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

如题所述

我小时候其实挺依赖我父母,也很喜欢和他们撒娇、聊天。但是后来我越来越不喜欢和他们沟通了,也不爱依赖他们了,有什么事都一个人扛着。我妈总是说我小时候多么乖巧,和她多么亲热,现在跟陌生人一样,几乎不给他们主动打电话,接电话也是简单几句。我爸妈总是说我没良心,一点不孝顺。可是他们从来不反思我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为什么不愿再跟家长沟通呢?我认为有几下几点:

一、不把孩子当个“人”

搞家长制是很多中国式父母的通病,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是他们生下来的,也是他们养育的,所以孩子不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人格,甚至连尊严也不应该有。孩子就应该无条件听父母的话,否则就会被扣上一顶不孝顺的大帽子。

我爸经常说的话就是,一个小孩需要什么思想和尊严,小孩能懂什么,说什么自尊心受到伤害就是矫情。只要我表现出一丝不听话,他就说:“你翅膀硬了啊,你真是大逆不道,你是想把我气死”等诸如此类的话语。

而我妈挂在嘴巴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听话,你都是错的,我这是为你好,我白养你了,要不是你,我就不会吃这么多苦”等。而且她经常当着很多人的面嘲笑我,说我长得又矮又丑,小时候,我经常尿床,她每天把我尿床的事当笑话到处说给街坊听。

她和我爸一样,觉得小孩子是没有自尊的。可是我因为他们,变得很自卑,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虽然我小时候成绩很好,但是这种自卑伴随了我一生,很难抹除掉,我变得不爱和他们说话也是因为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什么样的果。

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一旦被父母随意践踏,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自卑和沉默,他们就会封闭自己的内心,不再和父母沟通,因为和父母沟通会让他们感到很痛苦和压抑,索性就闭嘴了。

二、不尊重孩子的隐私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只是附属品,不应该有隐私,进孩子的房间从来不敲门,在孩子卧室装摄像头,小时候随意偷看孩子的日记,孩子长大后,又随意偷看他的手机,无论什么都要事无巨细地汇报给他们。我妈小时候特别喜欢偷看我日记,她以为我不知道,自从我发现她总是偷看我日记后,我就把日记给撕了,从此都不写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都需要自己的空间,包括小孩。作为父母,你越是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孩子就会越烦你,与你越来越疏远,因为他会觉得自己被侵犯。而且未成年人也是有隐私权的。其实,家长如果能温和地和孩子平等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也会好好和父母说自己的小秘密和烦恼。

三、只提供物质,没有任何精神上的滋养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只要能吃饱穿好就够了,其它精神上的东西孩子并不需要,比如对孩子的关心、一句温暖的安慰话等。

小时候,我被同学欺负,哭着告诉我妈,等来的不是她的安慰,而是训斥,她说我只会哭,一点用都没有,还说肯定是我做错了什么,不然为嘛他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

考试考了班上第二名,兴高采烈地回去告诉她,她就说一句:“有什么好高兴的,你为什么不考第一名”。如果考砸了,就会说,“你怎么这么笨?别人家的孩子多么聪明,你怎么不去死”。

想指望她说一句鼓励你的话,那是白日做梦,比登天还难,但是打击人的话特会说。我爸说话更难听,更气人。我长大后,他们的做法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不想让自己变得更痛苦和自卑,就尽量避免和他们说话。有事也一个人消化,也不需要他们的安慰了。

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都是有原因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其实一开始非常爱父母,如果父母也能给予孩子好的爱和体验,那么孩子就算长大了,也还是愿意和父母好好说话的。如果父母从来不尊重孩子,对孩子只有挖苦和打击,就算孩子再怎么爱你,他也会慢慢疏远你,变得无话可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11

一,与孩子沟通中缺乏平等

与孩子平等沟通是很多家长都很容易忽略的事情。当孩子和你表达一些想法的时候,作为家长的你肯定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你还小孩,你懂什么?这样的话不仅会挫伤孩子表达交流的意愿。更会孩子感到与你没有共同的话题,这就会导致孩子不愿意与你多说。想要与孩子构建良好的关系,我们更应该放平姿态去了解孩子,并适当地引导。而不是总以一种过来人方式进行强硬式的沟通。

二,总喜欢替孩子做决定

有很多家长或多或少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喜欢帮孩子做决定,总以为孩子还小,就很少会注重小孩子的感受。这样一来会让孩子感觉到ta的自主权受到侵害,更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仅不愿意与你沟通,更想挣脱家长的“管制”。

三, 打击式教育

家长在与孩子聊天的时候,聊不到三句就忍不住说孩子笨的情况是比较常见,或是我们都有亲身经历过。对孩子不仅会出现只这样言语上的打击,更是习惯性用比较来衡量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聪明程度。这不仅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更会让孩子疏远自己。

第2个回答  2022-05-09

在成长过程当中,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主要源于父母的“不尊重”!

比如说父母做事从来不征求孩子的想法!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又以为孩子好为出发点,从而自己就为孩子选择好了各种选择,却从来不曾询问孩子的意见。小到穿衣、吃饭、上什么才艺的培训班,大到填报志愿找工作,家长就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去做,却从来不问孩子的真正想法,从而使得孩子越发不愿和家长交流。

家长不在意孩子的意见,我行我素,独断专权。

有些家长虽然表现得好些,会经常性的询问孩子的意见,了解孩子的想法,但是却并未把孩子的意见当回事,依旧我行我素,日积月累下,孩子明白家长的询问实际上就是走个过场,所以自己本身也不当回事了。孩子不爱和家长进行交流,主要还是因为家长日常于孩子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并不重视跟他们的交流,并不尊重他们而导致的!

