怪不着我了,都是百元大钞,三万块现金都是我的了,今晚的运气真不错啊!多谢上帝的照顾。 当我悄悄地从服装店里溜出来,刚走到这条街的拐弯处时,突然听到了一个声音“喂,等一下!”,“坏了,被巡视的警察看见了。”我心里想。不容分辩我就被带到警察局。还没审问我呢,警方便接到报案,朝阳街的那家服装店失窃三万元。紧接着,警方便对我全身做搜身检查,他们自然什么也搜不到的,因为我身无分文啊,他们也只好当场释放我了。 我知道警方会派人一直跟踪我的,但我早已想好要回家美美地睡一觉了。几天后,上帝自然会把钱给我送来的,我惟一要做的事只是在家好好呆着。我根本没有同伙,你知道那三万元我将如何得到? (9)简单侦破杀人案 一位年富力强的企业家突然死在自己家的花园里,是被手枪击中头部当场死亡的。尸体旁没留下凶器。 是他杀还是自杀? 警察们在四处寻找痕迹证据来断案,如果是伪装成他的自杀,那么手枪被藏起来就是证据。但如果尸体旁确实没有手枪,那肯定就是他杀。那么找到手枪似乎就是问题的关键。可找手枪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警察站出来说:“不用找了,我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证明死者是自杀还是他杀。” 请问:“你知道这个方法是什么吗?” (10)伍佰钱 北宋汴京的知府王林断案证据,善推敲,在汴京一带小有名气。 一日,一个农夫来告状,说他曾向邻居借800钱,并立下字据。后来到期,他先送去500钱,因为关系密切没让邻居出证。但过了些日子还余款时,邻居竟不承认先前还过他500钱的事。 由于当时还钱时并未立文证,所以此案比较难断,王林陷入了深思。稍顿,他有了主意,马上传农夫的邻居上堂,并让农夫回避。 起初,邻居自认无罪,并不害怕。王林下令把他扣上枷锁严厉审讯,王林说:“我们刚破获了一桩偷盗案,人的同伙供出了你,并给你分赃500钱,就在前不久,还不如实如来!” 农夫的邻居大声喊冤。说:“前不久,确实有人送给我500钱,但是是我的邻居欠款。”王林:“当时可有文证。”邻居:“由于关系密切,当时并未立文证。” 于是,王林就巧妙地破了一桩案。 你清楚是怎么回事吗? (11)焚身阴谋 秦中地区有一个和尚和从人约定要定期焚身,聚敛了许多银钱。到那天,果然点起了火,百姓纷纷挤着去看。巡按御史听说了也来看,看了一会儿,他忽然命令停止点火。御史去问和尚是否心甘情愿。问了三四声都不答应,御史十分惊讶,让人找开柴棚去看,和尚双眉紧锁,暗暗落泪,于是从僧人把他放在柴草堆上,给他穿上僧衣,才发现他服了麻约,于是听不见声音也不能说话,御史这时什么都明白了,知道这是一个诡计。 请问,和尚的诡计是什么? (12)逼真的溺死假象 在距离A市十五公里处的郊外有一个古池,由于是一池死水,所以,池里有许多水藻和浮游生物。 有一天早晨,人们发现古池里有具男尸,便立即报了警。 警方对尸体进行解剖后,发现死者的肺部和胃中有许多该古池中的水藻和浮游生物。所以,很有可能是死者不慎掉入古池而溺死的。他的死亡时间是昨晚九点左右。 但据群众反映,A市的一位男子有重大的杀人嫌疑。警方便对该男子进行调查。但是,据他的女邻居反映,昨天晚上该男子从八点到十一点一直都在她家和她丈夫下棋,只在九点左右回去看了看他在家的小孩,大约过了十分钟后,就又来到她家。 在短短的十分钟内,绝不可能把尸体弄到十五公里外的古池中,何况死者的确是喝了古池中的水而溺死。 其实,凶手的确是这位男子,那么,他是如何制造出客观逼真的假象呢? (13)谍中谍 007是巩固最著名的间谍之一,常常乔装打扮潜入他国惧情报,有时一去就是好几年。