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桐子树海拔低于400米能栽培吗?

如题所述

山桐子不能在海拔低于400米的地方栽培。它为大风子科山桐子属落叶乔木。生于海拔 400~2500 m 的低山区的山坡、山洼等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在泾县分布广泛。

3~5 月播种为宜。播种密度 60~160株/m2。播种量按苗床净面积(有效面积) 计算,苗床净面积按国家标准(GB600-85)每公顷为 6 000 m 2 。鉴于山桐子播种场圃发芽率较低,建议种子播种量 22.5~30 kg/hm 2 。一般适合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播种方法。播种后立即浇水,并及时苗床覆盖。覆盖材料可用稻草、麦秆、茅草、松针、锯末、谷壳、苔藓等。

覆盖物处理 种子发芽后及时揭去覆盖物,以免幼苗徒长。采取遮阴降温等措施避免幼苗受灼伤。遮阴同时可以减轻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遮阴在覆盖物撤除后进行。采用苇帘、竹帘或遮阴网,设活动阴棚,其透光度以 50%~80%为宜。阴棚高 50~70cm,每天上午 09:00 至下午 16:00~17:00 时放帘遮阴,其他时间或阴天可把帘子卷起。也可在苗床四周插树枝遮阴或进行间作。如采用行间覆草或喷灌降温,则可不遮阴。如果播种期过迟,在生长初期要采用降温措施,减轻高温热害的不利影响,如搭阴棚等。有条件的可采用遮阴网,避免日灼危害苗木。遮阴设施一般持续到 9 月初可以撤除。

水分管理 播种前灌足底水,将圃地浇透。苗期灌溉应把握“5 个时机”:一是苗木播种前灌水,首次水一定要灌足;二是苗木出齐后灌水,此时灌水不宜过大,以保持圃地湿润、提高地温为原则;三是苗木追肥后灌水,此时灌透水,不仅能防止苗木产生肥害,而且能使肥料尽快被苗木吸收;四是苗木封头后灌水,此时灌水有利于提高苗木地径,延长落叶时间;五是苗木冬眠后灌水,此时灌水既能保护苗木根系,使之继续吸收营养,又能渗透于土壤中,使苗木不被冻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