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给盐溶液加水稀释,水的电离程度会变小?

如题所述

水的电离和影响因素 ⑴水是一个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H2O H++OH- (2)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酸、碱 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均使水的电离平衡左移,此时若温度不变,KW不变,c(H+)发生改变,pH也随之改变;若向水中加入酸,则c(H+)增大,c(OH-)变小,pH变小。 ②温度 若升温,由于水电离吸热,升温将促进水的电离,故平衡右移,c(H+)、c(OH-)同时增大,pH变小,但由于c(H+)与c(OH-)始终保持相等,故仍显中性。 ③易水解的盐 在纯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不管水解后溶液显什么性,均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但只要温度不变,KW不变。 ④其他因素 如向水中加入活泼金属,由于与水电离出的H+直接作用,因而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如果要判断盐类是否发生水解反应或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要看盐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相对强弱。 ①在通常情况下,盐类水解的程度是很小的,并且反应前后均有弱电解质存在,因而盐的水解反应是可逆的。 ②有弱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两强不水解。 ③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 ④多元弱酸根离子,正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很多。 ⑷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决定因素是盐的结构和性质。 ①温度:盐类水解是吸热,升温,水解程度增大。 ②浓度:水解过程是一个微粒总量(不考虑水分子)增加的过程,因而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加大,而水解产生的H+(或OH-)的浓度减小。 ③加入酸、碱等物质: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中加入碱,肯定促进盐的水解,加入酸,抑制盐的水解;水解显碱性的同理。总之水解平衡遵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二、水解的表示 ①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②多元弱碱阳离子可书写一步总反应方程式; ③水解程度一般很小,故方程式用“ ”符号,且产生的物质的浓度太小,一般不用“↑”、“↓”表示; ④双水解比单水解程度大,有些可以进行到底。 三、盐类水解的类型 ①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溶液呈酸性,弱碱阳离子水解 ②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溶液呈碱性,弱酸根离子水解 ③弱酸弱碱盐的水解程度很大,溶液的酸碱性决定与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Ⅰ.酸强于碱显酸性,如(NH4)2SO3 Ⅱ.碱强于酸显碱性,如NH4CN Ⅲ.酸碱强弱相当的呈中性,如CH3COONH4 ④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呈中性 ⑤弱酸的酸式盐水解,酸取决于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Ⅰ如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以电离为主,溶液呈酸性,如NaHSO3、NaH2PO4 Ⅱ如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以水解为主,溶液呈碱性,如NaHCO3、Na2HPO4、NaHS ⑥完全双水解的盐,如Al3+与HCO3-、CO32-、S2-、AlO2-等发生双水解进行到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3
水的电离和影响因素 ⑴水是一个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H2O H++OH- (2)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酸、碱 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均使水的电离平衡左移,此时若温度不变,KW不变,c(H+)发生改变,pH也随之改变;若向水中加入酸,则c(H+)增大,c(OH-)变小,pH变小。 ②温度 若升温,由于水电离吸热,升温将促进水的电离,故平衡右移,c(H+)、c(OH-)同时增大,pH变小,但由于c(H+)与c(OH-)始终保持相等,故仍显中性。 ③易水解的盐 在纯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不管水解后溶液显什么性,均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但只要温度不变,KW不变。 ④其他因素 如向水中加入活泼金属,由于与水电离出的H+直接作用,因而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如果要判断盐类是否发生水解反应或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要看盐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相对强弱。 ①在通常情况下,盐类水解的程度是很小的,并且反应前后均有弱电解质存在,因而盐的水解反应是可逆的。 ②有弱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两强不水解。 ③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 ④多元弱酸根离子,正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很多。 ⑷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决定因素是盐的结构和性质。 ①温度:盐类水解是吸热,升温,水解程度增大。 ②浓度:水解过程是一个微粒总量(不考虑水分子)增加的过程,因而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加大,而水解产生的H+(或OH-)的浓度减小。 ③加入酸、碱等物质: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中加入碱,肯定促进盐的水解,加入酸,抑制盐的水解;水解显碱性的同理。总之水解平衡遵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二、水解的表示 ①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②多元弱碱阳离子可书写一步总反应方程式; ③水解程度一般很小,故方程式用“ ”符号,且产生的物质的浓度太小,一般不用“↑”、“↓”表示; ④双水解比单水解程度大,有些可以进行到底。 三、盐类水解的类型 ①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溶液呈酸性,弱碱阳离子水解 ②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溶液呈碱性,弱酸根离子水解 ③弱酸弱碱盐的水解程度很大,溶液的酸碱性决定与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Ⅰ.酸强于碱显酸性,如(NH4)2SO3 Ⅱ.碱强于酸显碱性,如NH4CN Ⅲ.酸碱强弱相当的呈中性,如CH3COONH4 ④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呈中性 ⑤弱酸的酸式盐水解,酸取决于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Ⅰ如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以电离为主,溶液呈酸性,如NaHSO3、NaH2PO4 Ⅱ如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以水解为主,溶液呈碱性,如NaHCO3、Na2HPO4、NaHS ⑥完全双水解的盐,如Al3+与HCO3-、CO32-、S2-、AlO2-等发生双水解进行到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5-15
水的电离和影响因素 ⑴水是一个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H2O H++OH- (2)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酸、碱 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均使水的电离平衡左移,此时若温度不变,KW不变,c(H+)发生改变,pH也随之改变;若向水中加入酸,则c(H+)增大,c(OH-)变小,pH变小。 ②温度 若升温,由于水电离吸热,升温将促进水的电离,故平衡右移,c(H+)、c(OH-)同时增大,pH变小,但由于c(H+)与c(OH-)始终保持相等,故仍显中性。 ③易水解的盐 在纯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不管水解后溶液显什么性,均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但只要温度不变,KW不变。 ④其他因素 如向水中加入活泼金属,由于与水电离出的H+直接作用,因而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如果要判断盐类是否发生水解反应或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要看盐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相对强弱。 ①在通常情况下,盐类水解的程度是很小的,并且反应前后均有弱电解质存在,因而盐的水解反应是可逆的。 ②有弱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两强不水解。 ③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 ④多元弱酸根离子,正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