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南京李某某致母死亡案:因家庭管教等原因长期存在矛盾?

记者从南京警方获悉,李某某致其母死亡一案,系李某某因家庭管教等原因,与其母谢某长期存在矛盾。

近年来弑母案屡次被报道,似乎这让“母亲”变成了一种高危职业,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居然凶狠地了结了自己的生命,难以想象这该是多么大的讽刺和心酸!

除了孩子的凶狠,我们不禁要怀疑是否当下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

虽然为人父母不需要经过任何的考核或者是测评,但是不得不说养育子女是一件要比任何工作都更加复杂,更加辛苦的事。

如何做个好妈妈?也许,这本就是应该在养育孩子之前多加考虑的问题。

“如果我是杀人犯,你还爱我吗?

作家王朔总是以他特立独行的一面出现在大众面前,独树一帜的文风以及视角独特的文笔,让人们对于这位作家的认知一贯偏向于“活得清醒”那一挂。

可是即便活得如此通透的他,在谈到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时也仍然摆脱不掉幼时的疏离以及对母亲爱的求而不得。

在2007年的时候,他和母亲一起参加了一个叫做《心理访谈》的节目。在节目中,母子俩之间的隔阂肉眼可见,当然直至节目结束,两个人也没有迎来抱头痛哭重归于好的结局。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访谈中,王朔不止一次地向妈妈提到,“如果我是杀人犯,你还爱我吗?”

当他一遍又一遍的执拗着,想要在妈妈那里得到一个答案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希望能够得到妈妈无条件的爱的心理,不过最终妈妈还是回答说,“我会举报你。”

于是整场节目都在尴尬而又疏离的对抗之中进行,即便母亲试图表达自己与王朔是很亲近的关系,但是王朔却一再否认。

面对母亲的刻意讨好,他表现出了理所当然的冷漠和抗拒。似乎这种亲人之间渴望亲近但是又无法亲近的状态,在中国式家庭中并不少见。

父母与孩子之间本是最亲近的关系,但是却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变得陌生而疏远起来。

那么究竟又是什么在悄悄地改变着孩子对父母的那份爱呢?

妈妈们,请不要透支孩子对自己的那份爱

1.幼时的分离会让孩子很受伤

很多亲子关系的疏离都源于幼时的亲子分离。

孩子在最需要与母亲建立亲密感的时候母亲没有在身边,这难免会使得孩子心中的安全感受到破坏,进而产生一种做被抛弃感的负面心理状态。

幼时的情感链接的脆弱也为以后的亲子关系塑造以及亲子教育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2.过激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很受伤

也许在母亲眼里对孩子严格的教育方式是出于为他们好的本心,但是事实上当母亲们扪心自问的时候,过激的教育方式中也难免不掺杂着自己对于负面情绪的发泄。

比如说对于教育不得其法的焦虑,对于攀比而不成功的沮丧等等。而由此生出来的打骂和辱骂都会像一把把刀子一样扎向孩子柔软的心脏。

3.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样子

会让孩子很受伤在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的时候,在孩子拥有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的时候,她们最为渴望的是得到母亲的尊重。

如果此时的母亲被控制欲蒙蔽了心智,如果此时的母亲被独裁塞住了耳朵,那么此时的亲子关系将会处于一种极不平等的状态,得不到尊重的孩子自然也无法尊重母亲。

成为母亲是一件需要妈妈们努力学习的

1.母亲的教育需要技巧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认为母亲的技巧是指和孩子合作能力的体现,过这种合作能力却并不适用教条传授的。

显然,当母亲一味地给孩子讲道理,或者是强势的要求孩子服从自己时,她们所展现的教育姿态是非常愚蠢而无知的。

2.注重母子亲情的连接建立

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是不可复制的,就像是一集接着一集的连续剧不断地上演,如果错过了这集就只能够继续看下一集,没有回放也没有重播。

如果想要让自己的教育能够被孩子接纳,那么这一定是建立在亲密的亲情关系之上的。不管是幼儿时期还是儿童时期,妈妈们都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经营上。

3.别把爱变成孩子的负担

当母亲成为大人后,她便忘了自己小时候的愿望。所以很多母亲即便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却常常“词不达意”。

就好像是孩子想要吃的是苹果,而母亲却倾尽全力的给了他一车梨,孩子不爱吃梨,于是便觉得这车梨是负担,而此时付出所有的母亲反倒会觉得是孩子浪费了自己的心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6
17岁高中男生李某11月12日在家中持刀将母亲杀害,后换衣服到同学家借宿。13日,李某前往学校找到班主任告知相关情况,本人打电话要求自首。16日,警方通报称,李某因家庭管教等原因,与其母长期存在矛盾。

最近这么多杀人案,每一条人命背后都有一个值得让人深思的故事。凡是动不动骂孩子、嫌弃孩子的父母是不会理解的。他们只会觉得这孩子没救了,难怪他妈妈要严厉教育他,因为他们永远是对的,也永远不会换位思考。