这次去D国去的不长,半年多吧。 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地下室。 地下室的秘密保险柜中,藏有密码本及谍报活动资金。 地板及桌子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还同六个月前一样,破旧的电炉依旧摆放在那里。查看了一下保险柜里边,也没什么异常。他掸去桌子上的尘土,马上开始破译在D国搞到的密码。 水泥浇灌溉的地下室里寒冷异常,他按动电炉的开关,电流一接通,裸露着的镍铬丝马上红了起来。 007叨着香烟,正要点燃,突然觉得不对头,便马上象捕获猎物味道的猎犬一样,微微抽动鼻子。 “一定是最近有人进来过,也绝非是一般的小偷小摸。来人十分小心,连地上的尘土中都未留下脚印,一定是敌方的间谍。大概从保险柜中取出密码本,用照相机偷拍了。 当时,因为冷开过电炉,而且离去前还用喷雾器将地上及桌子上留下痕迹的地方吹上尘土,一切都恢复原样后才逃走。但只有一处他忽略了——忘了吹上尘土,这可是他的失败。” 007冲着看不见的对手,一个人自言自语地嗜囔着。 那么,007根据什么察觉到敌方间谍进来过呢? (14)内盗 1998年10月的一天夜里,明阳市无线电厂九车间生产线上被窃高档收录机芯五部,价值人民币7千余元,事隔半月,该车间生产线上又被窃走收录机、录像机元件一部,价值人民币3千余元。 厂保卫科在调查中得知,三次被窃时间都在在工人下班离开车间后,而且都是在次日早晨一上班,班子安排当天生产时发现的。经过三镒勘察,证实车间门窗和门锁均完整无损,无翻窗撬门等痕迹。车间工作下班后,夜间都有三人在车间内值班。经过对这三个夜晚的值班人员访问调查,值班人员没有反映和提供可疑情况。根据上述情况,保卫人员确定三起盗窃案均属内部人员作案,但这么多东西是怎么带出厂的,谁又有最大嫌疑呢? (15)附楼的尸体 有一天晚上,警方接到某旅馆的报案:九点左右有一男子从楼顶上跳焉,当场死亡。 警方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发现楼顶有一块木板,木板的一边搁在铁块上,另一边向楼体的边沿倾斜,也向外呈滑坡状,一条接着水龙头的塑料管仍继续往外流着水。与此同时,警方收到法医送来的验尸材料,死者头盖骨骨折,但并非从楼上掉下来所致,有明显的被棍棒一类的钝器击打的痕迹。也就是说,这是一起凶杀案。而且,被害人在摔下楼之前,已经死了。警方经过仔细严密的调查,逮捕了重大嫌疑犯甲,但甲那天晚上从八点到十一点,一直在他的朋友家里下棋,并没有离开半步。也就是说尸体从楼上掉下来的时候,甲并不在场。然而事实上,凶手就是甲。 那么,甲究竟是如何制造不在场的证据的? (16)口香糖 口香糖有很多很多好处,它可以清洁口腔气味,常嚼还可以锻炼面部口腔肌肉。其实口香糖还有很多其它的功能,下面我就给你讲一下: 有一天,珠宝店来了一个象是腰缠万贯的暴发户的人,举止粗野,态度蛮横,用命令的口气支使店员要这要那,嘴里还嘎巴嘎巴地嚼着口香糖,店员一直忍气吞声地应酬着。 “哎哟,怎么搞的?” 男的拿在手里的钻石不小心掉到了地上。 店员慌忙拾起来一看,却是个纯粹的假货。 “先生,非常抱歉,是您将钻石替换了吧?能让我搜一下您的身吗?” 直到这里,店员才咄咄逼人的强硬起来,可是,翻遍了那人的全身也没发现钻石。 “象话嘛 ,你们以假充真卖假钻石,带来找我的岔儿? 店员虽然坚信此人替换的,可还是忍气吞声地道了歉,并给了他一笔钱打发走了了事。