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这么花父母的钱

该不该这么花父母的钱今年21岁,还有一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自己虽然有做过兼职但也没赚多少钱,我父母一直说赚多少钱不重要,重要是经验。现在大学来父母每个月给我1000-1500左右生活费,因为大学就在自己所在城市读书,所以每个月都能剩200元左右,利用剩的钱我都存起来,存够了就拿去旅行,很多同学说我拿父母的钱去旅行什么,我承认是拿他们钱旅行有点不好意思。可我相比他们用钱的意义不同,他们拿父母钱不是谈恋爱开房就是泡吧等,而这些我没有,我拿去旅行,开拓自己视野,因为旅行也是我梦想所在。
各位说我该怎么好

从法律上来说,18岁之后,父母对我们的抚养义务已经尽完了,他们可以选择不给我们钱,但是我觉得国内靠着自己读大学的人并不多,一方面是父母对我们的爱,他们依然觉得我们是小孩子,需要他们的帮助,另一方面我们也的确无法经济独立。

同大学生,兼职也会做,但是国内的兼职实在是报酬低的可怜,一个学期挣一个月的生活费。说起这个就心好痛。

当然你能在知乎看到很多知乎er经济独立,甚至年入百万的大学生,但那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都是需要每个月找母上大人/父上大人要钱的。

其实我觉得这个不需要羞愧,也不必自责,只要你觉得这个钱你没有乱花,没有因为攀比去买奢侈品,那就不需要难过。旅游是学习的一部分,比较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学好自己的专业,提升自己的能力/见识/心态/专业知识,我觉得这样的大学生活就不算白过。

1、父母的钱可以花,但是你不能指望依靠父母一辈子

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注定要付出一些代价。家里人既然支持你的选择,就不会后悔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

2、如果觉得亏欠,那就更要好好学习了

父母辛辛苦苦的供我们上学,最朴素的想法就是希望我们可以出人头地,甚至是完成他们年轻时没有完成的梦。即使父母愿意为你花钱,你要不要觉得心安理得,用你的行动来证明吧,至少父母这钱花的是值得的。

3、就算你没有赚钱,也不要乱花钱

说起来,到了90后这一代,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以前在家中基本上都是要什么有什么的。所以就算是到了学校,也依然不会亏待自己,特别是在衣食住行方面。如果学习感到压力或者辛苦了,就用吃喝玩乐来缓解心情或者是在网上一通买买买,收包裹收到合不拢嘴。。

4、时间允许的话,那就赚点外快补贴家用吧

其实,没时间只是个借口,懒才是真正的理由。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学时间其实是相对充裕的,如果你在大学四年里一次兼职都没有做过,那的确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从高三毕业的那年暑假起,基本上每年的寒暑假我都没有闲着,不是在做兼职就是在考证考学。一来是排在家里呆久了变得懒散,而来也可通过自己的能力赚点零花钱,何乐而不为?做过的兼职的确也是种类繁多,从服务生,促销员,家教,播音员,网站编辑,也算是经验丰富了。但千万要小心,一些诈骗信息或者是不良中介,好多学生估计都有过或多或少类似的经历。其实如果你有个一技之长那就更好了。我大学学的是广播电视新闻。所以写稿、拍摄、网站编辑都会,在校电视台、杂志社、新闻社和学生会的新闻处都有供职,也赚了不少稿费。期间也参加过一些校外的视频大赛,也拿到过一些奖金。如果你有艺术方面的特长,千万不要浪费,你可以到艺术培训班兼职授课,也能挣得一些。

其实作为学生,最靠谱的赚钱方式就是:搞好学习,拿到最高奖学金。在这方面大学永远是公平的,他从来不会亏待那些积极上进的人。研究生期间就更是这样,每年6000助学金(基本上抵消了每年的学费),还有上万的奖学金。

