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一雷:海航破产重整,中国企业债危机拉响警报

如题所述

这是2021中国企业债崩盘的第一炮,让所有高负债企业都后背发凉!

海航债务危机已经持续了3年多,曾多次化险为夷,但当大家都认为海航可以渡过难关的时候,它却突然倒下了,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

这,或许是一个信号!

在海航宣布破产重整的前一天,央视 财经 曝光了一组上市公司企业预亏数据。其中,10亿以上巨亏的公司竟然多达10余家,百亿巨亏的企业也非只一家!

其中,西水股份自2019年首亏之后,2020年更是爆出预亏271亿元,公司总市值只有不到45亿元,被市场称为亏掉了5个自己。(详细数据)

这些劲爆的数据,不禁让人联想,海航之后,是否还会有其它企业跟着破产重整?!海航是2021年第一家破产重整的企业,但绝不可能是唯一一家!

事实上,陷入债务危机的大型企业,并不在少数。除了央视曝光的企业之外,还有很多企业深陷债务泥淖,其中不乏500强企业,地产领域尤甚。而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过高的债务就成了一颗随时可能爆的“雷”!

房产领域,华夏幸福被爆已有两笔中融信托计划违约,中融-融昱10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本金规模为982亿元,中融-骥达1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剩余本金规模为13446亿元,合计超过2326亿。

有分析指出,华夏幸福缺乏造血能力的产业园区业务扩张速度过快,公司收入和融资能力无法弥补大规模投资造成的资金缺口。平均8%的超高融资利率意味着公司每年背负170亿元的财务负担,导致债务危机最终爆发。

除了华夏幸福,富力、万达、恒大等一众房企都有不同程度的债务难题,高负债经营已成地产企业常态。2021年这将成为巨大陷患。

健康 领域,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宜华 健康 及子公司逾期债务共计1259亿元。经公司财务部门核查,截至2021年1月18日,公司新增债务到期约33亿元。尽管宜华 健康 希望通过引入新股东化解债务危机,但不确定性因素太多,短期内债务危机难解!

能源领域,永煤集团、冀中能源等多家大型煤企爆发债务危机。

日化领域,广州日化龙头浪奇实业深陷债务危机,两名前高管被立案侦查。

实体领域,隆鑫控股60亿债务逾期。

汽车 领域,华晨、众泰因债务违约被申请破产清算。

服装领域,曾经风光无两的贵人鸟,坐拥Sandro、Maje、Aquascutum等知名品牌控制权的山东如意集团,也都深陷债务危机……

如果我愿意,这个名单还能拉很长!

有人说,在媒体的渲染下,中国企业的债务危机被夸大了。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媒体所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而且还有大量未上市企业的危机,由于不需公开披露,并未得到关注与报道。

2021年,受疫情影响,中国企业债务问题集中显现,已成必然!

所以,从现在开始,如何降负债、化解债务难题,已成所有高负债经营企业,必须要立刻、马上、现在就要着手解决的问题。已经爆发的,要想办法救场,没有爆发的,要防微杜渐。

中国上市企业一共就3000多家,已经爆出问题企业竟然超过1/3,这是一个极其不正常的事情。

上市企业,代表着中国最优秀的企业群体,他们是经过层层筛选才脱颖而出的!这些企业本应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表率,但现在却危机重重,乱象丛生,着实让人唏嘘、遗憾!

事实上,绝大部分上市企业,在上市之前,还是相当不错的!但上市之后,却急转直下,判若两人。

核心的原因,并不是商业本身的问题,而是资本催生了浮躁,大家都想着如何从资本市场上捞钱,却忘了发展企业(因为不需要了)。甚至,为了暴利,不惜杀鸡取卵,故意造假,制造不良:

獐子岛的扇贝都游走了,巨额亏损是由于猪不爱吃饲料都饿死了,巨额现金消失是因为遭遇电信诈骗……等等荒唐事不断上演,比科幻大片都魔幻!

