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法官让调解是要改判

如题所述

1. 在二审程序中,法官可能会进行调解,这通常发生在原告提出新的诉讼请求的情况下。调解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争议,避免不必要的司法资源浪费。如果调解成功,案件可以得到解决;如果调解失败,案件将进入重审阶段。
2. 改判的发生通常是因为一审法院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存在错误。二审法官在审查案件时,如果发现一审判决确实存在问题,将会依法进行改判,以确保司法公正和法律的正确实施。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二审法院在处理上诉案件时,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如果原判决或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如果原判认定事实错误或适用法律错误,会依法改判、撤销或变更。
4. 当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时,二审法院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审,或者在查清事实后自行改判。此外,如果原判存在严重程序违法,如遗漏当事人或缺席判决等,也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5. 需要注意的是,原审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新判决后,当事人再次提起上诉时,二审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以保障司法程序的终结性和权威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