现在的一些家长真的是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纵观历史人类又有多少凤和龙呢?让孩子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去实现孩子真正喜欢的人生目标。也只有这样家庭才会幸福,社会才会和谐。

这是人伦的悲剧,看完整个报道之后,谈几点我的看法:

一、不要为弑母这行为寻找合理化的理由。

我看到有很多网友评论说,现在小孩子压力太大了,爸爸妈妈不要给他们那么大的压力,否则他们会怎样云云。

当然,去了解这些恶性事件背后的缘由是有必要的,这有助于我们厘清真相、避免重演。但是,不能因为把这些理解变成对这种行为的认可。

无论母亲是否过度严厉,是否管教太多,都还是家庭教育范畴的问题,不是什么根本性的错误,更不构成他弑母的理由。感到有很大压力,有很多理性的解决方法,有什么不能坐下来沟通的呢?即便觉得家庭氛围不佳,也可以求助外界的帮助,而不是用极端方式处理矛盾。

二、在学习问题上,家长要与孩子建立适当的界限。

据了解,他们母子之间主要的冲突开始于母亲陪读以后。其实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陪读小区,整个小区常常能听到亲子争吵、父母打孩子的声音。

因此,我们要通过这件事看到,因为陪读和父母抓孩子学习导致的亲子危机绝非是一个偶然的个案。想对家长说:

1、父母关心孩子的学习是人之常情,但是想不想学习、能不能学好终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过度介入有时候只会适得其反。

2、父母更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困难背后的因素,包括根据他们的能力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而不是揠苗助长,代替他们作出学习和人生决策。

3、这个年纪的孩子更需要的是自己的空间,父母应该主动在自己和孩子之间划出界限,在抓学习之前,先处理好亲子关系。

三、要高度重视“缺失父亲”问题。

这并不是一个不健全的家庭,但是和许多中国家庭一样,父亲在管教孩子的阶段是缺失的,孩子对父亲的缺失也曾有抱怨,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导致了家庭矛盾进一步激发。可以说,这也再次给许多这样的家庭敲了一记警钟:

1、对于父亲而言,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都不应该远离自己的孩子,不要因为履行经济责任,忽略一个父亲的管教责任,管教孩子从来不是女性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特别对男孩子来说,管教责任可能比经济责任要重要得多。

2、要看到有父亲的存在,这个家庭呈现的是“三元关系”的结构而不是脆弱的“二元关系”结构,这有利于家庭关系更为稳固,任何一端的矛盾,都有另一角可以居中协调,或许有父亲在场,当不至于矛盾愈演愈烈,导致最后一发不可收了。
第2个回答  2020-11-26
这是一个家庭悲剧,可悲可叹!
一、经初步调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因家庭管教等原因,与其母谢某长期存在矛盾。11月12日晚,李某某与其母亲发生口角并产生冲突,致其母死亡。
二、但是不管什么原因,杀人本身就是极端的犯罪行为。弑母更加不为人所容,特别是对于生养自己的母亲。
三、家庭教育在现在愈发重要,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现在很多家庭,家庭教育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父母和孩子双方来说,都需要反思和改进。尤其是父母,关键孩子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大家长主义,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弹,引发悲剧。
第3个回答  2020-11-26
父母们一定要明白孩子内心的需求,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争取与孩子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
另外,父母一定要对学习障碍有所了解。像此次案件中的李某,他在长期的精神压力下,有可能出现了学习障碍。在家做作业时容易分心、拖拉,母亲便更容易说教、辱骂
做作业拖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等等都是学习障碍的表现,当孩子出现学习障碍的,父母不要指责孩子不爱学习、意志力不坚定,这些症状孩子自己是无法控制的。
若父母意识到孩子属于学习障碍,应尽早带孩子接受相关干预,更不要因学习问题指责孩子,避免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创伤。
总而言之,父母要重视孩子的心身健康,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加重要!
而父母只有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家庭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这一类悲剧才能真正避免。
第4个回答  2020-11-26
给父母的建议是,我们打算要孩子的时候,应该先认真思考一下以下的问题,一呢,是你能否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的成长?第二,你有没有足够的耐心来陪伴孩子,如果你自己都是一个很任性很自私很自我的人,你事事都需要别人关心你,而不需要关心一个吃喝拉撒,都需要你帮忙的主,那么你最好也不要做父母。第三你是否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阶段,每个阶段你需要对他做什么样的心理抚育?如果说你觉得这孩子小的时候顺其自然吧,长大了自然就正了,那么可能长大了,你发现他的问题已经没有办法了,到那会你会非常的痛苦,所以给父母的建议就是要亲自抚养啊,要好好教育,同时我还想给社会一些建议,希望我们全社会理解人早年的心理发展的知识,同时要给母亲留出亲自抚养的时间,给父母留出陪伴孩子玩耍的时间,父母和孩子要建立依恋情感的同时,还要注意跟孩子尽可能的一起吃饭,因为饭桌是交流彼此情感和想法,最好的场所或是最好的机会,人这一生不光是为了挣钱和工作感受,亲情领悟,人性家和才能万事兴,所以我们社会的和谐呢,实际上源于家庭的和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