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上寄宿学校好吗

上的时候我爸准备给我报

初中上寄宿学校还不错。

初级中学简称初中(junior high school)。初中是中学阶段的初级阶段,初级中学一般是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学,是向高级中学过渡的一个阶段,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

在我国初级中学学年制为三年制:七年级(初一)、八年级(初二)、九年级(初三)。

初中相关:

2015年,全国共有初中学校5.24万所,在校生4311.95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4.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4.1%。

2020年,全国共有初中5.28万所。初中招生1632.10万人,在校生4914.09万人。初中共有专任教师386.07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2.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10

我小初高都是寄宿学校,感觉挺好的,不仅培养了自己的独立能力,而且寄宿学校是家长比较放心的,只是需要自己适应以下集体生活,需要自己处理同学关系,当然也可能收获很多友情,还是不错的。

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数字,2004至2007年间,中央财政已为此投入100亿元,建设学校7651所,惠及学生约200万人。此外,民办学校也以寄宿制为主。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最早提倡兴办寄宿制学校,2004年公布的《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

存在的问题:

现实也表明,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寄宿制学校的有效运行并非仅仅“盖房子”那样简单。由于配套政策及投入衔接不力,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常掣肘于人员编制不足、经费匮乏、管理薄弱等现实困难,进而带来的低龄儿童心理健康、学生厌学辍学的问题。

