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三藩之乱而不叫三王之乱?

如题所述

1、什么是三藩之乱?

满清初年‘三藩’,是指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即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清军在进入山海关后,由于自身八旗兵实力不足和中国地域的广大,所以扶植了三藩军队,作为攻击李自成大顺军和南明的先锋,即‘以汉制汉。

在清军征服全国后,三藩却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拥有过大的兵权、财权和地方政治影响力。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与清廷分庭抗礼,成为清廷的心腹大患。

所以,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康熙做出撤藩的决定,战争爆发。而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清军攻入云贵省城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结束。

2、藩是什么意思?

藩:藩是源自中国封建制度的地方分权概念,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藩属,藩国,藩镇,藩邦,削藩,称藩(自称属国)。 

藩王,汉朝以来,封有领国(“藩国”)的诸侯王,为藩王。

意思非常明确,藩,就是附庸的属国,上下级关系一眼即明。

3、综上所述,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王,这个王,只能是当时的朝廷皇帝,任何人不允许私称王,因此不存在三王,史书更不敢去把藩王记录的和朝廷平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4
清顺治帝为统一全国,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驻守云南,封尚可喜为平南王,驻守广东,封耿仲明为靖南王,驻守福建,称为三藩,是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三藩拥有自己的军队,独立的财政,以及地方的实际统治权,是藩镇割据势力,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政府下令撤藩,吴三桂耿精忠随即叛乱,所以叫三藩之乱(但是,实际上,在三藩之乱中,平南王尚可喜并没有参加,也即跟随吴三桂一起造反的是,是平南王尚可喜的长子尚可信)。
第2个回答  2020-09-14
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藩属,藩国,藩镇,藩邦,削藩,称藩(自称属国)。

王[wáng]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 :~公。~侯。

故而叫三藩而不叫三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14
1.皇帝这个称呼被秦始皇使用之后的朝代,王和藩王是有区别的,藩王有自己管辖的藩国。还有并无实际管辖权的名义上的王。
2.康熙年间三藩作乱,打败了他们之后,自然要更突出皇权不再强调他们是王,为了贬低只突出宗主国和藩的关系。
第4个回答  2020-09-14
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云南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他们都是藩王。所以是三藩之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