其实,真正为了企业发展而负债,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大量负债本质上是“为了负债而负债”!所以,解决中国企业债务危机的根本,并不在钱,而在制度、在人心!(完)

海航破产保护究竟保护什么?

问题在公司有了一定的资产积累之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并购扩张,之后资金链出现断裂,引发连锁反应,海航最终爆雷。其实海航选择破产早就在意料之中,从2017年开始,海航这艘拥有万亿资产的超级航母出现了资不抵债的困境。要知道,曾几何时海航一度在世界五百强里面排到了前两百名,包括其在海外大量并购资产,都让其品牌影响力无与伦比。

事情还要从1992年开始,海航经过改制成为了第一家股份制航空公司,其通过独特的杠杆融资模式,迅速增长,几乎每一部海航的发展都使用了大量的金融杠杆,几乎是“空手套白狼”的方式,从市场融到大量的钱。有了钱之后,海航自然不愿意安分,选择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并购,并购对象从地产,金融到旅游,航空都不错过。与其资产一同增长的是,其巨额的负债。

从最新披露的数据来看,海航累计债务超过12万亿人民币,其中包括理财产品和其他类型的债券。要知道即便是国内最大的航空公司总资产也只有三千多亿,海航的负债已经比国内前三大航空公司的资产总和还要高了,不要说还债,光是梳理出这些债券,都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

海航不是没有想过自救,最早发行理财产品给自己员工,希望员工可以将闲置资金用于公司发行的理财,但该措施并没有起效果,最后海航不得不用兑换机票的方式来还钱。还好国家及时出手,排除了专案小组,入驻海航解决债务问题,原本在2019年,海航缓过来了一口气,本想着接下来能够慢慢还债务。

但没有想到一场疫情下来,航空业遭到了重挫,海航自然也无法幸免,即便前期工作组已经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去改善海航的经营状况,但一场疫情下来,海航最终还是无法挺过去,只能选择破产了。

破产之后,现在来看市场对海航还是比较有兴趣的,虽然海航依然负债累累,但其经营多年,拥有不少优质资产,其中境内12张、境外2张客运牌照,4张货运牌照,这些都是优质的航空资源。而且最重要它拥有大量海南当地的航线。

要知道这几年,海南开始自贸区建设,未来在免税市场的带动下,海南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开放期,而海航拥有这么多航线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优势,目前市场还是有不少企业想要参与海航的分割,如果未来哟足够多的资金,注入海航,也许海航会迎来新的希望。

按照此前公布的时间表,6月底海航清算组或将完成包括战投选择在内的重整草案。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最终有意参投海航的资本方将很快陆续浮出水面。

鉴于海航重整难度大,严重资不抵债,时间跨度长,无论是重组方案还是后续的战投还都将经历复杂的协调和整理过程。

海航集团宣布破产重整,旗下空姐怎么安置?

正如海航集团所言:“海航破产重整提上日程,对于债权人、理财产品持有人、全体海航员工和整个资本市场来说,却只是一个新的开始”。由此,可以解读到的信息是:“不影响航空主业正常生产运行”,“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其也将稳定员工就业,确保员工工资及法定福利按时发放及缴纳”,“重整期间停止支付 历史 欠款债券,不能再实施个别清偿”“海航集团体系内的上市公司也将继续维系上市资格,消除对资本市场的潜在重大震荡”等。这样看来似乎像一次“演练”,传递的信息让与海航集团有关的债权人、业主、员工等不必大惊小怪,这次破产重整是在解决财务问题的同时保护公司的资产,保护债权人、业主、员工等人的利益。真是这样吗?

