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必衰,衰极必胜”这句话有什么哲学思想?

如题所述

“盛极必衰,衰极必胜.”

所含哲学思想为:物极必反

中国哲学史上关于运动变化的命题.老子首先提出物极必反的思想.他认为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由道产生运动,到一定极限,又复归于道,如此周行不息.老子这一思想,在以后的《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扬雄的《太玄》等书中,都有所承述.

至北宋,程颐明确使用了“物极必返”一词.他认为,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故万物本身包含着对立,以至互相摩荡,形成往来屈伸的运动.其运动达于极点,即向反面变化,故万物呈现为盛极必衰,动极必静等情况.这就是“物理极而必反”、“物极则反,事极则变”.他又认为,万物消长盛衰,周而复始,而阴阳变化的原因是由于理的存在,即所谓“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程颐把先秦以来“物极必反”的思想,发展成为理学上的一个重要命题.

1、解释 

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出 处 宋·朱熹《近思录》引宋·程颐曰:“如《复卦》言七日来复,其间无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

2、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3、示例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12章:.我父亲对待农民也太厉害了.”

4、同义词 月盈则亏

5、近义词 周而复始

6、反义词 千篇一律

更原始的出处 :《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鹖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中国哲学史上关于运动变化的命题.老子首先提出物极必反的思想.他认为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由道产生运动,到一定极限,又复归于道,如此周行不息.老子这一思想,在以后的《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扬雄的《太玄》等书中,都有所承述.

至北宋,程颐明确使用了“物极必返”一词.他认为,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故万物本身包含着对立,以至互相摩荡,形成往来屈伸的运动.其运动达于极点,即向反面变化,故万物呈现为盛极必衰,动极必静等情况.这就是“物理极而必反”、“物极则反,事极则变”.他又认为,万物消长盛衰,周而复始,而阴阳变化的原因是由于理的存在,即所谓“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程颐把先秦以来“物极必反”的思想,发展成为理学上的一个重要命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2
我感觉吧.....好比你做事太完美...出现一点瑕疵都是往下落...越差你怎么做都是往上走...
盛极必衰....想要保持盛和好是越往后越难越难超越也越来越容易引起各种事件分散衰落
衰极必胜....低到低谷不能再低越能激发事件人物的团结和进步
也可以用在做人和做事
大意可以理解为所有事都会有一定界限和反弹...越极端约会触发相反方向的效果
万物都逃不过物极必反的理论....
只是尺度和程度不一样而已……
第2个回答  2020-10-28
正所谓“盛极而衰”,很多时候处于人生低谷时期,更需要奋发图强,暗中提升自己找个合适的机会才能够逆转人生。作家杨大侠寄语,只有突破自我临界点才能重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28
好吧!我也不知道呀!
第4个回答  2019-06-03
诸行无常,物本无形,万法皆空
世间万物与生命,本来就是虚妄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崩溃,回到原点,
因为这个世界的本源本质,就是无形的东西,你们硬要去伪造生命,执着万物,注定会失败。
盛极必衰,衰极必胜”,这不是什么哲学思想,这是轮回,万物都在轮回,循环往复,除非成佛归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