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家庭,寄宿制都意味着经济成本的增加,这部分成本该如何消化,如何合理分摊,现实中尚需有效探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寄宿孩子可分三大类
在南京某房地产公司做企划总监的张先生最近正忙着给孩子找小学,寄宿学校成了他的首要选择:“我太太也是个女强人,我们两个都忙得要命,经常出差,但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不是小事情,所以我们打算多花点钱把孩子送到一所知名的民办学校寄宿。”不过张先生的选择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送宝贝孙子去没有人认识的寄宿学校对老人来说是儿子太狠心,张先生一下子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寄宿生主要是由三类学生组成:父母工作太忙管理不了孩子,只有让孩子寄宿的;家长有意识要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和集体生活能力的;直接冲着名校的牌子和教学质量来的。南京一位寄宿制小学的校长:住宿制学校的收费普遍比较高,这个经济上的条件首先限制了一部分家长,因此这里的孩子家庭条件普遍都比较好。这些家长中最多的是白领,其次是公务员,还有一些是老板。“这些家长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让老人照顾毕竟对孩子成长不太有益,而他们又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全面发展,这是挤过来上寄宿学校家长的普遍心态。”
寄宿生作息时间很紧凑
寄宿学校一般班级都要比走读学校的规模小,相对来说管理也比较严格,学生的作息也更加有规律。10岁的刘海从6岁起就迈进寄宿制学校的大门,如今已经习惯了寄宿学校的校园生活。每天,清晨6点10分起床,出操跑步,而后洗漱,去饭厅吃饭,饭后40分钟晨读。在和普通学校的孩子们一样完成8节课学习之后,刘海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活动,比如足球场、棋艺室、图书馆等,在这些地方消磨晚饭前的时光。晚饭后必须要去教室上晚自习,可以写作业、复习功课。晚上8:30,刘海会随生活老师回宿舍,然后洗漱睡觉。刘海的生活流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多数寄宿生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得自己管理起自己的生活,晚上必须上自习,也许一上来是比较辛苦的,但事实上没有孩子会挺不过来。”一位校长告诉笔者,与普通学校相比,寄宿制学校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比较大,因为学生一天24小时都生活在学校里,可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而孩子受到外界诱惑的机会又要小很多。
很多家长图的是省心
“让孩子进寄宿班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树立团队意识,以适应社会需要。”刚给孩子办完转学手续的张女士对寄宿制学校寄予殷切期望。采访中,让笔者忧虑的一个现象是,来寄宿的孩子中,越来越多的孩子来自离异家庭。“这个现象值得警惕。现在的父母越来越年轻,但对孩子的责任心上却没有以前的父母那么强。好聚好散的结果是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家庭一解散就让孩子转学住校,其实这个时候的孩子最脆弱,最需要家长的呵护。” 虽然如此,笔者发现,多数的寄宿制学校并没有让家长失望。许多家长或多或少地担心,寄宿制学校让孩子离开父母、离开家庭,每周5天寄宿,这对他们的成长有好处吗?据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最新完成的一项课题研究成果表明:学生长期生活在朝气蓬勃的集体环境中,不仅心理上增强了沟通,思想上也容易产生共鸣,有利于共同形成较高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讨论
一位公关公司女老总:
本想省事结果更麻烦
我现在坚决不会把两个女儿送去寄宿,送去寄宿,原以为可以省事,结果更麻烦。我的大女儿两岁零六个月就被送去“全托”,一直到小学毕业。论先天 条件,老大比老二的身体要好得多。怀老二时我还喝了酒,而且又是高龄产妇,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但没想到,老大寄宿后却经常生病。另外,老大小时候的独立 能力比妹妹强,智商也还行,但她就是只管自己那摊事,好像是个局外人。我们都是同样的教育,但小的非常灵动,也会疼人,家里什么事都喜欢参与,但老大就显 得木然多了,也缺乏和家里的互动,你关心不关心她好像都无所谓。有时候想抱抱大女儿,她竟然闪到一边,很厌恶地回我:“你要干什么?”
南京某事业单位王女士:
不能一切都怪学校
我的女儿在外国语小学寄宿。以我的观点,寄宿不是问题,就像看电视把眼睛看坏了不能怪罪到电视头上一样。孩子上了寄宿学校,亲情交流平时的四天 虽然没有,但在周末与双休日的三天完全可以尽情体现。吃饭时一起聊着各自在这一周的生活趣事,睡觉前一起在床上疯闹或讲故事,星期天一起出外游玩,陪她玩 她喜欢的东西,吃她喜欢的东西……女儿有时会问我:“妈妈,我在学校时,你每天干些什么呀?”我告诉她白天干什么晚上干什么了,还告诉她,“每天睡觉前都 会想你哦。”她听了后会露出比较满足的神情。可能正因为平时有足够的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到周末我就可以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和孩子在一起。所以,我觉得教 育的关键是做父母的态度,如果把孩子往寄宿学校一送,像甩包袱一样不闻不问,那自然是会有问题的。
钱先生:
给孩子一个缓冲期
我打算让孩子上全托,但是小学的前三年还是在身边,之后都寄宿,因为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需要社会心理的发展,上全托很好,但是小学前三年的孩子需要父母亲自培养他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且可以在这三年不断告诉他,三年后他要离开家自己生活。
-专家
上寄宿学校的孩子易伤心
南京儿童医院的一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让孩子上全托幼儿园、寄宿制小学对家长来说可能是个方便省事的选择,但对孩子来说,这意味着家长对他 们的一种忽视,这样容易使孩子失去安全感,造成潜在的心理问题。专家认为,孩子一周只有在周末才能见到爸爸妈妈,这种生活状态会使需要父母的孩子没有安全 感,直接影响亲子关系。因为学校和家庭的生活状态不一样,无论多么负责和有爱心的老师也没有办法取代母亲的作用。在门诊里还可以见到一些例子,有的小朋友 都快上学了,但表达能力却很差,一问才知道父母工作忙,家里只有爷爷和保姆照顾他,偏巧老人是不爱说话的人,孩子没有一个练习语言的环境,语言能力发育自 然受到限制,像这种错过发育期的问题,治疗起来是很麻烦的。
虐待、打骂、体罚固然是对孩子不良的教育方法,但忽视孩子也是一种伤害。从根本上讲犯罪的那些孩子并不是在十几岁遇到了坏朋友才一下子变坏的,相反,调查 之后就会发现在这之前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行为问题,而这些多半是家长忽视造成的,有的家长根本不关心孩子,有的则说:“我有钱,可以用钱来弥补。” 实际上亲子关系是没法用金钱或由其他人来弥补的。没有父母的关心和爱,孩子就没有安全感,时间长了,心理发育就会出现问题。如果一定要上寄宿的幼儿园或学 校,专家建议父母,要在孩子回家的这段时间尽量多和孩子在一起,哪怕是一起买买东西也好,尤其不要在孩子好不容易回来的周末给他加码,让他学这学那,从而 减少了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孩子需要的不仅是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父母给他们的心理安慰和支持。
造成感情交流缺乏基础
南京一家心理辅导中心的专家认为,小学生寄宿是有利有弊的,对于特殊家庭和学校管理来说是有利的,但从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来说,弊大于 利。他说,在儿童的身心尤其是情感发展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力量无可替代的。老师虽然看似给予了孩子感情的温暖,培养了孩子好的习惯和自立能力, 但这些能力在家庭里面一样可以得到发展。相反,孩子长期脱离父母很容易造成感情交流缺乏基础,随着学生的成长可能会产生沟通的困难,成年以后对父母的关心 往往缺乏情感的投入。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的,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儿童来说,情感必须通过生活的接触获得发展,而周末的生活又不是孩 子真实的完整的生活,孩子很难从中学习到全部的东西。
-建议
家长根据孩子情况作选择
南京实验学校(一中分校)小学部的徐校长建议说,是否选择寄宿学校,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决定。有的孩子对他人的依恋性很强,有的孩子在家里太 受宠惯,但事实上孩子也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孩子的个人能力与寄宿的独立能力来看,如果这两者相差不大,或者平时孩子的独立能力就比较强,此类孩子 比较适合选择寄宿,这样会对孩子的自立能力起到进一步的推进作用。这是因为孩子在家时会有依恋的对象,而到了寄宿学校,在一个新环境中,孩子就要放弃很多 东西来适应。比如,自己要叠被子,厕所在外面上,睡觉时有的同学磨牙或打呼噜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要学会去适应,而不是去挑剔。这就需要孩子有比较 强的自立能力和处事能力。不过孩子在学校也会从其他孩子身上学到相关的知识和处理的方法,家长大可不必过于担心。但家长需要给孩子一个宣泄渠道或办法,让 孩子在学校这段时间遇到了什么事情,可以记录表达出来,孩子最需要的只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安慰。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6-20
这边就是寄宿制职业学校,很多好玩的互联网方面专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