海航破产保护究竟保护什么?这是债权人、业主、员工等人共同关心的话题。

破产保护,是指债权人延长债务偿还期限或暂不追究债务人违约责任或债务人按新的计划偿还债务,给债务人再融资的机会。根本目的是维护债权人、业主、员工等人的局部利益。当然,破产保护也“利于防止出现大批失业,对缓解 社会 矛盾、保持 社会 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现实中,破产保护方案必须体现所有的参与方共同承担风险、分享收益和共同管理。构建协同合作才能双赢。债权人、业主、员工等人还要有破产保护风险预防意识,防范债务人借破产保护之名拖延时间,转移资产,加剧债权人的风险。债权人、业主、员工等人擦亮自己的眼睛,理性、审慎、依法行使权力。

海航破产重整,海航的股民咋办,会有希望吗?

海航的资产重组基本是将非核心业务剥离,然后找到对口产业央企并购。航空业务将会由国资委出面将区域性航空公司进行合并。将不良资产打包重组优化后由国有银行托管。其实,国企,央企出现这种问题比起民营企业简单的多得多得多。全部是资源再重组一遍而已。看看当年东航快死的时候是怎么吞并上航,再由南航空降人选任东航董事长,上海,中央如何调动资源,资金打出一出牌来让东航起死回生。

破产重整和空姐有啥关系,航空是海航的主业不可能破产把员工开了呀,优质的资产,请搞清楚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两个概念。海航集团9000多亿市值几乎没人能接盘,负债总额7000多亿如果破产了资不抵债咋办,这个泡沫谁来弥补,何况多数是国家银行的钱又不是自己的钱,涉及员工太多。别想着海航破产清算了,几乎不可能。

海航的服务还是很不错的,破产重整后优秀的人才仍然是企业发展的支柱。

那些富豪级高层走了,海外资产便宜卖了了,还问股民怎么办?买海航股票就要为你的天真付出代价。

对此,《中国民航报》刊登了针对海航破产重整的“六问六答”,市界整理如下:

1、海航破产重整后,理财兑付怎么办?

答:重整前海航集团正在处理的投资人诉讼已经超过1000起,金额达到数亿元,许多投资人希望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有业内专家表示,进入破产重整后,海航集团理财产品的兑付将在法治化框架下更有保障。

2、海航集团破产,会不会影响航空主业?

答:不影响航空主业正常生产运行。

3、海航破产重整对员工有什么影响?

答:海航集团破产重整开始后会持续经营,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其也将稳定员工就业,确保员工工资及法定福利按时发放及缴纳。但同时也将在员工职业发展方面,重新建立科学规范的体系,

4、破产重整对海航有啥影响?

答: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将从法律上对海航集团产生众多法律效果,包括可以受到破产保护;重整期间停止支付 历史 欠款债券,不能再实施个别清偿;董监高等管理人员也需要受到一系列法定限制;管理人依法接管企业;原有决策机制受到限制;调整出资人权益,引入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落实各主体责任。

5、海航是要破产清算了吗?

答:破产重整并不等于破产清算,而是包括了破产清算、破产重整和和解程序三种。

6、海航集团重整想要达到怎样的效果?

答:简单来说,法人主资格将继续存续,参与市场竞争,破产重整后负债降到合理水平,引入有实力的投资人并理顺管理机制。

 凤凰涅槃,逆境重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海航从1993年成立至今,从地方航空运输业发展到包含航空、酒店、 旅游 、租赁、能源等项目的跨国大集团,势头很猛,但是也印证那句俗语“跑的太快容易扯到档”。

正如,全球疯狂扫货收购的王健林万达集团,如今也是面临断臂求生的困境,不过相信王老板能够顺利挺过这次危机,拨开乌云见日出,重回富豪榜榜首。

但是,航海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也缺乏像王老板这样力挽狂澜的掌舵者,一步步走到破产清算的边缘。

简单来讲,就是将海航集团之下的业务进行重整,不适合海航发展的可能会被打包出售,当然会保留航空主体业务,所以,破产清算对于航海的空姐不会有任何影响,顶多就是换了一个老板。

那么,股民呢?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际遇。海航集团从颓势出现了转机,所以,对于股民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一旦清算结束,有新的投资资本引入,或者被国航等收购,那么,相信海航的股票要逆风而起,有一波不错的涨势,股民们就等着收钱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