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师会对学霸和学渣的态度不同?

如题所述

1.学霸

学霸在班级里的成绩一直都特别好,其实不只是老师,学生在面对学霸时,也会对他们进行区别对待,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去招惹他们,和他们维持一个良好的关系;老师在面对学霸时,对于学霸的约束往往就会少一些。因为学霸们的自觉性很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基本上不需要老师格外关注。

一般情况下,只要学霸的行为不是特别出格,老师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该敲打的时候还是会敲打,虽然会给其他学生造成误会,但是只要不影响学生自己的成绩,老师们也不会去改变对学霸的教育方式。

2.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这种学生和学霸刚好相反,他们成绩不好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学习方式不对、自觉性差、注意力不集中都是他们身上常见的问题,那么老师就需要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他们身上,当他们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时,老师就会及时制止。

毕竟在老师眼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成绩本身就不好了,那么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所以在面对这些学生时,老师通常就会比较严厉,也给学生造成了老师瞧不起他们的错觉,其实并不是,老师只是想用自己的态度,激励学生好好学习。

3.家境比较穷的学生或者留守学生

对于这种类型的学生,老师会在平常给他们一些基本的关照,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会对他们进行嘘寒问暖,但是有时候并不会特别明显,以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他们的情况通常老师不会和其他学生说,导致很多学生认为他们和老师有亲戚,其实并不是这样。

这种类型的学生的家庭经济会比较困难,那么用在学习上的精力就会被分散一些,老师为了监督他们,会在课堂上以及课后对他们多照顾一下,争取不让他们落后太多。

4.特别叛逆的学生

在进入初高中之后,学生们就会进入到一个叛逆期的状态,通常情况下,他们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总是去尝试看看外面的世界,有些学生还是知道自己的主要目标的,但是有些学生就太过叛逆,把心思都放在外面的世界了。

老师们作为过来人,自然知道学生这种状态对未来影响很大,因此在面对这种类型的学生时,老师们就会比较霸道、专横,想要用自己的身份压制住学生蠢蠢欲动的内心;在刚进入初中的时候还是有效的,但是主要还是家长的配合教育,不然后期老师也只能约束学生别惹事了。

面对老师们的区别对待,学生们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状态?
在读高中的时候,我们班就有一个学渣的逆袭事情,原本小姑娘看起来学习是比较努力的,但是学习效果特别差,基本上不动脑;老师发现她的问题之后,每次她问题的时候,就让她自己动脑好好想想,先去问问其他同学;但是她却认为是老师瞧不起她。

于是她开始学会主动思考,结果在第二次月考的时候,成绩就突飞猛进,在我们毕业的时候,已经是班级里数一数二的人了。

其实在学生眼里的不公平,都是老师经过深思熟虑做出来的决定,如果你觉得老师对你不公平,你就要去想办法争取你想要的公平;学习好的学生有优待就是因为他成绩好,有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你成绩不好,就要明白自己是哪里存在问题,然后去改正,这样你才能提升自己的成绩和待遇;老师们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让你变好,而不是让你变得更糟糕。

如果你细心一点就会发现,每个人都会“偏心”,但是老师们的偏心往往目的性更直接,更明显,学生几乎能够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么你想想你偏心的时候是不是都是偷偷摸摸的呢?老师们明目张胆的偏心,就是为了激励学生,让学生变得更好更优秀,如果你觉得不服,那就让自己变得更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