5、你欠父母的不是钱,是关心和陪伴

我自认为我是比较宅的人。一年只能回一次家,短短的几十天,总是格外的珍惜。其实在上大学之前,特别是高中那会,很少很父母说自己的心里话,总觉得和他们沟通起来代沟,觉得他们思想古板、传统、封建。可到了现在,回到了家里,基本上自己的房间也不住了,直接搬到老爸老妈的房间,有时候三个人躺在床上说起以前小时候的事,既然忘记了时间。

你可以依靠父母一时,但不要依靠父母一世;父母心甘情愿,你就更要让他们的付出变得值得;想让自己的愧疚感小一点,那就学会理财,不要乱花钱;你的努力和成绩才是父母最大的回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03
我曾经和一些家长聊过这个问题。有的家长认为不该给。理由是:这样会养成浪费的习惯。现在有吃有穿为什么还要给零花钱?有的孩子拿钱进游戏厅,因为沉迷其中,而荒废了学业。有的同学学习用品一堆,因为有钱,不论东西的价值,好看就,还有人玩具带到课堂上,上课拿出来玩,严重影响了学习。如果同学们都拿零花钱到学校东西,就会助长校园攀比之风。有的家长认为该给孩子零花钱。一个人在外有时需应急之用,如学习用品、打等。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是消费者,有消费的权利。有零花钱可以培养理财能力。以上两种观点都有道理,我个人还是赞成给孩子零花钱的。孩子有时候也有自己的个人需要,不能控制得太紧,要不然可能会动歪脑筋,但也不能让他乱花,要给得有度,花得透明,合理理财要从小开始,如果都不让孩子接触钱,他们对钱就没概念。所以如何给零花钱比给不给零花钱更有探讨的意义。美国前总统里根幼小的时候,打破了一块玻璃值12.5美元,正因为他用他父亲给他的12.5美元补上了空缺,并从那时起开始进行打工与理财,学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理财能力。据考证,世界上最富的人——犹太人小时候不仅拥有零花钱,而且和家人经常一起管理零用钱,培养理财能力,知道自己的父母赚钱不容易。美国的理财教育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他们的教育方式方法清晰地依据少儿生理和心理的自然发展,体现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鲜明特点。美国对10岁以下孩子的具体目标要求是: 3岁能够认识硬币和纸币; 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价值,认识到这些硬币无法把商品光,因此必须作出选择; 5岁时知道基本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6岁能够找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硬币; 7岁能看价格标签; 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里; 9岁时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时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时使用。 可见财商与智商、情商一样,都是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是必要的,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每周发给孩子零用钱后,帮孩子制订计划。消费时,让孩子自己掏钱支付,让他们学做预算。切记不要在孩子的请求下,为他支付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或者替他填“赤字”,否则孩子永远学不会合理开支;发给孩子一个记账本,要求孩子每日记录零花钱的用途、时间。家长每周审核,对孩子开支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指点;鼓励有能力的孩子在假期去打工,或在家中做“有偿家务”,让他们自己处理“打工”收入。这样,孩子能体会到挣钱的不易,花起钱来自然不会大手大脚了。
第2个回答  2017-08-03
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说了 你也知道 别人用父母钱各种嗨 你这好歹算有意义的做法 而且你想法也很好 没什么问题 哪怕你父母知道也会支持
没问题 老铁 别自己给自己心理负担追问

我父母知道我旅行,尤其一个人出去旅行后都觉得我很棒,就是用了他们钱,心理有点过意不去

追答

你记住你用的他们的钱 以后等你找钱了 对他们好不就行了吗

追问

我父母说以后养老不需要我的钱,因为我们家条件不差那种,父母做生意的,而且自己也有养老金。对他们好是肯定的,孝顺我父母从小就教育我

追答

那就行了 反正你这钱用途没问题的 少去听同学那些说的 没问题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8-03
可以的顶你 旅行也是学习的一种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追问

我也是这么想的,别人拿钱泡吧,开房谈恋爱甚至赌博的都有,而我只是拿来旅行

追答

是的你做的很好

第4个回答  2017-08-03
👍赞赞追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