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实际如何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字数3000字以上

如题所述

  先加强学习,把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认认真真的学习好,弄清楚精神的内涵。
  其次把握好精神中的“五个重点”

  第一,必须抓住西藏发展的主要矛盾,着力推进跨越式发展

  当前西藏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西藏工作的主题之一是推进跨越式发展。我们要乘五次会东风,实现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物质基础。

  一是要准确把握发展定位。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了西藏发展的战略定位,我们必须在编制规划、投资建设、工作部署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着力体现这一战略定位。

  二是要瞄准发展目标。我们要把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体化,把中央确定的优惠政策用全、用够、用足。要立足“十一五”打下的基础,着眼长远目标,规划编制好“十二五”规划。还要与年度工作相结合,一件一件地干,一事一事地落实。

  三是要做大经济增长总量。没有总量的增长,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将是一句空话。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扩大总量,坚持跨越式发展。

  四是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我区生态环境脆弱,能源相对短缺,决定了我们在提高经济增长总量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执行符合我区实际的产业政策、规范市场准入。

  五是要培育战略支撑产业。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立足地方特色,抓住比较优势,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在培育产业上下工夫,在扶持企业上做文章,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六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必须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跨越式发展,促进投资、消费、进出口相协调,促进一、二、三产业相协同,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良好,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和充分就业。

  第二,必须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让各族人民进一步享受发展成果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把改善民生提升到了西藏工作指导思想的层面,这对我们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改善民生要体现“富民优先、民生为重”这个原则。我们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更大的决心,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切实解决农牧区和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

  二是改善民生要千方百计解决好富民这个核心。人均收入是民生最核心的指标。收入上不去,民生也改善不了,也实现不了可持续发展。我们一定要在前几年探索的基础上,切实完善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三是改善民生要注重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这个重点。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的过程中,在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在制定实施各项惠民政策过程中,要突出“四个倾斜”。安居才能乐业,要围绕农牧民的路、水、电、气、房和电话、广播、电影、电视,以及活动场所来建设、配套、完善。

  四是改善民生要抓住促进就业这个根本。我们在投资项目建设中要吸纳群众就业,在产业企业发展中要吸纳群众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尤其要注重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让各族群众就业有机会、有门路,致富有盼头、有渠道。

  五是改善民生要扭住社会保障这个“阀门”。要坚持“保基本、广覆盖、能持续”的原则,重点放在“基本、基层、基础”上,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随着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国家的帮助下,完成好到2012年前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第三,必须抓住确保生态环境良好这一要求,着力保护好西藏的碧水蓝天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把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提高到了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全局的高度,并把“确保生态环境良好”写入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充分说明中央对西藏生态环境的重视,也反映了我们工作责任之重大。一是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做到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二是抓好龙头工程,加快实施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三是建立和完善生态效益补偿长效机制,做到开发与补偿同步、利用与服务并重。四是夯实基础,切实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第四,必须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