可此要到底是怎么 将钻石替换走的呢? (17)钱放到哪儿了 时值中午,邮局里的人稀稀落落。邮局大厅中间是一张长长的桌子,两边有长凳,人们可以坐在这里写信封,汇单什么的。老王在填写一张500元的汇款单,填好后,他站起身,一摸口袋,却发现钱不在了! 老王想起刚才有一个留着平头的男青年来找自己借钢笔,因邮局提供的蘸水笔不好用,自己便停下,把钢笔先让他用,他写了一个牛皮纸信封,还了笔,说声“谢谢”,便走开了。老王赶紧找,还好,那青年正投完信要离去。 老王拦住他,问他是不是偷了自己的钱。男青年矢口否认,并主动翻开自己的口袋让老王看,的确没有老王丢的那些钱。 邮局的保安人员听到他们的争执,过来帮助查找,询问正当班的工作人员他们证明除了平头青年外谁也没靠近过老王,而平头青年写完信后未接触过其他人。 那么,钱到底是不是平头青年偷的呢?如果是他偷的,钱又放在哪儿去了呢? (18)神钟 古时候,有个叫杨成的人,是一个小生意人,有一次在外投宿时,身上的40多两银子全被偷了。他一气之下,就把客栈老板和所有的住客告到了官府。 听完杨成的诉说,县令陈襄叫捕快前去查办。但查遍店内,竟一无所获。捕快把掌柜的以及十几名客人全都带到了县衙门,公堂上,谁也不承认偷了杨成的银子。 县令陈襄说:“现在,我把大家带到城北的一座大庙里,那里有一口神钟,偷东西的人用手一碰,神钟就会嗡嗡地响,最近几起盗案就是用神钟查出案犯的。”于是掌柜的和店客都被带进了黑森森的庙内。 摸钟开始了。十几个人听从县令的口令,按次序逐个走进挂有大钟的房间内摸钟,但钟却一直没有响。 “背对本官,双手背后!”县令命令道。然后他逐个看了一遍每个人的双手,然后马上揪出了偷银子的人。 这是怎么回事? (19)破绽 1998年10月,某市公安机关正在追查一个盗卖走私文物的犯罪团伙,没想到这个团伙的骨干头目之一王某,却在距市20公里处的一个将要报废的仓库内触电身亡。 侦查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死者倒在一座破仓库的泥地上(因夜里刚下了一场雷雨),死者面部无明显特征,一身白色丝绸衣服上沾满了泥浆;脚上穿一双新皮鞋,鞋底的花纹清晰可辨;他仰面朝天,手心向上,手背触在一根因年久失修而垂下的高压电线上;他头部有一处伤痕,紧挨伤痕上的石头上还有血迹……侦查员小刘说:“从现场情况看,王某是因路滑摔倒后头部撞在石头上,手背触电致死的。” 具有多年侦破经验的刑侦科长一言不发,他仔细看了看现场,然后说:“这是他杀!而不是意外死亡。” 他看出了什么破绽? (20)两个嫌疑犯 绕地球一周的豪华客轮行至太平洋时,某日早晨,在船尾甲板上,发现了一具女尸,死者是位名叫田中顺子的时装设计师,被匕首刺中身亡。 因为案发于浩瀚的太平洋上,所以凶手肯定还在船上,即使乘救生艇逃走,生存的希望也不大,所以…… 实际上,船上有两个有有杀她的动机。 田中一郎——被害人的外甥,是其财产继承人,因赌博而债台高筑,正苦于无法偿还。 山西和彦——被害人的秘书,在航海旅行过程中,因贪污事败露而被解雇。 根据上述情况,请判断谁是凶手。如能解此谜,就是名侦探。 (21)暴尸荒野 这是发生在荒野的杀人事件。 人们发现死者被绑在一棵枯树上,人已经死了。他被堵着嘴,脖子处被强子捆了三圈。 就是捆住脖子的这根绳子使被害人窒息身亡。死亡时间推定在午后左右,曾下过一场暴雨,持续大约一小时。 翌日,虽然捕获了凶手,但奇怪的是,此人从当日中午起到尸体被发现时,有确切的不在现场的证明,有证人证明该犯在街上的酒馆喝酒。那么凶手是用什么手段杀害了被害人呢?而且并无同伙。 (22)藏宝箱的钥匙 北朝后周时,有个商人带了20斤金子到京城去做生意,他寄居在一户人家里,每逢外出,必定把金子锁在箱子里,钥匙亲自带着,没过多久,箱子里的金子不翼而飞,而锁却一点也没有损坏。商人认为是房东盗窃了他的金子,便告到县府。县府以酷刑审讯,房东无可奈何,只好招认。 当时做雍州别驾的柳庆听说后,感到怀疑人,就把商人叫来问道:“你把钥匙常常放在哪里?”答:“一直带在身上。”又问:“金子被盗时,箱子可曾坏,锁可曾坏?” 答:“都不曾坏。”于是柳庆断定盗金者另有其人。 请分析分析柳庆的思路。 (23)鬼宪凶杀案 《民国三百件奇案》记载:厦门黄琳生经商发了财,拥有30万两白银的家资,建了一幢装饰豪华的大房子。后来,这幢大宅内经常“闹鬼”。夜间,大厅中磷火飘动,身穿古代红袍,头戴古代纱帽,手持利剑,高约一丈、行走摇摆的一群恶鬼,到他家杀猪宰羊炖鸡,闹得黄家不得安宁。 旧历年底的一天夜里,琳生的10万多钱财被劫,全家人被杀。琳生的族弟琅生,怀疑这是盗匪装鬼所为。他用心察看新屋,发现屋脊有一块可转动的地方,推动后,发现一个大洞。经查问建房木工,才知邻居孙大魁用钱收买他安置的机关。孙作案后,已携全家潜逃。琅生为抓到凶手,到处寻找。 一天,某村有乡民赛会。琅生见有十几个穿古装,戴高帽,脚踩高跷的人,很象琳生家所出现过鬼的形状,于是他急中生智,趁人多混乱,绕到这十几个人的面前,躲在人群里大喊:“孙大魁今天夜里请你去琳生家演活鬼好吗?”果然,十几个人一听这话就惊恐万分,左右窥视,欲逃跑。这时,琅生请来的一伙人蜂拥而上,抓住了盗匪,押送到了县署。琅生怎么想起喊那些话? (24)伪证 在某县法院的派出法庭,法官正在审判一起民事案件。 其中,原告起诉说:“被告曾经借了他一万元钱,至今没有归还,眼看诉讼时效就要过去,必须马上让被告归还。”原告拿出一张借单,上面的日期是1993年2月29日,法官接过这张借单,略略沉思了一下,便对原告说:“被告究竟借没借你的钱,希望你老实交待,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原告仍然强词夺理,最后,法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原告不得不低头认错。 请问,这是为什么。 (25)追踪邮中珍品 在英国伦敦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世界邮票珍品展轰动了全国,成千上万的人们前去欣赏这些价值连城的珍品。可没想到的是,最珍贵的“黑便士”被盗了。于是警方出动了大批人马进行调查。 一名嫌疑犯离开现场逃到附近楼中的一间房里,警方立即赶到。 “赶快把盗来的邮票交出来,”警察晃着手枪说。 “哼,随你们搜好了。”罪犯厚颜无耻地答道。 于是,警察给罪犯戴上了手铐,进行了全面搜身,但没找到邮票。又将衣服、鞋袜脱下找了一遍,还是没找到。 这间房里,只有一张钢制办公桌和一台落地扇,除此之外,简直就是一间空房。落地扇在转着,办公桌的抽屉就不用说了,连地板、天井都仔仔细细地搜过了,可还是没找到。 “喂,到底藏到什么地方了?” 不管警察怎么追问,罪犯只是讪笑不作答。 因为邮票昂贵,不可能扔到外面去,肯定是妥善藏在身边什么地方了。为慎重起见,警察搬开转着的电扇,查年了底座的下面,同样还是没有找到邮票。 正当警察灰心丧气时,私人侦控费先生来了,他是受被害人邮票收藏家的请求来帮忙的,费先生扫了一眼现场。 他马上发现了邮票的所在。 那么,到底邮票被藏到什么地方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