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无效交流会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的轻事。产生父母实际上并不在意自己的错觉,从而影响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使得孩子与父母产生隔阂。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和性格养成异常重要,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做法,易于让孩子在家庭里越来越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变得更加内向,易于养成沈默寡言不善言辞的内向性格。这种内向性格不利于孩子在外的沟通交流,影响孩子的正常表达能力,进而危害到孩子的交友与成长。

既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么家长应该想办法与孩子有更好的交流。

经常同孩子协商在关于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应该尝试着多征求孩子的意见,了解孩子的个人想法,经常和孩子协商。让孩子知道在自己的事情上自己是有做主的权利,也有参与的义务的,从而让孩子对待商议后的事情更加有热情、参与感和满足感。

另外尊重孩子的选择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时常会以自己的眼光和经验来衡量什么是对孩子好的,从而强制着孩子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但每个人的天赋和兴趣爱好不一样,在父母眼中好的、外人眼里好的并不一定适合孩子。

所以父母在与孩子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中,应当尽量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和意向,促使孩子更加愿意向家长敞开心扉,这样对于维护彼此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有意义和帮助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5-19

1:之前孩子已经试着跟家长沟通过,但是家长表示不理解。这种情况就属于两者之间年龄差存在着常说的代沟问题,时代发展太迅速,如果家长不经常关注时事,很容易会跟不上时代,很多想法日新月异,而且学生的思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变化,这样很容易会出现家长不理解学生的做法或者想法,两人之间难以继续沟通,慢慢的孩子会越来越不跟家长说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两人之间的距离会越拉越远。

2:不支持孩子的某些决定或者管的太多。比如孩子比较喜欢舞蹈,但是家长可能觉得舞蹈班的钱和时间还不如多学习一些文化课,这样长大了还能上个好学校;也或者孩子想去参加夏令营,有些家长可能觉得就是在浪费钱,每次放了学都要求孩子在家学习,不能出去玩耍或者社交。孩子喜欢某个东西,把他的想法告诉你之后,你可能会告诉他这个东西哪里存在不好,不愿意给孩子买。

3:从小对孩子的关心不够;目前这种案例太多了,家长只顾着挣钱,现在很多留守儿童尤其是农村,孩子都是从小由老人带着,而且老人跟孩子的思想差异更大,就更不愿意跟家长沟通了。更甚者有些家长及时在孩子身边,但是不关心不照顾,只顾着自己,只管饿不到孩子就行。这种情况是谁都不愿意跟家长沟通的,因为完全没必要,沟通的结果也是不管不问。

4:从小对孩子的正面影响太少,一直在孩子面前抱怨,抱怨生活抱怨家庭,这样对孩子从小形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下,孩子不仅不跟家长沟通,其他人怕是沟通的也少。

5:从小不鼓励孩子,只会一味的打压孩子,总是拿自己家的孩子跟别人家的比,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好。自己孩子即使做成功了某件事,也不会给予鼓励和奖励,这样孩子的自信心会慢慢的被打压下去,慢慢的就变得自卑,不愿意把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展示给别人,更不要提和家长沟通了。

6:一味的打骂孩子。孩子出现一点问题,最先想到的不是靠沟通解决问题,而是一味的打骂,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7:给孩子定制很高的目标,完不成会给予怎么样的处罚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主动的去跟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不要一味地打压孩子,要温柔和有耐心的跟孩子沟通,要经常给予鼓励和奖励。

第4个回答  2022-05-20

孩子的成长,家长是很重要的因素,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人,除了学校老师同学之外,就是家长。所以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家长的言行是十分关键的。

当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沟通交流的时候,个人认为关键因素就在于家长对孩子的不理解。说白了,也就是两代人之间存在的代沟。

孩子的思维当中,所思考的问题跟成人的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父母会选择放低身段,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进行沟通,而有的父母却总是用长辈的身份对孩子进行说教。孩子愿意将你当成朋友看待,然后就会吐露心声,若是只选择一味的压迫,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这一点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是特别明显的。
所以很多时候,找到跟孩子契合的教育方式,才能够让孩子跟父母沟通。

比方说有些孩子,在自己早恋的时候一般都是瞒着父母的,生怕家长和老师会知道自己早恋的事。可偏偏有个别孩子,会把自己早恋的事情告诉家长。因为这个阶段孩子处于一个迷茫期,情窦初开的时候,遇到感情上的事不知该如何是好,当清楚家长不会因为自己早恋而责怪自己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跟家长沟通。


部分家长会给孩子列很多条条框框,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的成长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当然,也少不了那句时常挂在嘴边却让孩子异常反感的:我这都是为你好!当孩子处在青春期的时候,最讨厌的便是从父母口中听到这句话。即便他心里知道这句话是对的,也会刻意反着来。最终即便是有沟通,也属于无效沟通。


个人认为,家长要想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就必须先了解孩子所处年龄段的真实想法。只有在了解他们的想法的前提之下,易地而处,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才能够找到话题点。有了话题点,家长才有一个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先决条件。


与此同时,在沟通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不要总是盛气凌人,总觉得自己说的就绝对是对的,自己的想法必须要孩子来贯彻落实。一旦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出现,如此一来,沟通起来会变得困难。若是次数多了,孩子就会丧失跟家长的沟通欲望,就算家长再次准备沟通,孩子也会采取抗拒的姿态。要么就是你说,他听着,一言不发,要么就是跟你顶嘴,能把你肺给气炸。
归根结底,要想让孩子主动跟家长沟通交流,最佳的方式便是了解孩子的想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