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相处之道——关系需要界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子贡问孔子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努力恰当地去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这是孔子回答子路的“为友之道”,劝解朋友要适可而止,不要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介入别人的生活,替别人做决定,试图左右别人的生活和选择。

孔子之所以对子贡说这么一番话,是因为子路喜欢对别人评头论足,孔子因材施教给出了这样的答复。孔子说过“子路方人”,“方人”就是议论别人的是非短长短,孔子不赞同子贡的这种行为。孔子的做人标准应该是: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所以,当子贡问友的时候,孔子劝解子路切莫过多干涉别人的生活,这无异于自取其辱。

像子贡这样的朋友,相信我们身边也有,性格强势,比较直爽,说话口无遮拦,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确实不招人喜欢。

对于朋友当前的处境,我们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至于对方做何选择,那是人家自己的事,太不把自己当外人,过多干涉势必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孔子交朋友的标准是: 友直,友谅,友多闻 。就是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与具备这三种品质的人交往,会让人觉得很舒服,因为他们懂得尊重,再亲近的人之间都要有最基本的界限,过多干预会让人心生嫌怨,过犹不及,过分的好就是不好,再亲密的关系都会被破坏。

就如《亲密关系》一书克里斯多福·孟的观点:婚姻是一个人的事。我们所要做的是要把自己管好,而不是总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去改变别人,如果夫妻双方都想要改变对方以符合自己的心愿,把对方变成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对方把自己都活丢了,又怎么会不怨呢?这样的关系势必会因为彼此过多干涉而变得势不两立,就是自取其辱。

夫妻之间要留有余地,子女对父母亦如此,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就是说,我们事奉父母,假若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就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如果父母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做好自己的事情,最后要做到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很多父母老了,脑袋也不灵光了,人变得糊涂,会干一些不太靠谱的事情。我见过很多子女管年老的父母就像训孩子一般,没有一点耐心,一脸的嫌弃,强行干涉父母的决定,这难道是孝顺吗?

孔子很清晰地划清了自己与他人的界限,这是与人相处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逾越界限,只会破坏关系,伤人伤己。

如果我们对一个人的感情是这样的:“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也就是当我们爱一个人,希望他活着,而当厌恶他时,就希望他快点死掉。既希望他活着,又要他快死,这便是迷惑。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想要对方做出改变,但是对方却执迷不悟,一意孤行按自己的想法行事,我们也会变得迷惑。

这是真的爱吗?是真的为对方好吗?这其实实在满足我们自己的意愿,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满足自己又怎么会是为别人好呢?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我们给出孩子忠告,并进行适时适当地引导,孩子拥有最后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我们无法替孩子做出决定。如果父母受“为了你好”信念的驱使不辞劳苦,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事事处处替孩子安排,不允许孩子成为自己,这种没有“界限”的教育就会引发孩子的各种负面行为,这就是家庭教育的自取其辱。

我在工作中也有这样的体会,心理咨询的工作宗旨是“助人自助”,这个原则一方面强调了来访者求助的内驱力,有没有想成长的欲望的确很重要。

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咨询师的角色是帮助来访者成长,但不可替代来访者做决定,强行来访者接受自己的建议,安排他们的生活,那就是咨询中的自取其辱。

所以,我从来不追踪脱钩的来访者,我只努力做好作为咨询师该做的工作,有的咨客走了,但是过段时间,转了一圈,或者沉淀了一段时间,他又回来了,我还是会像之前那样认真对待,我允许他们去做比较,做选择,去跟自己的内心做斗争,那是咨客自己的事情,各司其职,这是咨询的界限,也要划清。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又生活于人群之中,所以人与人之间要把握好相处的尺度,人与人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坦诚相待,但无论关系发展到何种程度,朋友、家人之间,工作之中,都要有适可而止的界限,懂得相互理解与尊重。

关系的本质就是界限,把握界限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人生三事:对自己的事——努力;对别人的事——建议;对老天的事——释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