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 空冷 油冷 炉冷这四个冷却方式怎么区别?

列如:水冷硬度最高 空冷?……

炉冷V1:随炉冷却(相当于退火),比较缓慢,它分别与C曲线的转变开始和转变终了线相交于1、2点,这两点位于C曲线上部珠光体转变区域,估计它的转变产物为珠光体,硬度170~220HBS。(珠光体是奥氏体(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共析体。得名自其珍珠般(pearl-like)的光泽。其形态为铁素体薄层和渗碳体薄层交替重叠的层状复相物,也称片状珠光体。)
空冷V2:在空气中冷却(相当于正火),它分别与C曲线的转变开始线和转变终了线相交于3、4点,位于C曲线珠光体转变区域中下部分,故可判断其转变产物为索氏体,硬度25~35HRC。在中等硬度情况下,洛氏硬度HRC与布氏硬度HBS之间关系约为1:10。(索氏体:钢经正火或等温转变所得到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属于珠光体类型的组织,但其组织比珠光体组织细。将淬火钢在450-600℃进行回火,所得到的索氏体称为回火索氏体(tempered sorbite)。回火索氏体中的碳化物分散度很大,呈球状。故比索氏体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这就是为什么多数结构零件要进行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的原因。 索氏体,是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600倍以上才能分辨片层的细珠光体,其实质是一种珠光体,是钢的高温转变产物,是片层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双相混合组织,其层片间距较小(250~350nm),碳在铁素体中已无过饱和度,是一种平衡组织。)
油冷V3:在油中的冷却(相当于在油中淬火),与C曲线的转变开始线交于5、6点,没有与转变终了线相交,所以仅有一部分过冷奥氏体转变为托氏体,其余部分在冷却至Ms线以下转变为马氏体组织。因此,转变产物应是托氏体和马氏体的混合组织,硬度45~55HRC。(托氏体/屈氏体:troostite ,奥氏体等温转变所得到的由铁素体与渗碳体组成的极弥散的混合物。是一种最细的珠光体类型组织,其组织比索氏体组织还细。钢经淬火后在300~450℃回火所得到的屈氏体称为回火屈氏体,是过冷奥氏体冷却到350~ 500℃左右形成的片间距约为300~800nm的珠光体。)(马氏体/麻田散铁,是纯金属或合金从某一固相转变成另一固相时的产物;马氏体最先在淬火钢中发现,是由奥氏体转变成的,是碳在α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马氏体的开始和终止温度,分别称为M始点和M终点;钢中的马氏体在显微镜下常呈针状,并伴有未经转变的奥氏体(残留奥氏体);钢中的马氏体的硬度随碳量增加而增高;高碳钢的马氏体的硬度高而脆,而低碳钢的马氏体具有较高的韧性。)
水冷V4:在水中冷却(相当于在水中淬火的),它不与C曲线相交,过冷奥氏体将直接冷却至Ms以下进行马氏体转变。最后得到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硬度55~65HRC。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